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音增强技术在低速语音编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语音编码的应用环境中,特别是在军事应用中,强噪声环境下声码器性能的改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研究语音增强技术的基础上,将语音增强技术于低速语音编码,有效地改善了低速语音编码算法的抗背景噪声的性能。并利用所构建的语音质量客观评价平台,对语音增强低速编码算法的抗背景噪声性能进行了客观评估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G.729A语音实时传输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G.729A编码和解码的原理,以及编码器和解码器的简化流程。语音实时传输系统由录音压缩、网络通信和解压播放3个模块组成,实现G.729A编码器与解码器的封装、语音录制与播放、流式套接字和线性同步等功能。系统测试结果表明,基于G.729A语音实时传输系统具有较好的语音通信效果。  相似文献   

3.
语音识别处理和合成技术是控制领域研究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DSP技术在语音处理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介绍DSPTMS320VC5402的工作原理和在语音编码通信上的应用优势,重点阐述实时语音信号处理的硬件接口电路设计,以及在语音信号采集处理方面的系统软件设计方法。系统设计方案经过联调测试,证明了其正确性,同时针对公安系统接警和调度中心话务系统的具体特点,提出了进一步的应用方案和前景。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宽带语音编解码过程中遇到的特殊问题和解决办法,并通过改进窄带语音TCX算法(主要包括系统合成滤波器的移位和将频域矢量分成高低两个矢量)实现了宽带语音压缩编码.该算法的运算量仅相当于一般CELP运算量的1/2,降低了对所用DSP的速度要求.实验证明重建语音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信噪比提高近3dB,主观听觉质量也有明显改善.同时还分析了频域量化对该系统的编码噪声的影响,认为2bit/sample来量化相位是比较恰当的,这样能充分发挥TCX算法优越性,获得较理想的编码效果.  相似文献   

5.
增强型全速率语音编码的原理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语音压缩编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合成话音的质量和系统容量。为了提高话音质量,GSM提出了增强型全速率(EFR)语音编码方案。它在LPC声码器的基础上,采用了A-B,S和VQ等技术,编码信息中既包含若干语音特征参量又包括部分波形编码信息。因此,能提供高质量的编码,且比特速率压缩到12.2kbps,为TD-SCDMA移动通令系统提供了一咎可行的语音编码方式。笔者从语音编码的基本概念出发,详细地介绍了EFR语音编码的原理及代数码本搜索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6.
以CS—ACELP算法为核心的数字语音记录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ITU G.729 CS-ACELP语音压缩编码的基础上提出了由DSP芯片实现基于该算法的数字语音记录设备的方案,且通过算法优化和改进,使一片C54 DSP芯片能编码2路输入数字语音信号,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优化和改进后的复杂度仅是此前的1/8,系统的压缩能力在相同的语音质量下是现有基于ADPCM语音记录设备的4倍。  相似文献   

7.
陈华  关宇东  王健 《应用科技》2007,34(8):9-13
介绍了一种应用在短波通信中的码率为1.5Kbps低速率语音编码算法,此算法基于MELP(mixed excitation linearp rediction)混合激励线性预测语音编码算法的声码器模型,并对算法进行改进,降低复杂度和速率,在DSP芯片的硬件系统中实时运行了该算法,最后给出了算法测试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8.
在介绍ITU-TG.729编码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实验仿真,着重分析了系统的性能指标.经非正式听音测试,G.729编码合成语音接近32kbit/s ADPCM编码质量,MOS分约为4.0.  相似文献   

9.
实际环境中,语音总会受到外界噪声不同程度的干扰和影响.文章采用TMS320VC5416 DSP和TLV320AIC23 Codec组成实时系统,实时实现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谱减法的实时语音增强系统,能够实时、有效地提高语音信噪比,增强语音可懂度,改善语音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价语音包丢失对基于IP的语音传输(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的语音质量的损伤,对ITU-T G.107建议书提出的语音质量预测模型E-Model中计算丢包与编码造成的损伤Ie-eff的方法作出改进,在综合考虑语音包的内部特性和存在突发连续丢包情况后,提出利用在固定语音长度下,语音实际损失时间Tloss来衡量语音包丢失造成的语音损伤.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原有模型,改进后的模型得到的语音质量评分同主观语音质量评估方法(perceptual evaluation of speech quality,PESQ)评分相比,皮尔森相关系数平均提高了0.045 8,均方根误差平均降低了0.053 4,改进后的E-Model模型在评价语音质量时与PESQ更具有一致性,可以更为准确地预测VoIP通信的语音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和抗攻击能力,尽可能降低语音编码速率.提出了一种O.6 kb/s语音编码算法.算法基于3帧联合,对多帧联合参数采用高效矢量量化,在降低语音编码速率的条件下保证语音编码质量.其中,对线谱对参数采用预测多模式多级矢量量化码本结构.在码本设计过程中,提出了多模式渐进闭环设计,对各类码本联合优化,并联合优化预测器和量化器,可以有效提高线谱对参数量化质量.在译码方,采用多带混和谐波激励提高合成语音清晰度.测试结果表明,该语音编码算法合成语音PESQ(perceptualevaluation of speech quality)得分可以达到2.7,汉语诊断押韵测试DRT(diagnostic rhyme test)得分可以达到89.7.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多带激励(multi-band excitation,MBE)语音编码的研究,将自适应谱增强技术应用在多带激励语音编码中,提升了合成语音的清晰度,改善了合成语音的质量;仿真实验表明:自适应谱增强技术使合成语音的基频和二次谐波的谱幅度明显提升,有效地增强了合成语音的清晰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ADPCM编码的语音录放系统开发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ADPCM编码的语音录放开发平台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及系统功能,讨论了专用语音重放系统的设计考虑,给出了应用系统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4.
自适应技术在语音编码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决单一语音编码方法所带来的系统容量和频带利用率的浪费,以欧洲电信标准委员会(ETSI)的自适应多速率(AMR)语音编码标准为基础,介绍AMR编码技术的基本思想,分析AMR语音编码整体系统实现,并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3种典型噪声环境下模拟测试了AMR的中文语音性能,并将合成波形与其它编码器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表明,AMR合成语音质量要比其它编码模式高0.5 ̄1.2个MOS分。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煤矿井下语音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现行的语音通信系统具有编码算法复杂的缺点。将压缩感知理论引入到煤矿井下语音通信系统中,提出一种压缩感知编解码与传统编解码相混合的编解码方法。最后通过实验仿真了基于压缩感知的语音重构,从重构结果的MOS评分可以看出该算法降低了井下终端的编码复杂度,节约了终端的能耗,延长了其生存时间,基本与MP3的压缩效果相当。证明了该算法可以很好的应用于煤矿井下语音通信系统中。  相似文献   

16.
语音编码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用于数字蜂窝系统的一些主要语音编码标准。几乎所有的数字蜂窝系统中 ,语音编码标准都采用分析合成法 ,所以各编码器的主要不同点是处理激励信号的方法不一样 ,激励信号处理得是否有效直接影响了整个编码器的质量。重点介绍了语音编码器中处理激励信号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4kbit/s的语言信号编码是ITU-T正在研究制定的新一代语音编码标准,研究目标是为各种不同的应用领域提供一种唯一的长话质量的语音编码。介绍了ITU-T4kbit/s语音编码标准的性能要求,应用领域以及最近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在G.729.1宽带语音编码算法中,时域混叠编码器的谱包络编码根据帧内子带的相关性,采用差分霍夫曼编码来减少编码的比特分配。针对相邻帧对应子带的谱包络存在相关性,给出了在原有谱包络编码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一种帧间对应子带差分霍夫曼编码的模式来进一步减少谱包络的编码比特数,从而提高合成语音的质量。由于G.729.1可以根据信道的特征随时调整编码速率以取得更好的宽带语音质量,这使得该编码算法具有很高的复杂度。为了能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上实时实现G.729.1,结合TMS320VC5505数字信号处理器对G.729.1算法采用全汇编实现,并对汇编后的G.729.1代码做了进一步的汇编优化,优化后的G.729.1算法在保证了高质量语音输出的同时,提高了编码效率,实现了对语音信号的实时处理。  相似文献   

19.
针对码本激励线性预测编码(CELP),将小波变换运用于长时基音预测后的二次残差信号,提出了小波激励线性预测(WELP)技术,大大降低了语音编码的复杂度。在保持相同合成音质的情况下,可使码速率为6.6kbit/s的WELP的编码速度较之相应的CELP提高一倍。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用两片ADSP2181芯片实现的6.6kbit/sWELP语音编译码器的定点实时实现系统,并对该系统作了性能测试和语音质量评测,表明了该系统的良好特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语音编码系统的语音识别,由于受编码的影响其识别效果在编码速率下降时显著降低。传统的识别方法从重构语音波形中提取特征参数,并针对该特征参数进行训练和识别。比较了基于编码语音的识别准确率和基于编码参数的识别准确率,并研究了编码参数对识别准确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选择受编码影响较小的编码参数,直接将LPC参数和残差信号参数组合起来构成特征参数进行语音识别。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的AMR语音识别系统,其识别效果接近于基于原始语音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