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黄河流域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具有快速、客观的特点。对 L ANDSAT TM图像进行解译判读 ,获取反映黄河流域 2 0世纪 80年代末期到 90年代末期土地利用和覆盖情况的 1:10万比例尺的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应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程度时空演变模型、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模型和土地利用重心模型 ,对黄河流域近 10年的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0年来黄河流域草地、林地面积减少 ,而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面积增加 ,而人类活动是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国内外关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主要方法,提出了我国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解决好资料的统一性和相关性问题以及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将是我国今后关于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3.
基于RS和GIS的徐州市2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S和GIS技术对徐州市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对LANGSAT TM/ETM遥感图像进行处理和解译判读,获取反映徐州地区1987年和2006年两个时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数据。通过应用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模型、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模型及土地利用程度时空演变模型,对徐州地区5区2市3县20年的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这种空间演变的驱动力因素。研究表明:20年来徐州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结构转化明显,其中裸地、耕地面积的减少和林地的增加是研究区总体特征;林地面积的增加,使研究区域空间异质性增强,呈现独立板块增加的趋势和阶段性演化的特征。徐州地区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是自然条件、政策因素、经济因素、交通因素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人类活动是这种变化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不可再生的重要物质资源.在对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背景、大型研究计划和研究重点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各类土地利用变化的模拟、预测、解释和和优化决策模型,比较了这些模型在应用上的优点与局限性,指出了针对中国特有的社会制度、自然条件、经济高速发展与土地匮乏等问题开展土地利用区域模型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济南南部山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覆盖/利用作为地表的主要景观标志,其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地表覆盖的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为研究土地覆盖/利用的变化提供了更好的方法和手段.本文选用济南市1995年TM和2003年ETM+两期遥感影像,利用ERDAS软件中图像处理模块及计算机解译模块,分别提取两期影像中的建筑用地、耕地、林地及未利用地;然后使用ERDAS建模模块统计出济南南部山区土地利用面积变化表及转移矩阵表,并得出地学信息图谱.根据地学信息图谱和转移矩阵来监测分析济南南部山区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明确了其变化的主要类型和转移方向,即在1995~2003年间,济南南部山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的不断减少、建筑用地持续增长,其主要流向是从耕地流向建筑用地.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模型方法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研究全球变化问题中的一个热点,模型方法作为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规律总结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LUCC模型的发展趋势、模型构成和模型分类作了系统的介绍.并将当前广泛使用的模型从变化的程度、变化的方向和变化的空间形式分析等角度加以分析.最后指出了LUCC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资源、环境和人口问题的日益突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己成为国际上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也相应地开展了大量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文章回顾了中国在这个全球性热点领域所进行的研究;着重综述了中国土地利用/上地覆盖变化研究中时空变化、动力机制以及环境效应等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并阐述了未来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首先简要论述了土地利用/覆盖的内涵和LUCC研究的基本内容,然后着重总结了目前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全球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3S"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本文简要介绍了"3S"技术,包括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及特点,分析了"3S"技术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中应用的必要性和技术支持方法,并回顾了国内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进展,指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需要更加广泛和深入.  相似文献   

10.
通过解译2000, 2004和2010年三期遥感影像, 从结构变化、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程度3个方面分析研究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时空特征。结果表明: 10年间黄河三角洲总面积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 主要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由盐碱地转变为耕地, 城镇用地与农村居民点用地增长迅速, 土地利用程度不断增加。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区域自然、社会经济驱动因素间的定量关系, 同时探究区域规划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影响, 以CLUE-S模型进行模拟验证。结果表明: 海拔、坡度、至最近水库、城镇、河流、主要道路距离6个地理因素以及人口密度、地区生产总值(GDP)、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4个社会经济因素是引起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区域规划以划定禁止开发的自然保护区的方式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利用Landsat ETM+遥感影像数据和最大似然分类方法完成了陕西榆林地区2010年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并结合1985、1995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土地覆盖的时空变化及其对生态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985—201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与景观格局变化所引起的生态脆弱性的空间差异增大。从时间上,研究区林地面积增加,耕地和草地减少,生态保护措施改善了当地土地覆盖状况;未利用土地和建设用地增加,土地退化现象依然存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从空间上,研究区东南部林地面积增加,土地利用/覆盖结构得到很大改善,而西北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导致未利用土地、建设用地增加。景观格局以1995年为转折点,整体景观格局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三角洲是中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近20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加速了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在解译和分析研究区1992、2000、2004和2010年4期遥感影像的基础上,研究了全区域及各区县结构变化特征、土地利用程度、动态变化和引起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1992~2000年研究区以盐碱地为主要土地类型,2004~2010年耕地成为主要土地类型;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增长迅速,主要由盐碱地和耕地转变;近20年间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和海陆边界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北部沿海地区岸线南移,东部沿海地区岸线东移;区域土地利用程度不断增加.黄河泥沙沉积造陆和海水侵蚀岸线是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主要自然驱动力,区域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及土地利用政策影响是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力.  相似文献   

13.
在解译和分析1989, 1999 和2007年3个时相的TM 和ETM+遥感影像基础上, 运用GIS和数理统计方法, 通过建立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转移矩阵和构建土地利用/ 覆盖动态变化模型, 对乌鲁木齐河下游地区 18 年土地利用/ 覆盖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1989?2007 年该地区建设用地显著增加, 城市扩张明显, 耕地、草地和林地面积在近 18 年也有增加;1989?1999 年, 土地盐碱化严重, 水库的新扩建使水域面积在20 世纪 90 年代显著增加; 通过地类变化速度分析, 发现林地的转入率和转出率均较高, 这和当地人工林成活率较低有关;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空间差异分析表明水磨沟区和新市区在近18年城市扩张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喀斯特地区是我国生态脆弱区之一。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研究其土地利用/覆盖时空变化,对该区域土地管理与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应用1986、1995和2000年三期TM影像以及2006年CBERS-01影像,得到贵阳市四期土地利用数据。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速度和空间变化两方面对贵阳市城市化进程中的时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贵阳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剧烈,主要有持续增加型,先增后减型,先减后增型。在整个研究期内,建设用地持续增加,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重心变化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除主城区建设用地面积有较大增加外,各郊区城镇建设亦得到较大发展。城区与郊区间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变化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与遥感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区域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区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转移速率及转移原因,并通过与其它典型区域的比较分析,可为区域土地持续合理利用提供决策依据.提出了一种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并借用常规的土地科学时空演化模型来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长株潭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研究,并与典型区域六盘山区和厦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长株潭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表现为耕地减少而城镇工矿用地增加,这种变化以长沙最大,株洲次之,湘潭最小;区域内三市的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和土地利用转移速率大小依次为长沙、株洲和湘潭.结合对长株潭地区与典型区域六盘山区和厦门土地利用变化综合动态度的比较分析发现,土地利用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其阶段有关,同时还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已成为国际上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本文回顾了这个全球性热点领域所进行的研究,着重综述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中动态信息的获取、动力机制、区域问题以及环境效应几方面所取得的进展;简要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未来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资源、环境和人口问题的日益突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己成为国际上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也相应地开展了大量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文章回顾了这个全球性热点领域所进行的研究;着重综述了土地利用/上地覆盖变化研究中动态信息的获取、动力机制、区域问题研究以及环境效应几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并阐述了未来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研究是目前全球变化的前言和热点.土地利用是土地覆盖变化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驱动因子.以1999年、2003年以及2010年北京市的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对三幅影像进行了大气校正、几何校正等预处理,通过支持向量机分类的方法将研究区的土地分为植被、建设用地、裸地、水体4大类型,及统计4种地类在10多年内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北京市城区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其余地类面积均减少,尤其是水域面积.研究分析还得出,北京市近10年来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城市发展较快,新区的建成与扩大印证了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模型方法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模型的发展趋势、模型构成和模型分类作了系统的介绍,并将当前广泛使用的模型从变化的程度、变化的方向和变化的空间形式分析等角度加以分析,最后指出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土地利用变化作为全球变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原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小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不仅有助于全球变化的整体深入研究,而且有助于当地的土地科学利用和经济合理发展.为此,本文在动态差分GPS技术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对试验区近17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具体过程为:通过动态差分GPS技术获得土地利用变化部分的基础数据,然后在GIS的支持下,对试验区的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土地利用变化方向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GPS-RTK技术在小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数据获取上具有测量精度高,效率快且费用低等优点.(2)试验区土地在数量、土地利用程度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