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学生主体的角度确认中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是中学毕业生的语文素质不高,并从语文素质要素不健全、语文素质结构不合理两方面进行了剖析;分现象层的原因、较本质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三个层次,阐释中学语文教育问题产生的复杂原因;针对本质原因提出了改革语文教育的根本策略:重构理论、完善体制、改革方法、提高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2.
王东 《科技资讯》2006,(6):133-133
语文是承担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语文教学工作者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从两方面入手:一、加强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二、加强道德品质教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道德因素,适时、适宜、适度地渗透于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3.
学科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手段,中学语文教育中蕴含着许多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因素。本文从和谐师生关系、语文教学过程、语文教学评价几方面入手论述语文教学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期借助语文教学这一桥梁帮助学生实现人格成长。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我国的传统学科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应用的言语。由于学生们从小学阶段就开始了语文的学习,而在进入高中阶段之后由于需要学习的科目比较多,所以很多学生放松了对语文的学习,导致了语文成绩的倒退。面对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让学生明白高中语文在高中阶段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们改变自己的观点,重视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5.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途径之一,语文教学更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最佳途径。每个语文教师应以语文学科的独特优势,敏锐地捕捉教育教学契机,引导学生心理向健康轨道发展。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重点科目,也是学好其他一切学科的基础。在素质教育推广的新时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意愿。  相似文献   

7.
我们现在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一个十分明确的指导思想就是促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因而语文教育就不能单纯地偏向于学科教育,而应当在学科教育的过程中,兼顾思想情感的陶冶,对一篇课文而言,它是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的统一体,思想内容决定语言形式,语言形式是为表达思想内容服务的。语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还应兼顾思想品德教育,并将其渗透在语文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8.
张敏 《镇江高专学报》2006,19(2):99-101
从布鲁纳结构主义学习观出发,在很大程度上将有助于实现语文教学内容的系统化、现代化,通过探索学科内容的本质结构,从而促使学生能尽快实现基本知识向实际技能的转化,实现原理和态度的迁移。  相似文献   

9.
吴秀花 《科技知识动漫》2007,(5X):58-58,107
文章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为指导,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从关注情境创设、文本品读、体态语言、审美教育等四个方面生成情感,解决了语文教学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难以实现、文章主旨不容易理解等小学语文科教学难题,对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教育教学研究,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各种方针、政策和教育教学方案。都应该以教育教学研究为指导。都应该是教育教学研究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教育教学研究的品格对教育事业至关重要。就具体学科而言,每门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都与这门学科的学术研究密切相关。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笔者考查了当前比较著名的语文研究期刊如《中国语文》、《语文建设》和语文教学网站的有关论文及其作者。发现我们的语文教学研究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语文教学的质量是很难提高的。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科是包容性很强的学科,其包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可以说至今无法界定。如何引导学生学好语文这一门学科,是我们语文教师和语文界的专家们一直在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语文在小学教育中,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语文是学好各门学科、掌握各种知识的基础。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以认识学习其他事物。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文字是书面语言的符号,是记录语言的工作。教学生学习书面语言,首先必须掌握这个工具。因此,要十分重视识字教学。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教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也是影响学生情感、思想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开始,学生就开始接触到这门学科的教学,但是他们能从这个阶段收获多少知识,我觉得这与语文教师的教学有着紧密联系。因此,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角度出发,我觉得教师要分辨教学工作中的主次,保证学生收获知识,收获启迪,保证教学工作井然有序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是基础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教育学科,更是语言的艺术性和情感性的教育学科。只有把创新性和社会性有机渗透到教学活动中,才能带给学生无限的乐趣和反思。因而,解决好“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是语文教学内容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在语文教学中,要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即体现教育的主体性;要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都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即体现教育的全体性;要兼顾德智体美劳,即体现教育的全面性;还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体现教育的基础性。  相似文献   

16.
杨忠 《奇闻怪事》2007,(6):105-107
一、在教学目标上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主体性即人的本质特性,是人的本质的最高体现,是人作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在其活动中所具有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素质教育的观点看,中专教育培养的人应是具有主体性的人,相应地中专语文教学也必须在教育理念上和一切教学实践中注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主体能力,把学生真正当成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走向自觉、并即将走入社会的学习主体。以人为本,教文育人,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是对学生进行中文知识教育的起始阶段,因此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语文不仅承担着向学生传输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瑰宝的重任,还对学生以后的交流和个人进步至关重要,因为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决定着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而且会影响他们其它学科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中学语文教师要认清教育的不足,围绕素质教育的本质与核心,通过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着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习惯和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文化教育中蕴含着精挑细选、代代传承的智慧和文化,如果在现代教育中缺失,会对新一代栋梁的培养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小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开端,小学语文也是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产生促进作用的学科,因此,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该文从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入手,对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杨世春 《科技资讯》2009,(1):182-182
在急剧变化、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中学生心理健康更应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关注、研究与探讨。学科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因此学科教学活动应当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高中语文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语文教师,必须透彻地了解教书与育人、授业与传道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铸造学生完美、和谐的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