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时间2012年6月24日,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进行载人潜水试验,首次突破7000米,达7020米,随后于6月27日第5次下潜再次刷新同类型潜水器下潜深度纪录,最大下潜深度7062米,这是世界同类型的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  相似文献   

2.
正叶聪还有个小目标,2020年项目完成时,他希望搭乘自己设计的潜水器,造访万米深渊。北京时间2012年6月24日9时07分,深达7020米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一片漆黑,由叶聪驾驶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悄然抵达。这是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也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那天我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自己深度参与到了国家科技进步的进程中,这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事后回想,"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首席潜航员、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叶聪有些激动。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次突破7000米,这也是世界同类型的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其时,叶聪既是"蛟龙号"的唯一主驾驶员,也是最年轻的载人潜水器主任设计师。作为最年轻的载人潜水器主任设计师、国内唯一的载人深潜主驾驶员,80后叶聪有着同龄人少有的沉静与稳重。10年来,叶聪和七〇二研究所的同事们面对其他国家的技术封锁,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海载人潜水器,并成功突破7000米下潜任务,为我国发展海洋工程事业奠定了坚实  相似文献   

4.
正2"蛟龙号"是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下潜最大深度达到7062米。"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中使用,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资源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20,(19):44-47
正下潜深度10907米,刷新我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及作业深度纪录!全球深度大于6000米的海沟共有37条,这些海沟所在的区域被称作海斗深渊,简称深渊。它们是迄今全球海洋中人类难以企及、知之甚少的地方。包括马里亚纳海沟在内的9条最深的海沟分布在西太平洋,  相似文献   

6.
正他是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他始终奋战在深潜领域第一线,屡创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为我国载人深潜事业实现"下五洋捉鳖"的梦想。驾驶"蛟龙号"潜至7062米深处,完成这一壮举的是一个34岁的青年人,他既是潜航员,又是主创设计者,名字叫叶聪。从2009年至今,"蛟龙号"51次下潜作业,叶聪承担了38次主驾任务,是"蛟龙号"每一次最新下潜纪录的创造者,被誉为"深海的哥"。作为我国7000米级载人作业潜水器的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21,(7):74-77
2020年11月10日,中国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为什么这些年我国不断研发深海深潜器呢?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这样回答: “因为深海是人类在地球上了解最少的区域,深海地下更是一片未知世界.”  相似文献   

8.
2011年8月1日,位于东太平洋的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完成第五次下潜并取得了海水生物和沉积物样本后。顺利返回到“向阳红09”船。“向阳红09”船开始返航。  相似文献   

9.
<正>2023年12月的一天,作为本次深潜科学家,曹红和徐翠玲登上深海所“探索二号”科考船。在“海马冷泉”海域,她们乘坐“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HOV)下潜。她们的首次深海之旅由此展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曹红副研究员和徐翠玲副研究员近日参加了由上海海洋大学牵头组织的TS2-30-3南海冷泉调查航次,她们搭载“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顺利完成了南海冷泉载人深潜任务。  相似文献   

10.
影像     
正更强探索无极限登顶"地球之巅",为珠峰再"量身高";"雪龙2"号第三次出发,执行第37次南极考察任务;"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过去的一年中,中国科学家及广大科技工作者自立自强,再度向极限发起"挑战",不断向科学技术深度和广度进军。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美国著名电影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成功独自下潜到地球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从而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位驾驶单人潜水器到达如此深度的探险家。但数周后,这位勇于探索的大导演期望能够再次重返马里亚纳海沟,去探索号称是"地球最深处"的"挑战者深渊"。  相似文献   

12.
罗山 《科学大观园》2013,(14):54-55
中国"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2013年6月26日上午安全降落在内蒙古大草原的主着陆区。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历次返回都很顺利,以至于让外界感觉航天器返回地面实在是"没难度",但实际上,载人航天器返回是最危险的阶段,已有22名外国航天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11人就是在返回着陆过程中牺牲的。载人航天器的安全返回要"过五关斩六将",哪一个环节处理不好,都可能发生致命问题。正如一名中国航天专家所说,"返回阶段没有突出亮点正是最大的亮点,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观园》2021,(7):56-59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党中央决定表彰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物. 入选改革开放“百杰”榜 中船重工702所“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总师、“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首席潜航员、1979年11月出生的叶聪人选.  相似文献   

14.
去年底,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并在贺信中指出,从“蛟龙”号、 “深海勇士”号到今天的“奋斗者”号,你们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和自立自强的勇气,践行“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为科技创新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5.
随着对深海了解的深入,不能只有一个“蛟龙”号,打造谱系化的潜水器来全面掌握核心技术,成为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共识.万米,如果成人步行大约需要2.5小时,汽车行驶大约15分钟.但迈向万米深海,中国载人深潜团队老中青三代科研人却走了近20年.  相似文献   

16.
泰坦尼克号在当时是最大最有声望的载人邮船。它全长约269.06米,宽28.19米,吃水线到甲板的高度为18.4米,注册吨位46328吨(净重21831吨),排水量达到了规模空前的66000吨!同时也是首个拥有游泳池的豪华邮轮。1912年4月10日,这艘世界上最大的蒸汽客轮,号  相似文献   

17.
美国导演卡梅隆驾驶其单人深潜器“深海挑战者号”成功下潜至世界海洋的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海渊底部。卡梅隆此次下潜的深度约合10898米,这是全世界海洋无可比拟的深度极限。卡梅隆在抵达洋底之后,以《国家地理》探险家和电影制作者的身份向海面上为他此次行动提供支持的团队成员们发出讯号:“各系统一切正常。”同时,这位探险家正“蜗居”在深潜器狭小的驾驶舱内,对这片陌生的神秘海底进行着考察,作为抵达关岛附近深邃海沟底部的第三个人,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观园》2024,(1):24-27
<正>搭乘“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中国文物工作者将水下永久测绘基点布放在海底。这标志着本次调查工作正式启动,我国深海考古的新篇章由此开启,这是中国考古史上的重要时刻。11日清晨,随着“探索一号”科考船抵达三亚,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第一阶段考古调查工作宣告顺利结束。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20,(11):18-21
正试验船飞行验证的成功实施,将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建造运营和载人深空探测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3朵红白相间的"伞花"在酒泉东风着陆场上空盛放,随后6个气囊打开。5月8日13时49分,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稳稳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新飞船试验船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在此之前,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试验船发出  相似文献   

20.
正五峰山长江大桥连接江苏扬州、镇江两地,全长6409米,其中主跨1092米。大桥是我国第一座公铁两用悬索桥,也是世界首座高速铁路悬索桥和世界上已建成的跨度最大、运行速度最快、运行荷载最大的公铁两用悬索桥。2015年10月28日正式开工,2020年12月铁路面通车,2021年6月30日南北公路接线建成开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