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复分是把一个大的主题概念(或学科)划分为若干小的主题概念的方法,也就是类目通过转换分类标准再度形成下位类目的过程。最不易掌握的夏分技术就是配号加“0”,据统计,《中图法》(第三版)中需要复分及仿分的地方达460多处,有的地方必须二次、三次甚至更多次的复分和仿分,分类标准在不断地转换,这无疑加大了号加“0”的技术难度。由于通用复分和组配复分不牵涉加“0”的问题,故本文仅就专论复分与仿照复分加“0”做点探讨。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类目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如复分与仿分加"0"、主表与通用复分表列类重复、某些专类复分表与通用复分表列类重复、个别专类复分表类目设置过细、少数类名不规范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建议,以进一步完善类目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全面扼要地阐述了类目复分的加“0”规则 ,并举出大量例子加以说明 ,以期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类型问题 ,以便分类标引人员参考利用  相似文献   

4.
本全面扼要地阐述了类目复分的加“0”规则,并举出大量例子加以说明,以期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类型问题,以便分类标引人员参考利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通用复分表修订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冰 《科技与经济》2010,23(6):94-96
最近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对通用复分表进行了重大修改:在原"通用时间、地点表"中新增环境表及人员表,加强了分类法对文献信息的分面揭示,但作为独立的、不同的分面,环境表及人员表单独设置更为合适;采用增补新类目、规范类名、增加类目注释、增设参见等方式,对复分表进行了充实和完善。尚存在缺少语种表及人物资料类型表、通用概念类目设置不当的问题,未能解决同一国家文献集中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1 《中图法》本身需要 《中图法第三版修订说明》讨论修订原则时写道:“小版修订的指导思想,是在第二版体系结构和标记制度基本不变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完善和提高。”在涉及修订要点时又说:“关于类目的增订和加细问题。近年来,由于科学的迅猛发展和新事物的不断涌现,文献随之大量增加,相应地要求分类法的类目要增多和加细。”  相似文献   

7.
本文评述了《中图法》第三版历史类修订取得成功的五个方面:①对类目扩充加细;②修订类名;③进行局部调整;④增加注释;⑤删除列类不当的类目。同时也指出五方面的不足:①立类标准;②类目设置;③加“○”问题;④新增类目不妥;⑤应新增而未增的类目及注释。以及部分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从类目、注释、复分表、版本、影响等方面述评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的主要特点,并介绍了农牧类中较大类目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
“三复情节”是杜贵晨先生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叙事艺术提出的理论概念 ,“三复情节”在《红楼梦》中有多方面新鲜别致的运用 ,不仅发展了传统“三复情节”的叙事技巧 ,更增强了《红楼梦》的艺术魅力。《红楼梦》“三复情节”的研究进一步说明 ,“三复情节”是“以全民族的眼睛去观察”而得出的关于中国古代小说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当代理论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世界地区表”新增“198古代地区”类目提出异议,主张其下类目应在“世界地区表2/7”扩充。  相似文献   

11.
孝感话语气词“了”和“的”的连用在语序上与普通话正好相反:“了”在前,“的”在后。在语法意义上,“了”、“的”连用时,“的”表示对曾经发生过的动作或性状的一种肯定,“了”表示动作或性状的完成,“了的”表示对曾经发生的但已经完成的动作或性状的肯定。“了”、“的”连用的句子相当于普通话里用情态动词“过”加语气词“了”的句子。从对孝感话语气词“了”、“的”连用的分析中还可以发现,汉语的语气词只分两个层次而非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的”和“了”,第二层是“呢”、“吧”、“吗”、“啊”:第一层的“的”、“了”无论是在用法还是在表达的语气上都和第二层的“呢”、“吧”、“吗”、“啊”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2.
本就《中图法》第四版中“邓小平作及其研究”类目图书的改编工作,从改编的指导思想,改编的思路,改编的捷径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使用《中图法》类分图书资料的图书馆和情报研究单位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中图法》第四版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部分,对原第三版有关类目的扩充加细、增改类目注释、增设指示性类目、增加沿革注释、修改或规范类目名称等方面,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某些注释不明确,以及有关类目设置重复等是其不足。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中图法》第四版全面补充新主题、扩充类目体系,使分类法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同时规范类目,  相似文献   

15.
《中图法》存在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图法》的部分类目存在的问题,如类目设置不当,注释不全或没有注释,部分类名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修订意见,使之真正体现“用户优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余新发 《咸宁学院学报》2003,23(1):119-120,124
一、对 2 0 0 2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听力部分的分析2 0 0 2年英语高考成绩较之往年下降了不少 ,以湖北省的考生为例 ,理科平均分在 78分左右 ,文科平均分约为 74分。经调查分析有两大原因 :其一 ,是听力难度加大。学生毫无心理准备 ,心慌怯场 ,不仅对听力本身产生很大的影响 ,而且恶性循环 ,导致后面笔试也缺乏信心 ,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其二 ,书面表达得分低 ,书面表达以崭新的形式出现 ,重在考能力。其中听力难度表现在 :1 语速加快 :2 0 0 2年为 14 6WPM ;2 0 0 1年为 15 6WPM ;2 0 0 2年为 172WPM。2 女声朗读发声换成了美国英…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平面衍射物上的复振幅值进行了重新假定:在不透明平面上各点复振幅为“某函数”,在开孔上复振幅为该“某函数”与屏幕不存在时的复振幅u_0之和。从而,消除了基尔霍夫衍射公式的不自洽性,又保持其形式不变。  相似文献   

18.
《科技信息》2008,(2):41-43
本文主要从《中图法》与《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的编制原则目的、体系结构、类目安排、标记制度符号、附表/复分表五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给出了二者的不同点和各自特点,以期给从事分类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儒林外史》作为一部著名讽刺小说,其在构词方面颇具特色。该文通过共时历时角度对《儒林外史》中名词加后缀“子”的结构、动词加后缀“子”的结构、名量词加后缀“子”的结构进行分析,认为《儒林外史》中带后缀“子”的用法明显带有江淮方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采用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藏药“佐志达协”中微量金属元素锌,经试验用王水消解试样。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比较十分接近。加标回收率为94%-104%,在0.0-7.0微克锌间呈良好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