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集合体。破解“企”字,有一个精当的说法:“有人则企,无人则止。”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成功的企业,必然是能不断聚集和持续造就高素质人才的企业。培育人才的结果,就企业而言,是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增强,就员工而言,是工作生活质量和人生满意程度的提高。面对建筑安装企业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坚持把人才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石炎艳 《甘肃科技》2010,26(4):133-134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面对经济国际化、多样化、个性化、网络化的新趋势,中国企业将有更多机会发展壮大,真正的人才将会大有作为。中国企业应当因人而异,吸收引进人才;因才而异,使用培养人才;因企而异,呼唤真正人才。  相似文献   

3.
从宏观角度对"以人为本"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做了深入分析,指出在现代企业竞争中是否拥有一支坚强的人才队伍是关键,而要赢得人才则要贯彻"以人为本"思想。  相似文献   

4.
陈奕蓉 《科技信息》2011,(12):68-68
人才与企业是利益共同体。真正的人才,应该适应企业的需要与发展,立足本职踏实工作、不断创新突破自我、带动团队提升绩效、达成愿景提升价值。作为企业,应该善当"伯乐",用好人才,为企业做大做强铸就坚强后盾。本文从实际出发,针对现代企业中存在的某些人才价值观偏离现象,就"正确树立人才价值理念"和"有效实现人才价值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曹杰 《科技资讯》2011,(21):176-176
时代变迁、竞争激烈,人才就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且倍受重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管理者的事业成功与否,说到底是人才问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府工作报告时:"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深化选人用人制度改革,努力营造平等公开、竞争择优的制度和会环境,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人是企业的主体。很多企业从员工招聘的那一天起就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为增强职工的竞争力不断为员工提供培训,深造的机会。但是,好多企业的员工频频跳槽,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这不仅仅是资源的浪费,更严重的可能使企业的正常运营瘫痪。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泸县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大力开展校县(企)合作,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推进高层次人才集聚。目前,已有33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与园区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引进专业技术人才278人,其中柔性引才133人,培育中高级技术人才42人,培养本土技术、管理和技能人才3000余人。  相似文献   

7.
当前,非常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导致企业的人才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而企业需要人才来成就事业.人才竞争的关键在于组织有没有得力的留人措施.本文分析了人才流失对企业的影响,并针对人才流失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对"人才安全"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加快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各类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到沿线国家投资经营,然而由于缺乏国际化发展经验,中国企业在海外人员任用方面出现了种种困境,突出表现为本土员工占比少、海外高质量人才难以获得、在本土化人才培养方面则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教练式"方式等。随着跨国经营的不断深入,开发本土化人才显得尤为必要,来华留学生是中国跨国企业潜在的人才支持。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现状和问题,为应对本土化人才开发问题,应以市场为导向变革留学生培养模式,探索灵活的校企合作机制,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高校合作等。  相似文献   

9.
孙晓芹 《科技潮》2001,(1):89-91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是财富的"焦点"。对高科技企业而言,钱是赚不完的,真正的财富是人。因为企业的"财富"归根结底源于人力资源,人才才是企业最宝贵的智力资本。那么,高科技企业是如何实践"以人为本",构筑具有超强竞争力的人才平台的呢? 微软公司:雇佣有潜质的人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说,在我的公司里,我更愿意雇佣有潜质的人,而不是那些有经验的人,  相似文献   

10.
人才是国家之宝,同样是企业之宝,企业之间的竞争,国际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 当今世界最大的电器公司之一——权下电器,能发展成为一家举世瞩目的跨国公司,与其成功的经营决策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培才与勤俭则是其成功之母。松下公司的老板松下幸之助在公司的一次会议上,问一位中层干部:“在你拜会客户时,如果对  相似文献   

11.
苏州正在积极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人才资源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和引领作用。文章通过对电子信息行业71家企业调研,梳理产业紧缺人才的岗位类型、岗位职责、任职能力和专业要求,分析人才紧缺原因,并结合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送教进企"的研究与实践,指出了培养紧缺人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未来学家约翰·赖斯比特曾经说过:"在工业社会,战略资源是资本。在新的信息社会中,关键的战略资源已转变为信息、知识和创造性。企业可以开发的有价值的新的资源的唯一对象,是他的雇员。这就意味着整个新的重点在于人力资源。"而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过渡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这一新的观点,也证明当代企业已经开始重视到人才这一资源的重要性了。但是,在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进入攻坚阶段,省委将人才工作作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一号工程"。作为甘肃煤炭老工业基地——靖煤集团公司,制定了企业战略规划、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企业转型。结合靖煤集团公司发展实际,分析企业转型过程中人才贮备情况,根据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人才培养、引进目标办法,从人才的引进培养、考核评价、选拔任用、激励保障、约束机制等方面提出一系列保障措施,为集团公司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4.
萧锐 《广东科技》2002,(12):32-34
当今人才,特别是中高级管理人才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抢购的对象。在不少企业看来,唯有高薪才能留住或者吸引更多的人才,这种思维方式使得在人才资源稀缺的商业环境下的人才市场价格也被一路炒高,当然这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但许多企业开出的价码不低,但引  相似文献   

15.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工匠型人才有别于其他人才的基本维度结构,其培养面临着课程体系设置有待明确、企业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待强化、工匠制度保障有待跟进等困囿。工匠型人才培养迫切需要优化编制课程体系、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工匠制度体系,实现校政行企相济,体现形式和内容并重,探索搭建协同育人教育矩阵,进而增强高职院校的内生动力,促进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夏辑 《安徽科技》2011,(7):22-25
为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聚集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长期激励分配机制,财政部、科技部以财企[2010]8号印发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实施办法》,并明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建设的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  相似文献   

17.
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更确切地说就是核心员工的竞争。员工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决定性的资源,正如韦尔奇所说的是"企业真正的财富"。企业如果不珍惜和管理好这笔宝贵的资源,势必造成人才的流失、利润的流失,并最终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丧失。如何留住人才,是当今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相似文献   

18.
企业的技术创新人才是企业中拥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源泉、关键技能、具备为企业经营和成长作出突出贡献的群体。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能够激发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潜能.还是企业引进和留住技术创新人才的法宝。一、企业技术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的基本模式现代企业技术创新人才激励模式突出表现为“三本激励”.即“人本激励、资本激励、知本激励”。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天长市紧紧围绕全民创业,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积极探索企业人才引进、培养、管理、使用机制,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2014年底,全市拥有民营企业680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368家,10亿元以上企业15家,亿元以上企业86家,2家企业进入全省民营企业100强。一、加强组织领导,着力形成齐抓共管企业人才工作合力天长市高度重视企业人才工作,定期召开市委常委会、市  相似文献   

20.
赵晓红 《科技资讯》2011,(9):167-167
人才是企业兴衰的关键。建筑产品的生产周期长,建筑企业的员工队伍庞大,员工专业技术要求较高。每个建筑企业都需要大量的人才,面临着人才缺乏的困境,因而建筑企业员工的流动性也相对比较频繁。因此,如何留住人才是建筑企业所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笔者根据多年来在建筑企业的用人经验,浅略的提出了一些留人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