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时空分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哈尔滨市七个监测点全年PM10 浓度数据做了时间、空间上的对比分析,并对春、冬季影响PM10 浓度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多元线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哈尔滨市PM10 浓度全年超标率达50%,PM10 主要贡献因素是人为活动,采暖期燃煤污染是哈尔滨市PM10 浓度超标的主要原因,交通尘是日变化的主要原因,同时得到了春冬季回归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重庆市万盛地区2018年12月份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及气象数据,首次研究了万盛地区PM10浓度与其他5项污染物、相关气象因素的关系。研究表明,PM10浓度与NO_2、CO污染因子显著正相关,但与SO_2、O_3-8h污染因子相关性不明显;PM10质量浓度受能见度、相对湿度、风速和风向等气象因素影响较大。本研究首次建立了万盛地区PM10预测模型,能较准确反映该地区PM10的污染特征,为开展该地区PM10污染预警预报提供了思路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于2008年7月~2010年6月平行采集了TSP、PM10和PM2.5三种大气颗粒物,包括每月例行采样和日夜间采样,并对每个样品进行质量浓度的分析.结果表明:三种颗粒物浓度在7月份达最低值,而最高值出现在1月;与国家二级标准相比较,TSP和PM10在1、2、3、4、11、12月均超标,而PM2.5浓度则高出欧盟标准(1...  相似文献   

4.
以河南省安阳市2010-2015年的市区空气质量数据,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能源消费与空气主要污染物SO_2、NO_2、PM2.5、PM10的关系。结果表明,焦炭、煤气、汽油、柴油和原煤的消费与SO_2、NO_2、PM2.5、PM10浓度平均关联度达到0.98以上,对城市空气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较大;而电力、煤油、洗精煤、热力和液化石油气的消费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利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2005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监测的PM10的浓度资料,分析了该区的PM10的浓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天山区的PM10年平均浓度为266.1μgm,月平均浓度变化趋势图形整体呈现"V"型走势,最低的月平均质量浓度在8月份为93μgm,最高的月平均质量浓度在1月份为517.1μgm,最高浓度是最低浓度的5.6倍,说明冬季供暖对污染的影响大;PM10的质量浓度与RH呈正相关,γ=0.706(=0.01);PM10的质量浓度和降雨量呈负相关,γ=-0.301(=0.05);通过对天山区PM10的Spearman变化趋势分析得出,其质量浓度是呈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采集了哈尔滨市4个典型区域四季的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并对颗粒物中的金属元素进行了化学分析,得出20种元素分布特征,并利用富集因子法及化学平衡模型(CMB)对PM10的污染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Cu、Pb、S、Zn、As、Cd六种污染元素主要来自于人为排放源;Al、Ba、Ca、Cr、K、Mg、Mn、V、Sr九种元素主要来源于自然污染,但不排除来自人为污染的可能性;Ti、Na、Si三种元主要来自于自然污染源;Cu、Pb、S、Zn、As、Cd六种元素季节变化和空间差异显著,且冬季人为污染严重;CMB解析结果说明哈尔滨市主要污染来源为交通尘、扬尘、煤烟尘和石化业尘四类,交通尘贡献率最高,扬尘在春季贡献率最高,石油化工尘在夏季贡献率最高,煤烟尘在冬季贡献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利用便携式低流量监测仪,对清远某小区不同楼层和小区内两个大门的PM2.5进行7天连续测定,结果显示,该小区住宅楼日均浓度的平均值为73.6μg/m^3,正门与西门日均浓度的平均值为129.3μg/m^3.与美国PM25标准和国内PM10标准基础上假设的PM2.5限值相比,结果均显示该小区PM25过高.此外,该小区PM2.5质量浓度呈现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差异,低楼层比高楼层的PM25浓度低,靠近道路一侧的PM25浓度高.  相似文献   

8.
以2016年黑龙江省城市PM2. 5和PM10值为研究对象,进行时空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黑龙江省的PM污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全局空间相关性较弱,且地级城市间的空气环境污染相关性并不明显. PM高值污染地区哈尔滨市受温度、风力的影响均较大,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市、伊春市受影响均较小,其他城市受影响程度一般.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采暖期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分别采集PM_1和PM_(2.5)样品,分析两种颗粒物中金属元素的粒径分布特征和质量浓度变化。分析结果显示,As、Ba、Cr、Cu、Zn、Mn、Ni、Pb、Sr、Ti在采暖期的质量浓度变化范围为0.018~0.8μg·m~(-3),且12月份未检测出Ni;Al、Ca、Fe、K、Mg、Na的质量浓度变化范围为0.478~17.470μg·m-3,其中Na和Ca的质量浓度较大,最大浓度分别为17.470和12.271μg·m~(-3)。粒径分布特征分析发现,16种金属元素在PM1中的比例为56%~97%,说明金属元素主要富集在超细颗粒物(PM_1)中,其中Pb、Zn在PM1中的比例是10种重金属中较高的,这主要是由于采暖期道路上机动车较多,导致燃油排放的Pb、Zn增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一种湿式除霾设备除霾效果的基础上,探讨大气监测的误差成因及解决方法。该实验采用TH-150系列大气采样器采集PM2.5、PM10、TSP,测量设备工作前后大气中这三种指标的变化情况。针对实验过程中测量各项指标时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结果,分析造成误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1—2018年洛阳地区AQI数据及主要污染物资料,分析了2011年到2018年洛阳地区的空气质量和污染物特征,探讨了洛阳地区AQI指数及污染物种类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洛阳地区冬季AQI指数为一年中的最大值,夏秋季AQI指数最小;从2011年开始,AQI指数呈上升趋势,至2016年达到最大值后开始减小。洛阳市的主要污染物为PM2.5和PM10,且近年来冬季PM2.5和PM10的平均浓度呈上升趋势。温度和降水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最大,但近三年来,温度变化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效果开始减弱。总体来说,各气象要素与AQI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15~2018年哈尔滨市逐日空气质量数据,对年内、不同年份及不同季节的空气质量指数(AQI)、首要污染物出现频率的特征变化进行研究,并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哈尔滨市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2015~2018年哈尔滨市AQI为优良天数呈逐年增加趋势,轻度污染及以上天数逐年减少,2018年空气质量为最佳.(2)2015-2018年空气首要污染物以PM2.5和PM10为主,污染日数最多,属颗粒物污染类型,但逐年减少,而NO_2出现率均最低,但逐年增多.(3)夏季空气质量最好,以NO_2为主;春季次之,以PM10为首要污染物出现率最高;秋冬季节较差,以PM2.5为主.(4)2015~2018年哈尔滨的空气质量均属于轻污染等级,需采取进一步措施使哈尔滨市的环境空气质量更佳.  相似文献   

13.
城市空气质量作为重要的环境问题,影响着城市人口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利用研究区历年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监测资料,对其城市空气污染因子进行周期性日、月、年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在全省、全国重点环境保护试点城市中均属于污染较为严重城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为PM10;监测因子SO2、NO2年均浓度有上升趋势,污染形势较为严峻;监测因子PM10年均浓度稳中有降,环境质量有所好转。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利用HYSPLIT后向气流轨迹模型和GDAS全球资料同化系统数据,计算了衡阳市区域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逐时的72 h气流后向轨迹并进行了轨迹聚类,结合监测数据分析了大气污染物浓度受气流传输的影响规律,进一步采用潜在来源分析及权重浓度分析识别了污染潜在源区通过分析当地颗粒物质量浓度与风速、风向的关系,得到质量浓度风玫瑰图结果表明:衡阳市受东北方向气团影响显著,春、秋、冬三季途经河南—湖北—湘北传输至衡阳的气团为颗粒物主要外来传输通道,秋冬季颗粒物污染较严重,春夏季污染相对较轻秋季衡阳市大气受东北方向经安徽北部—湖北、江西交界—湖南东北部的中短距离传送的1类气团影响最为明显,占比高达73.72%PM2.5与PM10潜在源贡献区域相似,不同季节潜在源贡献区域有所差距,但大多集中在湖南南部、湖北中部、湘粤交界处等区域PM2.5与PM10不同季节的权重分布区域较为相似PM2.5与PM10质量浓度偏高现象通常发生在风速小于1.5 m/s时,AQI在风速较小和偏北风时数值更高  相似文献   

15.
依据西安地区监测站监测到的数据,对该地区空气中PM2.5的问题做了详细研究,得出了PM2.5浓度与AQI中其他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多元化回归模型,利用SAS软件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曲线拟合,从而得出PM2.5浓度值与其他指标间的关系式,并且作出验证。最后,分析了该地区PM2.5的时空分布与其污染程度间的关系,充分说明了PM2.5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市大气颗粒物碳成分时间变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大气颗粒物中碳成分的变化特性,在2008年7月~ 2010年6月平行采集了TSP、PM10和PM2.5三种大气颗粒物,利用元素分析仪对每个样品进行碳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三种颗粒物中的OC呈现中间低两边高的特点,最高点出现在1月,是7月的5~7倍;OC/EC基本均大于2,说明全年均有OC的二次反应,以1月和12月...  相似文献   

17.
采用环境颗粒物监测仪(TEOM1405-DF)分别观测了2010年1月~2013年1月长沙市火车站、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师大附中)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样品,初步探讨了长沙市颗粒物质量浓度的污染特征及其季节变化规律.结合气象背景资料对典型灰霾天气期间颗粒物污染情况和后向气流轨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布设三个采样点,利用智能中流量空气颗粒物采样器采集2013年冬季大气PM2.5样品,共获得PM2.5样品15个,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其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含量,并对PM2.5中PAHs的组成和污染特征、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M2.5中PAHs的浓度呈现工业点市区点城郊点的分布特征;对不同环数多环芳烃化合物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重环PAHs比重高于轻环,同时重环中4环占较大比重;通过化合物之间比值对PAHs来源进行识别,发现煤的燃烧对武汉市青山区域内PM2.5浓度有较大的贡献率;利用Ba P毒性当量法对PAHs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发现武汉市青山区冬季大气PM2.5中PAHs的TEQ除了城郊点低于国家标准限值,其他采样点均在不同程度上高于国家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19.
颗粒物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也是引起环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也可称入肺颗粒物。本文利用2013年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监测的PM1.0、PM2.5质量浓度数据进行了简要分析,得出结论:PM1.0、PM2.5质量浓度逐月变化呈现明显的冬季、高夏季低的特征;降雨量与PM1.0、PM2.5的质量浓度呈现负相关;PM1.0、PM2.5质量浓度与气温正相关;降雨量和湿度与PM1.0、PM2.5的质量浓度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PM2.5是指空气中含有的直径小于或者等于2.5的颗粒物,对于人体的危害非常大,在PM2.5含量的升高下,会直接影响大气能见度,对人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对PM2.5的成因及其危害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