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硫酸铝催化合成醋酸异戊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异戊醇和冰乙酸为原料,采用硫酸铝(Al_2(SO_4)_3·18H_2O)作催化剂合成醋酸异戊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硫酸铝作为催化剂的最佳反应条件:n_(冰乙酸):n_(异戊醇)=1:0.6(摩尔比),硫酸铝用量为0.5 g,反应时间1.5 h,产品收率(以0.2mol冰乙酸计)达95.2%.并且对催对剂的重复使用效果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2018年9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洛阳纱厂路的保利大都会地块上发现一座距今约2000年的西汉空心砖砖券大墓,在出土的青铜器中,有一件青铜壶内还保存有近3. 5升液体。为了确定该青铜壶内液体是"酒"或是其他物质,分别对该铜壶中的上清夜和下层沉淀取样,采用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GC/MS)、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离子色谱、扫描电镜能谱(SEM-EDS)、X射线衍射(XRD)及拉曼光谱等分析技术对该上清液和沉淀进行了检测分析。综合分析上述检测结果可以判断该青铜器中的液体主要含有硝石(主要成分为硝酸钾KNO_3)和明矾(古称矾石,[KAl(SO_4)_2·12H_2O],硫酸钾K_2SO_4和硫酸铝Al_2(SO_4)_3的复盐)。结合古文献《三十六水法》的相关记载,判断该铜壶中的液体为当时的仙药矾石水。  相似文献   

3.
以TiCL_4、FeCL_3·6H_2O、NH_3·H_2O和H_2SO_4为原料,采用共沉淀硫酸浸渍法制备SO_4~(2-)/TiO_2-Fe_2O_3固体超强酸,用滴定法测定催化剂的酸性;用FTIR、XRD、TG-DSC、SEM和EDS表征催化剂结构;用粒径分析仪表征催化剂的粒径分布.结果表明:复合氧化物TiO_2-Fe_2O_3中,TiO_2以无定形方式分布在Fe_2O_3表面,以Ti-O-Fe键形成键联,经适宜浓度硫酸浸渍焙烧后,Fe2O3的骨架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SO_4~(2-)负载在TiO_2-Fe_2O_3上.通过试验,得到Ti-Fe摩尔比1∶2,浸渍液硫酸浓度0.5mol/L,在550℃焙烧3h制得的SO_4~(2-)/TiO_2-Fe_2O_3催化剂酸性较强,比表面积较大,催化活性较佳.  相似文献   

4.
H.W.B.Roozeboom用溶解度法确定了下列几种硫酸钍水合物的存在:Th(SO_4)_2·9H_2O,Th(SO_4))_2·8H_2O,Th(SO_4)_2·6H_2O,Th(SO_4)_2·4H_2O和Th(SO_4)_2·2H_2O。E.L(?)wenstein于常温下,用使9水合硫酸钍在各种浓度的硫酸溶液上长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超细矿粉水泥土抗硫酸盐侵蚀后超细矿粉水泥土强度及其应力-应变,分析水泥土的内部结构.方法采用不同质量浓度Na_2SO_4溶液浸泡进行单因素对比实验,对超细矿粉水泥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实验及应力-应变实验,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水泥土的结构.结果超细矿粉掺量为8%,Ca(OH)_2掺量为1.8%,水泥掺量为2%制成水泥土试块,在侵蚀28 d后,随着溶液中Na_2SO_4质量浓度的增大,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在出现小幅度的降低后升高.当Na_2SO_4质量浓度为9 g/L时,水泥土抗压强度达到了最大值4.55 MPa,较清水浸泡时提高了53%,其应力-应变曲线弹性模量最大,最先达到峰值应力5.95 MPa后随着应变的增加,应力下降.结论超细矿粉水泥土受硫酸盐侵蚀后强度先增加后降低,通过SEM扫描电镜对水泥土微观结构的观察可以看出微观形态的改变规律与宏观力学性能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6.
首先研究了生物质派生的竹浆和糠醛渣在多次投料和补加硫酸的条件下水解制备乙酰丙酸(LA)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酸水解过程会消耗溶液中的H~+,通过补加硫酸维持水解液pH可以保证后续投料水解反应顺利进行,最终得到含高浓度LA的生物质水解液.此外,利用配制的模拟水解液研究了电渗析过程对原料液中LA、硫酸和甲酸(FA)三者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硫酸存在时,大多数SO_4~(2-)及少量的LA和FA在电渗析过程中被分离;当原料液电导率降为0时,SO_4~(2-)被完全除去,同时LA和FA在电渗析过程中开始被快速地分离.最后,使用电渗析法处理真实的生物质水解液除去其中的SO_4~(2-),并采用蒸馏法提纯LA.最终LA的回收率为87.1%,并且分离得到的硫酸溶液可以进行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7.
在25℃下,以KMnO_4、KOH和MnCl_2为反应物,利用液相氧化还原法制备δ-MnO_2,然后以所制备的δ-MnO_2和KOH为前驱体,在180℃水热下反应2d,合成纳米K-OMS-5(钾-八面体分子筛);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等物理方法对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及其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用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方法研究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纳米K-OMS-5材料在相同的扫描速率或电流密度下比电容的大小关系为K_2SO_4Na_2SO_4Li_2SO_4,且在0.5mol·L-1 K2SO4电解液中的2 000次循环充放电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这或许为K-OMS-5材料在电化学电容器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有前景.  相似文献   

8.
近二十年来在排水给水工程、工业废水处理以及化工生产的液-固分离过程中,广泛地使用一种无机高聚物电解质絮凝剂——聚氯化铝(文献简称PAC)或称聚羟基氯化铝,聚羟基络合铝、碱式氯化铝。聚羟基氯化铝能使以胶体状态分散在水中的悬浊微粒形成絮团,促进絮团联结成大悬粒,以加速沉降和过滤。它比常用的明矾、硫酸铝、氯化铝、硫酸白土等为  相似文献   

9.
近代应用高分子量的脂肪胺类,从酸中特别是从硫酸溶液中萃取铀,在核燃料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用各种胺类从硫酸溶液中萃取铀,已进行了许多研究。但是,对于萃取机理的研究却很少,同时在结果间存在着矛盾。在这个研究领域中,阿伦(K.A.AIIen)研究了三辛胺和二癸胺与硫酸间的平衡。在实验的基础上,阿伦认为,在低酸时萃取硫酸所遵循的反应是:H_2SO_4 2R_2N=(R_3NH)_2SO_4(R_3N:三辛胺),当硫酸的浓度增高时同时有酸式硫酸盐生成,H_2SO_4 (R_3NH)_2SO_4=2(R_3NH)HSO_4并进而确定胺盐是聚合的。麦克多维尔(W.J.Mcdowell)等,在他的工作中研究了用二正癸胺硫酸盐的苯溶液萃  相似文献   

10.
扼要报道了在我国发现的第一个新铊矿物铊明矾及其主要研究成果。铊明矾是在贵州滥木厂铊 (汞 )矿床富铊矿体氧化带中发现的一个新铊矿物种。与多种次生矿物共生。集合体大小一般为 2 - 10mm ,白色至淡黄色 ,玻璃光泽 ,透明 ,折光率为 1.4 95 ,维氏硬度为 94 -12 4kg/mm2 、摩氏硬度为 3.1- 3.4 ,实测密度 2 .2 2 g/cm3,易溶于水。化学式为 (Tl1.0 0K0 .0 5) 1.0 5(Al1.0 1Si0 .0 2 Ca0 .0 1Mg0 .0 1Fe0 .0 1) 1.0 6[SO4 ]2 .0 2 · 11.86H2 O ,理论式为TlAl[SO4 ]2 ·12H2 O .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经指标化 ,并参照人工合成TlAl[SO4 ]2 ·12H2 O的资料 ,确定铊明矾为等轴晶系 ,空间群为Pa3,a =12 .2 12 (5 ) 、v =182 1(2 ) 3、Z =4 ,与人工合成物及明矾族的钾明矾、钠明矾和铵明矾为等结构 ,应属明矾族矿物之一 ,其在成分上有别于其他矿物者为一价阳离子为Tl .  相似文献   

11.
低铁硫酸铝生产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利用铝灰生产硫酸铝 ,采用共沉法除铁新工艺。确定了最适宜工艺条件 :硫酸质量分数 30 % ,m( H2 SO4 ) ∶m( K2 Mn O4 )∶m A=1∶ 0 .0 0 78∶ 0 .0 0 2 6 ,p H值为 3,收率达93.2 %  相似文献   

12.
一、序言1.硫酸銨分离锶鈣的机構在定性分析中对锶鈣的分离有时濃硫酸銨溶液作为試剂。如果在含有锶鈣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硫酸铵,硫酸锶沉淀,硫酸鈣則留在溶液中。硫酸鈣不沉淀的原因,在很多教科書中認为是因生成(NH_4)_2[Ca(SO_4)_2]絡合物,也有的教科書認为是CaSO_4的溶解度比SrSO_4大,SrSO_4在水中的溶度積为2.9×10~(-7),而CaSO_4在水中的溶度積为6.1×10~(-5),是利用分沉淀的原理,使Sr~(2+)和Ca~(2+)部分分离。生成(NH_4)_2[Ca(SO_4)_2]絡合物的解释,現在还沒有找到实驗根据,並且按照  相似文献   

13.
聚羟基硫酸铁(Ⅲ)又称聚合硫酸铁,简称聚铁(Ⅲ),是我国近年来新投入试用的阳离子型无机高分子净水剂(水处理高效絮凝剂)。聚羟基硫酸铁与一般的絮凝剂,如硫酸铝、硫酸亚铁、铵明矾、钾明矾、碱式氯化铝等相比,具有pH使用幅度宽,用途广泛,絮凝体相对密度大,沉降浮选性好,残圈铁(Ⅲ)少,净化程度高,出水成本低等优点。它能净化浊度高的河水和湖水,对水中的微生物、  相似文献   

14.
通过硫酸浸泡腐蚀试验,研究矿粉单掺、硅灰-矿粉双掺2种复合胶凝材料体系的抗硫酸腐蚀性能.以质量损失、酸消耗量和腐蚀深度等为测试指标,研究了硬化水泥石在硫酸溶液中的劣化性能.结果表明,硫酸溶蚀水泥石形成的疏松腐蚀层可避免内部水泥石与酸直接接触,具有减缓酸腐蚀的作用.根据不同腐蚀时间的腐蚀深度建立了硬化水泥石的酸腐蚀动力学方程d=Ktn,d和t分别为腐蚀深度和腐蚀时间,K和n为试验拟合指数.据此可推算水泥石一定腐蚀时期的腐蚀深度,为混凝土结构设计、维修和防护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废脱硝催化剂中五氧化二钒回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科学》2016,(6):866-870
采用H_2SO_4浸取、Na_2SO_3还原、NH_4Cl沉钒的方法回收废脱硝催化剂中的V_2O_5.实验对影响五氧化二钒回收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酸浸还原反应的最佳条件为:硫酸质量分数为45%,n(Na_2SO_3)∶n(V_2O_5)=1.2,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3.0 h,液固质量比为2;富集除杂反应过程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为80℃,溶液p H为8;沉钒过程n(NH_4Cl)∶n(V_2O_5)=2.2为最佳反应条件,回收的V_2O_5含量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明矾石是一种不溶性的铝、钾硫酸盐型矿物,含有可供利用的硫、铝、钾成份,纯明矾石的化学式为K_2SO_4·Al_2(SO_4)34A/(OH)_3,其中 Al_2O_3 37.0%,SO_338.6%,K_2O11.4%,H_2O13.0%。我国明矾石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福建等省,单就浙江省瑞安县而言,仙岩、平阳坑二个矿区的已经探明的地质储量就有四千万吨左右。  相似文献   

17.
采用热分析(TG-DSC)、红外光谱(FTIp)和X线衍射(XRD)等手段,考察伊利石在焙烧过程中的晶体结构变化规律;通过焙烧后伊利石在硫酸溶液中的溶解实验,研究伊利石中Al,K和Si焙烧前后的溶出率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焙烧促使伊利石晶体结构中四面体和八面体结构发生调整和变形,从而使八面体中Al元素赋存的化学环境发生变化,溶出活性显著增强,在H2SO4浓度为3 mol/L、温度为95℃、液固比为5/1 mL/g,转速为600 r/min条件下焙烧,Al在等体积的溶出液中,浓度由77.56 mmol/L提高到203.90 mmol/L。  相似文献   

18.
针对含钒页岩中钾元素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分析并研究钠盐焙烧提钒时钾物相转化过程及钒钾同步提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焙烧时含钒页岩中白云母及伊利石相转化为多元素熔融态颗粒;NaCl和Na2SO4与其中钾离子交换,使部分钾参与生成水溶性钾盐,部分随钠长石自颗粒中析出;Na_2CO_3使矿物颗粒与石英共熔,钾钠间离子交换受抑制,钾长石相析出,抑制水溶性钾盐生成;在750~800℃范围内焙烧,钠离子与钾离子和钒离子的交换及结合反应同步进行,钒钾共同提取过程效率较高;使用NaCl作为焙烧添加剂时,钒酸盐生成速率大于水溶性钾盐生成速率,当NaCl质量分数大于8%时,钾盐生成速率快速增大;在Na_2SO_4作用下钾盐生成速率略高于钒酸盐生成速率,两反应速率差随Na2SO4质量分数提高逐渐增大;当Na2CO3质量分数低于6%时,促进钒酸盐生成但影响钾浸出效果,若Na_2CO_3质量分数增加(高于6%),则阻碍矿石中离子交换过程,并不利于钒钾的共同提取。  相似文献   

19.
伊利石活化钾及其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添加助剂和热活化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对河南鲁山伊利石的钾活化实验;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使用两种不同添加剂时温度、添加剂的浓度、陈化时间、添加剂的用量和保温时间对活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两种添加剂的最佳活化工艺条件,获得了较高的钾的活化率。通过对原样和活化样品进行粉晶X射线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差热分析,研究了伊利石的释钾机理,认为伊利石的活化释钾过程是其结构发生局部变化和调整的过程。伊利石的结构变化和调整包括吸附水的脱除、部分八面体羟基的脱除和主要化学键振动频率的降低。证实了前人提出的伊利石钾的释放主要与结构八面体羟基的脱除有关的论点,同时指出伊利石主要化学键振动频率的降低对释钾可能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什邡市城市规划区的水文地质条件,采用Aqua Chem软件分析研究区地下水主要组分的物质来源和水岩相互作用过程、借助PHREEQC软件对其进行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分析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属于低矿化度淡水,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SO_4-Ca型、HCO_3·SO_4-Ca·Mg型,局部为HCO_3·SO_4·Cl-Ca型,主要阳离子空间分布特征显示,自西北向东南离子浓度不断增加,与地下水流向基本一致; PHREEQC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结果显示在水流模拟路径上主要发生了高岭石、钾长石溶解,伊利石的迁出,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为Na~+、Ca~(2+)的互换;离子相关性分析显示随着地下水流动路径的增加,溶解性固体总量(TDS)将会随着矿物的不断溶解,逐渐增大。地下水水中各离子浓度大小与相关矿物溶解具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