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4年12月至1955年1月,批判胡适反动思想的战斗正在逐步展开。到1月中旬为止,在人民日报、学习、光明日报、新建设、文艺报及其他报刊上发表的批判胡适的反动哲学思想、政治思想、文学观点、历史  相似文献   

2.
1955年1月至2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召开的胡适思想批判讨论会继续举行,对胡适的中国哲学史观点、政治思想、实用主义方法论、文学思想进行批判.1月20日,“胡适的中国哲学史观点批判”组对冯友兰的论文“哲学史和政治——从胡适对于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讨论开了八次大会,足足讨论了四个整天。我们批评了俞平伯先生的研究“红楼梦”的方法,也检查了“文艺报”的编辑工作,发言的人很踊跃,很有准备,一般地都做到了畅所欲言的地步。特别是刚才周扬同志的发言,我认为是具有总结性的。他的见解很全面,很具体,很正确,理直气壮,很有力量,我完全同意。这一次的讨论是富有教育意义的,是马克思主义对资产阶级唯心论的严重的思想斗争,是思想改造的自我教育的继续开展,是适应当前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的文化动员。  相似文献   

4.
对学术界、思想界现尚严重存在的资产阶级唯心论所进行的斗争,通过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已经热烈地层开了。这是一场严重的思想斗争,在古典文学研究方面投出了可贵的第一枪以後,整个斗争的锋芒已进一步转到批判和肃清  相似文献   

5.
孙冀平 《科学通报》1958,3(18):557-557
轰轰烈烈的整风运动对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来说是一次思想上的大革命。在一年来的整风运动中,他们经受了各种的考验和锻练,在全国有利形势推动和群众的督促下,已认识到大势所趋,不得不改造自己,批判了种种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丑恶思想,基本上解决了两条道道路和谁领导谁的问题。在科学家中,现在已经开始插起了红旗。整风以前,科学家中的思想情况大体上有这样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胡适出身於封建官僚、地主和大商人家庭,受到美国资产阶级的教育培养,自始就与马克思主义运动相敌对,并反对孙中山和以其为首的旧民主主义的辛亥革命。他的思想和行动,是一贯与近代和现代中国革命各阶级阶层的要求相违反的,只适合美国帝国主义及其奴才的要求。但由於胡适派在人民大革命胜利前的三十年中,始终占据旧中国文化、教育、学术部门的主要统治地位;由於胡适一度混在新文化运动队伍中,伪装自由主义者,又装作学者样子:因此,在旧中国的一定社会基础上,胡适思想在颇大一  相似文献   

7.
郑林 《科学通报》1958,3(18):552-552
原子能研究所的跃进是在整风运动思想跃进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是在全国工农业大跃进的形势鼓舞下开展起来的。一年多来,原子能研究所的全体工作人员,经过了反右斗争和一系列的整风运动,从政治上思想上把资产阶级的反动立场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丑恶面貌进行了彻底的揭发和批判。在科学堡垒上,打倒了邪气,发扬了正气,拔掉了白旗,插上了红旗。紧接着,又经过务虚、八大二次会议文件的学习,进一步地破除了迷信,解放了思想。在党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科学通报》1954,(4):43-43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在今年2月19日至25日在北京舉行了第一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出席和列席大會的各地區代表共60多人。 這次大會是結合中央人民政府紡織工業部全国国營紡織廠廠長會議召開的。全體代表在大會前后都参加了廠長會議,明確了紡織工業的發展方向和當前的中心工作,提高了代表們進行学术研究的信心。  相似文献   

9.
“胡适哲学思想批判”组在3月5日和4月4日先後开了第七、八两次讨论会,讨论马特所作“实用主义——最陈腐最反动的主观唯心论”(将在“哲学研究”中发表)和王若水所作“从实用主义到改良主义——胡适的‘问题与主义’的解剖”(人民日报,1955年1月16日)两篇论文。参加讨论人数每次都在100人左右。马特在论文中首先驳斥了实用主义者所宣扬的“实用主义乃是—种思想方法,而并不关涉到世界观的根本问题”的论调,指出任何哲学体系都必须对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表示自己的态度。实用主义企图用“经验”混淆客观和主观的界线,超  相似文献   

10.
《科学通报》1954,(1):20-20
社會科學四個研究所的所長會議,一共開了兩天。會議聽取了各所1953年工作情况的報告,根據國家過渡時期總各綫、總任務及文教工作的總方針討論了今後的工作,明確了各所1954年工作的方向和重點。一社會科學各研究所1953年一般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1.
《科学通报》1954,(1):3-3
中國科學院從1953年10月14日起到11月7日召開了各研究所的所長會議。這次會議的目的主要是根據國家過渡時期的總路綫的精神,討論各研究所今後數年內發展方向和1954年重點工作。會前曾研究了各研究所的情况,準備了意見,作為會議討論的基礎。  相似文献   

12.
《科学通报》1956,1(9):54-54
杨钟健自我们政府英明地号召百家争鸣以来,全国知识分子热烈响应,这实在是很好的现象。百家争鸣,是我国科学更好更快地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如果学术界死气沉沉,大家都是传声筒,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就谈不到什么学派,就很难辨别出真伪是非。我个人的体会:本来“百家争鸣”是一个现成语,借来形容我国的学术界应该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倡学术界的自由空气,使得真理愈易发见,科学愈易进步,以期能迅速地达到国际水平,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3.
吴世真 《科学通报》1954,(11):51-51
高分子化合物在現代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已經日益重要。在蘇聯,高分子化合物的工業生產量在化學工業中僅次於石油,它已成爲近代工業與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之一。同時,高分子科學在近二十多年來,已經形成了一門新興的綜  相似文献   

14.
《科学通报》1954,(3):47-47
中國地質學會是我國最早成立的專門學會之一。在解放前的27年中,曾以討論我國地質科學中的各種問題的方式,進行過一些學術活動;在籌募資金極端困難的情况下,也堅持了學術刊物的出版,對我國地質科學的發展,曾起了一定的作用。解放以後,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領導與關懷下,地質科學和地質工作者的隊伍都得到空前的發展,由於經濟建設的需要,地質工  相似文献   

15.
从本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资产阶级科学哲学进化的特点是:从新实证主义的控制中发生了决定性的变革。“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哲学占统治地位的趋势是非实证主义。”类似的提法不止一次地在西方现代逻辑方法论的文献中出现。对这个现象进行历史一哲学的分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重要研究课题,因为这一现象极为错综复杂,相互对立的不同意见、观点和派别(从反科学主义的、非理性主义的资产阶级人类学变种到波普的“批判理性主义”和柯依列、库恩、费耶本德的科学哲学的“历史学派”等),都在批判实证主义的教义下联合起来了。  相似文献   

16.
《科学通报》1954,(3):49-49
1954年1月28日中國古生物學會在北京召開了第六屆年會。出席這次會議的有會員等三十餘人。 會上楊遵儀代表理事會作了會務報告,簡單地總結了一年的工作和會員情况。一年來學會的工作是有開展的。理事長楊鍾健在會上作了“古生物學工作者如何在總路線的燈塔照耀下爲祖國建設服務”的報告(原文見本刊本期第18頁)。會議的參加者根據這一报告,對一些重要問題進行了討論。  相似文献   

17.
《科学通报》1954,(1):7-7
一化學部門各研究所的基本情况化學部門的所長會議一共開了六天會,聽取了各研究所1953年的工作情况與存在問題的報告;根據國家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及文教工作的方針,認真地討論了各研究所今後的工作,明確了各研究所近幾年內的發展方向與工作重點。本院化學研究工作的隊伍,四年來有了很大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国科学院为了加强学术领导,决定成立学部。哲学社会科学部是领导科学院哲学和社会科学各研究所工作的机构,同时应当推动全国各方面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起组织和指导的作用。做好哲学社会科学部工作的重要性是十分明显的。 建国五年多以来,我国学术界在哲学、经济学、历史学、语言学和文学等研究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有的学科出版了较有价值的著作。各种专门性和综合性的学术刊物也先後创办,其中包括“历史研究”、“经济研究”、“哲学研究”等等以及各高等学校所出版的学报。几年来搜集和整理了一部分历史资料,进行了一些社会经济的和—部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调查。对我国学术界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已开始收到成  相似文献   

19.
《科学通报》1955,(7):46-46
<正> 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在6月10日举行了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声讨胡风反革命集团的座谈会。参加学部成立大会的全国著名学者极为愤慨地揭露了胡风反革命集团的阴谋罪行,集中地批判了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同时也检查了自己的政治警惕性不高的缺点,并一致通过了“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关於建议依法严惩胡风反革命集团的决议”。 科学家们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罪恶活动是极为愤怒的,会上揭发了胡风反革命分子用卑鄙手段鑽进革命队伍进行发展秘密组织、毒害青年、盗窃机密、寻找“缺口”、挑拨离间、从思想上组织上来瓦解革命队伍的各种反革命活动。语言学  相似文献   

20.
《科学通报》1954,(1):10-10
中國科學院所長會議生物學地學組的會議從1953年10月26日開到11月7日。各單位在會上彙報了工作情况,結合過渡時期國家總路綫和文教工作方針,對今後工作展開了討論,明確了生物科學及地學各單位今後數年內發展的方針與任務,同時對生物科學、地學各單位比較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學習蘇聯、培養幹部、組織領導、院內外聯系等問题有了更明確的認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