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复制酶基因3'端长约600bp的cDNA,用缺口平移方法进行^32P同位素标记,制备成cDNA探针,通过核酸斑点杂交,对提纯的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病毒RNA、PLRV感染的马铃薯汁液,表达PLRV CP基因的马铃薯叶片及块茎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32P标记的复制酶基因cDNA探针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测得提纯病毒的最低含量为408ng/ml,病毒RNA最低  相似文献   

2.
按照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核苷酸序列,针对CP基因及其上游基因间隔区全长约0.8kb的区段设计合成两个特异性引物,以马铃薯卷叶病毒中国分离株(PLRV-Ch)的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条链,再经PCR扩增合成cDNA,将CDNA克隆于pUC19质粒.限制性酶切分析和核苷酸序列测定表明克隆的PLRV-Ch外壳蛋白(CP)基因及其上游基因间隔区的全长CDNA共824个核苷酸,与国外报道的4个PLRV分离株的核苷梳序列相比具有高度同源性.PLRV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与其上游基因间隔区相比保守性更强.  相似文献   

3.
用长臂光敏生物素标记含有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otatospindletuberviroid,PSTVd)双拷贝cDNA的重组质粒pST-B14,制备成光敏生物素标记cDNA探针,用核酸斑点杂交检测感染PSTVd的马铃薯叶片和块茎提取物均出现较强的阳性杂交信号,而健康马铃薯为阴性.试验结果表明:光敏生物素标记cDNA探针检测感染PSTVd的马铃薯叶片汁液最高稀释度为1128  相似文献   

4.
利用叶圆片法得到CMVCP转基因烟草植株DNA,RNA与CMVCP放射性标记探针点杂交及Southern印迹杂交的结果表明:CMVCP基固可整合到烟草转基固株并且表达.叶面病毒接种后,转基因植株对CMV病毒具有高抗性.  相似文献   

5.
从马铃薯“紫花白”叶片中分离到一种短杆状病毒,病毒粒体直径为19±1.9nm,长度在180~220nm之间,OD260/280比值为1.23,病毒核酸为ssRNA,单一组分.用提纯的病毒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微量沉淀法表明此病毒与PLRV,PVX,PVY,PVS,TMV均无血清学关系.病毒分离物可摩擦接种茄科,苋科、藜科植物,并在不同指示植物上引起不同的症状,但只在普通烟上产生系统感染.电镜观察和DAS-ELLSA检测证实此病毒可摩擦回接马铃薯“紫花白”,但不引起明显症状.病毒的稀释限点为10-4~10-5,体外存活期为6d,致死温度为80~85℃.与目前已报道的侵染马铃薯的各种杆状RNA病毒比较分析证明,此病毒是侵染马铃薯的一种新病毒,命名为马铃薯短杆状病毒(Potatorod-shapedVirus,PRV).  相似文献   

6.
根据特异性切割马铃薯卷叶病毒中国分离株(PLRV-Ch)复制酶基因负链RNA的锤头状核酶,设计、合成了编码与其相应的突变核酶的cDNA,并克隆到质粒pGEM-4Z中,经序列分析及体外转录表明得到寒带的突变核酶基因重组质粒,从而为突变核酶的转基因及进上频琛麦在转基因马铃薯中表达引韦的抗性及机理创造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应用Digoxigenin标记的cDNA探针检测香蕉束顶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非放射性的Digoxigenin标记的11-dUTP取代32P标记的dATP或dCTP,标记克隆的BBTVcDNA-10.5kbcDNA,制备成探针.通过核酸斑点杂交对粗提取的BBTV,BBTV-DNA,感染BBTV的香蕉植物的拟茎,球茎处的组织,新生叶片以及成熟后的叶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BBTVcDNA-1cDNA探针特异性强,不与CMV—RNA、无毒香蕉组培苗提取的核酸发生杂交反应;仅与粗提BBTV、BBTV-DNA、BBTV侵染的香蕉组织的核酸提取物发生杂交反应.此探针灵敏度高,可检出含有BBTVcDNA-10.5kb的质粒DNA的最小量为10pg;测定感病香蕉植株的拟茎汁液的最高稀释度可达1∶128,相当于0.4mg病蕉组织中的病毒含量.测定同一病株不同部位的结果表明,BBTV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不均匀,拟茎处组织中病毒含量最高,球茎处的组织以及新生叶片中的病毒含量次之,成熟后的叶片中的病毒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8.
使用非放射性标记digoxigenin标记的11-dUTP取代32P标记的dATP或dCTP进行核酸斑点杂交检测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结果表明,digoxigenin标记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快捷,无放射性污染等优点.可检出含有PSTVd的马铃薯叶片汁液最大稀释度及含有PSTVd全序列的质粒DNA的最小量分别为1300和10pg.同时该探针也用于检测了不同马铃薯品种及TPS亲本中的PSTVd感染情况,结果显示,其中一些品种及TPS亲本已不同程度的被PSTVd感染.  相似文献   

9.
香石竹斑驳病毒上海分离株是从上海地区栽培的香石竹上分离并鉴定的,以提纯的病毒为材料,SDS-酚法纯化的基因组RNA作为模板,RT-PCR合成并扩增外壳蛋白基因cDNA,cDNA克隆于pGEM-T easy vector,转化为E.coliJM109。阳笥克隆pTCaCP经序列分析,证明带有全长CP基因。  相似文献   

10.
根据小RNA 病毒科( Picornaviridae) 中病毒RNA 所具有的结构特征, 采用mRNAcapture kit 提取纯化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Chinesescabrood virus CSBV) 的RNA, 并以之为cDNA合成的模板. 依据小RNA病毒科中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结构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VP5和VP3 , 通过PCR 扩增获得预期大小约为1 100 bp的DNA 片段, 将此片段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上并直接测序. 序列分析表明, 该片段为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部分结构蛋白基因, 与意蜂幼虫囊状病病毒结构蛋白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86-8 % , 与之对应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3-4 % . 该病毒株为一种新型的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株  相似文献   

11.
近10年国外对马铃薯野生种和原始栽培种起源及育种利用研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野生种Solanumdemissum、S.acaule、S.chacoense、S.spegazzinii、S.stoloniferum、S.vernei和原始栽培种S.phureja、S.stenotomum、S.×chaucha均分离出极端抗线虫(Globoderapallida)、抗干腐病(Fusarium)、抗青枯病(Pseu-domonassolanacearum)、抗晚疫病(Phytophthorainfestans)及抗X、Y、L病毒的类型.目前,世界上50%马铃薯品种含有S.demissum血缘.  相似文献   

12.
世界各国近10年的马铃薯育性和非育性、二倍体和四倍体、杂种优势现象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淀粉的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述了马铃薯及马铃薯淀粉的生产概况、马铃薯淀粉的特性及在食品中的应用状况,并简要概述了马铃薯变性淀粉的特性.讨论了我国马铃薯淀粉行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用大量资料论述了马铃薯双单倍体、四倍体再合成、2n配子在育种中应用研究进展概况.并论述了近10年2n配子育种成就.  相似文献   

15.
内生集壶菌是引起马铃薯癌肿病的一种低等专性寄生真菌。本文首先对国内外马铃薯癌肿病病原菌的分布及危害、生物学特征、致病型及检测、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病害防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针对该病菌是专性寄生真菌,至今仍未见全基因组序列的报道,提出加紧研究不同发生地病原菌的基因组序列,了解基因组序列差异及其与抗病马铃薯品种间的关系的展望,这将有利于推动马铃薯癌肿病抗性基因研究及相关育种工作的开展,为马铃薯癌肿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和甘薯营养改良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基因工程在马铃薯和甘薯的淀粉、 氨基酸、蛋白质及风味等营养品质的遗传改良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工厂化生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马铃薯的茎尖为外殖体,经脱毒处理,并检测无病毒的苗进行快速繁殖,生产种薯,组培生产的培养基分别为:(1)茎尖培养基:MS+GA30.1mg/L 6-BA0.5mg/L NAA0.01mg/L;(2)壮苗培养基:MS+B90.8g/L。  相似文献   

18.
19.
马铃薯病毒一步法RT-PCR诊断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一步法RT-PCR对马铃薯和烟草中的马铃薯X病毒、马铃薯Y病毒和马铃薯卷叶病毒进行了检测,实验表明:对酚-SDS方法提取的病毒核酸进行扩增,一步法RT-PCR检测到的扩增产物的灵敏度较两步法RT-PCR的高100倍左右.两种提取方法对比,用一步法RT-PCR进行扩增,检测到的PEG法扩增产物的灵敏度较酚-SDS法扩增产物的灵敏度高3倍.建立了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马铃薯病毒一步法RT-PCR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20.
悬浮液技术--FAAS法测定甘薯及马铃薯中钙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悬浮液技术处理样品制成琼脂悬浮液,以火焰原子吸收法成功地测定了甘薯及马铃薯中钙、镁.用La3+作为释放剂以消除化学干扰.通过在样品悬浮液及与空白溶液中加入适量琼脂溶液,可配制成与试液粘度一致的参比溶液.对背景吸收干扰、检出限及特征浓度进行了考察.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3%,测定结果与灰化法一致,相对误差小于±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