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增雨是增加自然云降水,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的有效途径。数字化雷达能及时探测云和降水系统的结构分布和发展变化,是指导人工增雨作业的有力工具。萨吾尔山是吉木乃县的是唯一的水源地,山区过境天气系统和局地强对流天气频繁,应用WR-08X型数字化雷达能对萨吾尔山区降水云系进行准确识别,确定山区人工增雨作业的时间和区域,选择最有利的作业时机,自主指挥火箭、地面碘化银烟等工具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大大提高作业的科学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2014—2015年重庆市人工增雨作业天气过程(包括地面和飞机作业)进行统计,选取其中作业效果较好的21个个例,利用多种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低槽降水过程对应地面影响系统的不同,将降水天气过程分为有冷锋和无冷锋两种类型.低槽冷锋型过程使降雨产生的区域范围较大,重庆市大部分地区都出现降水;低槽无冷锋型过程使降水产生的区域范围较小,重庆的中西部和长江沿线以北的东北部地区出现降水.重庆市低槽云系的增雨潜力区位于500hPa高空低槽前,700hPa和850hPa切变线之间且温度露点差(t-td)≤2℃的区域,有冷锋影响的天气过程增雨潜力区位于地面冷锋后部.低槽云系降雨天气过程增雨作业的时机可以选择在850hPa切变线开始影响重庆市,且700hPa切变线仍位于四川中东部的时候.冬季的低槽冷锋型降雨过程是最适宜进行人工增雨的天气过程,增雨潜力区位于高空3km附近,中西部和东南部地区的增雨潜力比东北部地区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2014—2015年重庆市人工增雨作业天气过程(包括地面和飞机作业)进行统计,选取其中作业效果较好的21个个例,利用多种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低槽降水过程对应地面影响系统的不同,将降水天气过程分为有冷锋和无冷锋两种类型.低槽冷锋型过程使降雨产生的区域范围较大,重庆市大部分地区都出现降水;低槽无冷锋型过程使降水产生的区域范围较小,重庆的中西部和长江沿线以北的东北部地区出现降水.重庆市低槽云系的增雨潜力区位于500hPa高空低槽前,700hPa和850hPa切变线之间且温度露点差(t-td)≤2℃的区域,有冷锋影响的天气过程增雨潜力区位于地面冷锋后部.低槽云系降雨天气过程增雨作业的时机可以选择在850hPa切变线开始影响重庆市,且700hPa切变线仍位于四川中东部的时候.冬季的低槽冷锋型降雨过程是最适宜进行人工增雨的天气过程,增雨潜力区位于高空3km附近,中西部和东南部地区的增雨潜力比东北部地区好.  相似文献   

4.
2006年夏季祁连山北坡雨滴谱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2006年夏季在祁连山北坡进行人工影响天气综合科学试验期间的激光雨滴谱仪观测资料,对该地区夏季不同云系降水的雨滴谱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按照降水云系的结构,分别对对流云系、层状云系和混合云系降水情况下降水雨滴的直径分布进行比较,雨滴各种平均粒径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对流云系、混合云系和层状云系.降雨强度和雨滴粒子数密度变化趋势一致.雨滴粒径和降落速度之间有很好的对数关系.3类云系的降水强度和雷达回波强度之间也满足对数关系.通过这些分析为祁连山实施人工增雨(雪)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历史气象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4年10月11日~12日一次户外重大活动的人工消减雨作业气象保障服务从作业组织实施、气候背景、天气形势、作业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表明,在科学的组织实施下,采取有效的人工消减雨作业,对于较弱的天气系统影响下的降水,有着较为良好的服务效果,为后期户外活动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气象服务保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一次梅雨锋强降水过程中云和降雨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地面雨量计、天气雷达、FY-2C、CloudSat云廓线雷达等观测资料,对2007年7月7-8日发生在淮河流域的一次典型梅雨锋强降水过程中云和降雨的结构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过程主要受准东西向低空切变线的影响,雨带略呈西北-东南向的带状分布形式,梅雨锋锋前强的上升运动有利于触发低层对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加强锋区的垂直环流。切变线上不断新生的对流单体,最终发展成为东西向贯通的梅雨锋云系,成熟期的梅雨锋云系由南向北依次平行分布着强对流性降水带、过渡带、层状降水区和宽广的非降水性云砧。梅雨锋云系发展的各个阶段,云体的垂直结构及水凝物的回波特征都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地面雨量计、天气雷达、FY-2C、CloudSat云廓线雷达等观测资料,对2007年7月7-8日发生在淮河流域的一次典型梅雨锋强降水过程中云和降雨的结构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过程主要受准东西向低空切变线的影响,雨带略呈西北-东南向的带状分布形式,梅雨锋锋前强的上升运动有利于触发低层对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加强锋区的垂直环流。切变线上不断新生的对流单体,最终发展成为东西向贯通的梅雨锋云系,成熟期的梅雨锋云系由南向北依次平行分布着强对流性降水带、过渡带、层状降水区和宽广的非降水性云砧。梅雨锋云系发展的各个阶段,云体的垂直结构及水凝物的回波特征都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8.
层状云微物理结构演变特征的个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人工增雨作业的同时,利用机载粒子测量系统对一次降水云系的探测资料进行了深入分析,给出了云和降水的宏微观结构演变特性,研究表明:(1)层状云中的中小尺度降水云区,是造成地面降水分布不均匀的物理原因;(2)云滴浓度与平均直径之间呈负相关关系;(3)支滴谱的垂直分布是典型的3种类型;(4)层状云微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的起伏较大,存在4种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9.
利用NCEP再分析气象资料和GRAPES_CAMS人工影响天气模式结合降水资料对飞机"雨作业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支槽、静止锋、南支槽和静止锋相互配合、700 h Pa切变线、孟加拉湾低槽是云南飞机"雨作业的主要天气形势,低层(550或600 h Pa以下)相对湿度在60%以上的高湿和垂直上升运动环境是飞机增雨作业的必要条件,促使低层水汽向上运动和Ag I凝结核抬升凝结增长形成雨滴而导致降水增大,同时水汽混合比、垂直累积液态水(过冷水)、云顶温度、云顶高度等云系宏微观参量达到一定阈值,才能产生足够的云水和冰水粒子保障Ag I凝结增长.  相似文献   

10.
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分析资料与GOES-9卫星云图资料对2003年6月21日-7月22日淮河流域持续暴雨的降水概况、云系特征及大尺度环境条件与水汽来源进行了分析。从降水特征来看,持续暴雨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降水主要集中在第一阶段(6月21日-7月2日)。从云系特征来看,淮河流域为稳定维持的大尺度梅雨锋云系,在梅雨锋云系上有多个中尺度对流系统活动,红外亮温频率统计表明亮温低于-52℃的强对流是导致淮河流域强降水的重要天气系统。对6月21日-7月22日时段的卫星云图进行普查发现影响淮河流域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共有34个,其中10个α中尺度对流系统(MαCS)和24个β中尺度对流系统(MβCS);大多数MCS在淮河流域及其邻近地区产生与消亡,并未发现直接来自青藏高原地区的MCS。从水汽来源来看,淮河流域对流层低层有3股水汽输送带,第1股气流为越赤道气流,水汽的输送作用最强;第2股气流来自南海地区,水汽的输送作用最弱;第3股气流来自菲律宾以东的热带太平洋地区。  相似文献   

11.
分析2003—2015年宁夏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情况。根据宁夏区域24个气象站1990—2015年日降水资料,用统计方法,对逐年降水量、月降水量、降水日和月雨型占比进行分析,研究26 a宁夏降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03年以后,大部分月降水量、降水日数增加,小雨、中雨出现的概率增加,大雨和暴雨出现的概率减少。对宁夏人工增加降水作业效果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工增雨是一项降水天气条件和科学的作方法相结合的技术,只要科学地分析产生降水的大气系统,抓住有利时机,以正确的作业方法,把催化剂及时准确地送入云层的适当部位,才能取得较好的作业效果。本文根据三江源地区天气变化的特点,结合近几年人工增雨的一些经验和人工增雨的技术,提出以下一些大气判断和实际作业的基本方法以供各作业点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塔克拉玛干沙漠降水云系的基本类型、特征、环流形势和云系演变的一般规律.云系类型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四大类:冷锋涡旋云系类,南支槽盾状云系类,大槽、低涡云系类,副热带西风急流云系类.这四类云系只要进入塔里木盆地活动,都会影响塔克拉玛干沙漠降水或大风、沙尘天气.  相似文献   

14.
人工防雹作业已成为减少和减轻冰雹灾害的最有效措施和手段。但是,防雹效果检验仍是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者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更系统、更科学地评估龙岩市防雹效果,该文收集2004年以来的人工防雹作业雷达资料,选取典型个例对对流单体的雷达参数进行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并对人工防雹效果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大部分作业后对流单体的回波强度、回波顶高度等均显著减小,并且增加作业弹量能有效增强防雹作业效果。该文进一步利用龙岩地区近15年雷暴日数、降雹日数、种烟面积和雹灾面积,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人工防雹效果,对人工防雹效果进行历史回归定量估计,从而得出龙岩的总体人工防雹效果,为以后更好地开展人工防雹作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根据713C天气雷达回波强度、高度、移动方向及速度来指导火箭、高炮的作业点、发射的时机和发射的角度,使火箭、高炮增雨弹的人工催化达到最佳效果,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减少指挥作业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6.
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分析资料与GOES-9卫星云图资料对2003年6月21日—7月22日淮河流域持续暴雨的降水概况、云系特征及大尺度环境条件与水汽来源进行了分析。从降水特征来看,持续暴雨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降水主要集中在第一阶段(6月21日—7月2日)。从云系特征来看,淮河流域为稳定维持的大尺度梅雨锋云系,在梅雨锋云系上有多个中尺度对流系统活动,红外亮温频率统计表明亮温低于-52℃的强对流是导致淮河流域强降水的重要天气系统。对6月21日—7月22日时段的卫星云图进行普查发现影响淮河流域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共有34个,其中10个α中尺度对流系统(M-αCS)和24个β中尺度对流系统(M-βCS);大多数MCS在淮河流域及其邻近地区产生与消亡,并未发现直接来自青藏高原地区的MCS。从水汽来源来看,淮河流域对流层低层有3股水汽输送带,第1股气流为越赤道气流,水汽的输送作用最强;第2股气流来自南海地区,水汽的输送作用最弱;第3股气流来自菲律宾以东的热带太平洋地区。  相似文献   

17.
胡峰  张民凯  董静 《科技信息》2010,(24):I0386-I0387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专业性、技术性较强,是在局部范围内进行的人工影响局部天气的作业活动。笔者概述了国内外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发展及我国的现状,强调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的重要性,并以国营9394厂生产的BL-1A型防雹增雨火箭弹系统为例,对地面人影作业催化设备的应用维护做了初步的阐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通过飞机微物理探测资料,结合卫星、雷达、探空、EC、雨量、天气形势等多种宏观数据,对2013年4月5日河南中南部一次过冷水充沛的积层混合云系降水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本次飞机探测为天气系统中后期,云系发展深厚无夹层,飞行区域雷达回波水平及垂直分布不均匀,云中过冷水含量极为充沛,且伴随高度的上升而增大. 4950 m大云粒子以冰晶为主,存在少量冰针等其他形状的固态粒子,降水粒子多数呈枝杈状;3000~4000 m(-3~-6℃)在过冷水丰富条件下,有助于针状粒子形成与增长;2400 m高度上粒子基本以霰和雪等为主.粒子谱宽在冷区大于暖区;整个过程小云粒子浓度较高,谱宽多数集中在20μm以下,谱型呈单峰分布;大云粒子谱在暖区呈单峰分布,在冷区呈双峰分布;降水粒子谱型规律性不强,整个过程呈指数分布或单峰分布.  相似文献   

19.
天津地区开展的大规模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近年来取得了较快,较大的发展,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抗旱减灾、缓解水资源短缺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天津市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平台建设旨在建立一套适合本地区特点,自动化,信息化程度较高,具有操作性强,可快捷高效供指挥人员分析、设计和指挥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便人工影响作业的顺利实施.天津市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平台充分利用计算机通讯与网络技术,逐步完善本地区合理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平台,努力实现作业决策科学化,自动化,为本地区高效快捷地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0.
使用常规天气资料、云图、雷达、自动气象站、再分析资料等,采用物理描述、统计和对比分析以及中尺度分析方法,对2000年以来对江西北部造成高影响的3个台风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江西北路台风都为西北行路径,未经台湾阻挡,登陆点位置在27°N或以北;2)东风或东北风急流为江西北路台风的主要水汽通道,当台风环流中东北风加强或东风急流转为东北风急流时,降水将迅速加强;3)过程总雨量与台风的影响时间成正比,台风未与西风带系统结合时,6 h降水极值出现在台风停止编号3-9 h前,台风与高空槽结合时,出现在结后后;4)台风云系中迅速发展的小块对流云团、水汽图上的迅速南移的水汽回流边界,台风云系受高空槽影响产生形变,都预示着强降水的开始或进一步加强;5)总结了北路台风强降雨区的预报着眼点和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