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上海市科委“十五”期间的创新举措 ,去年上海完成了一项重大科技项目———《“十五”上海科技重点领域技术预见工作研究》 (简称“上海技术预见”报告 )。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在市科委的领导下 ,依托众多专家的建言献策 ,在信息、环保 ,生物医药、新材料等 8个重点领域进行了技术预见 ,完成了 40 0多篇世界最新科技动态报告和 1 80多个重点领域备选项目 ,为上海市的科技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 ,去年 1 2月中旬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和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联合在沪召开了首届“全国技术预见研讨会”。为将技术预见的内容及理念介绍给大家 ,本刊选登了本次会议的部分论文 ,作为“技术预见专题”推介给读者。  相似文献   

2.
创建于1956年的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是一所纺织工业综合性科研单位,其研究领域涉及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的纺、织、染整、针织、非织造布、纺织材料、纺织测试仪器、电气自动化、特种纺织品、环境保护以及纺织科技情报等多种专业.该院除建有十个研究室、五个实验工场外,纺织工业部还在该院设立了"纺织工业非织布(干法)科技开发基地"、"纺织工业特种纺织品科技实验基地"、"纺织工业南方科技测试中心"、"全国印染工业科技情报站"和地方设立的"中国上海测试中心纺织测试站"、"上海经济区纺织技术经济情报中心"等多个分支部门.  相似文献   

3.
何电源 《科学通报》1963,8(2):70-70
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于1962年12月10—15日在南京召开微量元素研究工作会議,参加会議的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土壤研究所、林业土壤研究所和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以外,还有中国农业科学院士壤肥料研究所和江苏分院,以及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农学院、南京师范学院等单位的代表。会議主要的内容分如下三个方面。 (一)通过文献綜述的报告,了解国际間有关微量元素研究工作的进展和动向。 (二)論文和工作报告的討論。会議收到論文和工作报告共18篇,其中属于土壤微量元素生物地球化学的有四篇。林业土壤研究所的“东北及内蒙  相似文献   

4.
正拿起一个瓶子,轻轻打开盖子,一群细小的捕食螨随即爬了出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张艳璇一边细心地将这些"小家伙"放在茶叶上,一边耐心地指导茶农学技术。35年来,张艳璇全身心投入到农业螨类基础研究以及捕食螨相关产品的研发工作中,为推进我国农作物生物防治工作及农作物产业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李辉 《世界科学》2011,(9):36-39
罗利军,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兼中心主任,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员。长期从事水稻遗传的应用基础研究,先后主持国家863项目、国家"973"项目、美国洛克菲勒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农委重大项目等,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上海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6.
正辛晓平被业内称为"草原的女儿",她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草地生态遥感岗位首席科学家,也是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下简称呼伦贝尔站)站长、主要创建者之一。2019年,她荣获了CCTV科技盛典2018年度科技创新人物奖。  相似文献   

7.
功能农业是赵其国院士在2008年提出的农业新概念,主要是指农产品的营养化、功能化,旨在解决全球性的“隐性饥饿”问题,并重点满足消费者“吃出健康”的新需求.香山科学会议第669次学术讨论会与会专家认为,历经13年的探索,功能农业已初步形成了独特的学科和科技创新体系,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本文扼要阐述了9个方面关键科学问题及其相关研究进展:(1)通过对全国及区域土壤中矿物质的时空分布特征,反映母质和成土过程对土壤矿物质的含量影响;(2)土壤与作物间矿物质的吸收、转化,如人工根系实验系统(ARE系统)的建立、土壤中矿物质生物有效性的评价方法,以及植物中功能成分的转化机理等;(3)矿物质和重金属密切相关的超富集植物研究;(4)功能农业生产中功能成分对生物和环境影响评价;(5)功能农业长期科学试验站的研究成果;(6)功能农产品所制备的食物在蒸、炒、煮等烹调过程中以及其他加工技术下的功能成分形态变化的相关研究;(7)在健康效应评价方面,对功能性产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机理,以及相关功能农产品的干预研究;(8)天然富硒营养强化项目的研究;(9)基准物质的研制情况.在功能农业新技术研发方面,概...  相似文献   

8.
吴继侠 《世界科学》2002,(12):33-34
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李健民、浦根祥、李万等人编撰的《全球技术预见大趋势》(以下简称“大趋势”)一书日前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是在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承担了由上海市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9.
《世界科学》2012,(10):65
本刊讯:9月25日,上海市科委、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联谊会举行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联谊会会员代表大会暨2012年度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授证仪式,130位青年科技人才获得本年度科技启明星计划资助,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丁奎岭研究员当选为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联谊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5月13~14日,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之际,"浦江创新论坛——2016技术预见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本次研讨会由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和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共同举办,来自国内外大数据和技术预见领域的知名专家在研讨会上发表演讲。技术预见是对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远期未来进行系统探索的过程,目的是选定可能产生最大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的新技术和战略研究领域。技术预见于20世纪40、50年代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兴起,是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1.
江世亮 《世界科学》2011,(12):53-54,56
李燕(左图)是2011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跟踪)计划中的一位,来自上海高血压研究所的背景和其高血压方面的启明星研究课题使我很想联系采访她,因为高血压现已成为对人们健康构成巨大威胁的常见病、多发病。一周前我在位于上海瑞金医院内的32号楼的305室与李燕见面交谈。  相似文献   

12.
<正>在今年5月召开的201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上海海隆石油管材研究所主持的"苛刻环境油气井用高强韧高抗扭耐腐蚀钻杆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殊荣。上海海隆石油管材研究所是海隆石油工业集团公司2006年投资成立的研发机构,致力于根据市场需求,研发适用于各种苛刻环境的新型石油钻具。这里所说的苛刻环境,指的是深井、超深井、大  相似文献   

13.
<正>4月9日,"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交叉创新论坛——合成化学与未来材料"在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举办。此次论坛由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联谊会主办,也是启明星历史上首次举办以学科交叉为特征的论坛。论坛承办单位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联谊会理事长丁奎岭院士在开幕致辞中说:创新成果的出现,一种可能是在一个领域最深的地方,另一种可能则是在不同学科交叉的地方。举办本次论坛就是为后一种可能提供平台。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马兴发在致辞中希望通过这一跨学科的平台,可以碰撞出新的研究方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西部水土保持土地合理利用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学院在1955年组织了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院内参加的研究所有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研究所、地理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土壤研究所、农业生物研究所、经济研究所,院外的单位有林业部林业研究所、黄河水利委员会和山西省的有关部门,以及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农业大学、河北农学院和东北地质学院,由1955年5月到  相似文献   

15.
功能农业(functional agriculture)是指天然富含有益成分的土壤、生境中生长或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及其他生物技术培育,实现农副产品中一种或多种有益健康成分(如矿物质和生物化合物等)基于人类健康需求做出标准化优化的生产实践[1].功能农业概念是农业发展新方向,也是农业发展新趋势,着力解决居民的"隐性饥饿...  相似文献   

16.
<正>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下称科学学所)的建立是有历史条件的。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小平同志提出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后,我们"臭老九"就开始翻身了,知识分子报国的春天到了。小平同志提出四个现代化,其中一个就是科技现代化。当时的科学研究面临着一个问题:很多科研机构是沿袭苏联在"大跃进"时代建立的,十几年  相似文献   

17.
焦瑞身 《科学通报》1985,30(5):399-399
七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用杂交瘤制备单克隆抗体(McAb)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和农业各个领域。我国在农业研究领域内尚无建成杂交瘤细胞株的报道。农牧渔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与中国预防医学中心病毒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新疆兽医研究所协作,用烟草花叶病毒(TMV)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与Sp 2/0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10株能稳定传代并分泌  相似文献   

18.
《世界科学》2006,(11):F0004-F0004
由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技术预见专业委员会、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主办,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协办的“技术预见与区域创新国际研讨会”于2006年10月9日-10日在上海延安饭店隆重举行。来自德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及中国等国家的120多名技术预见专家学者和相关政府科技管理工作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此次研讨会进一步加强了国内外的技术预见学术交流工作,推动了技术预见在全国各地的应用,支撑了我国创新体系的构建和自主创新战略的落实。研讨会期间还召开了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技术预见专业委员会第一会议。  相似文献   

19.
正为促进科技创新、城市与人之间更好的协同发展,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自2018年起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开展合作,推出"理想之城"系列报告,今年的《2021"理想之城"——全球青年科学家调查报告》是系列报告的第5期。本期报告聚焦20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对近年来全球青年科学家发表的25000篇学术论文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对上千名一线青年科学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青年科学家的流动趋势、成长规律和发展需求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及中风研究所研究质量主管沙伊·西尔博伯格(Shai D.Silberberg)、研究所主任沃尔特·科若谢尔茨(Walter J.Koroshetz)以及科学研究会议顾问委员会主席罗伯特·布兰克(Robert D.Blank)等一批资深科研管理人员指出:规范统一的"示意图"、智能手机技术和与会指南将提高学术会议的交流效果。关于如何促进科学的严谨性、可重复性以及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