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作为西方奇幻小说的滥觞,《魔戒》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但以《魔戒》为代表的奇幻小说究竟有什么特点,国内一直没有定论。也许从结构主义及托尔金自己的神奇故事和史诗理论出发分析《魔戒》,对弄清上述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大约从2000年开始盛行,2005年发展到黄金阶段,一直发展至今的网络玄幻小说创造了一个色彩迷离、神秘莫测、不受自然界规律、社会世界理性法则和日常生活规则制约的被称为“第二世界“的幻想世界.以《诛仙》为例,在这个架空世界中,创作者和阅读者一起做着“白日梦“,摆脱世俗日常生活的刻板束缚、心灵自由翱翔、直接宣泄欲望和理想,以得到巨大的审美快感.  相似文献   

3.
善与恶的斗争是托尔金《魔戒》系列幻想作品的主题。《魔戒》中体现的善恶观与奥古斯丁关于善恶问题的论述有相似性,具有一元论的特点。《魔戒》中的善恶观基本上是基督教的,强调善恶的不对等性和自由意志的影响,但也带某些古希腊色彩。  相似文献   

4.
六朝志怪作为中国古小说的发轫,其中的幻想因素对后世小说创作有着深远影响。中国当代奇幻小说作为新时期的一种新的文学体式,幻想更是成为了其中的主体部分。以幻想为基础,可以看到当代奇幻小说对六朝志怪小说在幻想方式上的继承与突破。  相似文献   

5.
柴芸 《科技信息》2008,(4):133-134
托马斯·哈代向以小说著称于世,但其在诗歌上的成就亦为斐然。其诗作言语简练,朴实无华然而往往含意隽永,充满对现实的冷眼相看,但又富于对生活和爱情的瑰丽幻想,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他的诗歌《“啊,是你在我坟上挖掘么?”》就以对白式的设计和反复的吟咏以及出人意料的结尾向读者展现了世情淡漠,世态炎凉。  相似文献   

6.
19世纪40年代,在牛津大学,托尔金以人类所能想出的最无聊的方式讲授最无聊的课程——盎格鲁-撒克逊语言学和文学。他的学生之一,后来的英国作家金斯利·艾米斯对托尔金的评价是“语无伦次而且让人听不清楚”,艾米斯说托尔金上课的时候总是在黑板上写一长串单词,身体挡着板书,  相似文献   

7.
君特·格拉斯是战后德国一位著名作家,与海因里希·伯尔并列为战后联邦德国文坛的盟主,并于1999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小说以荒诞讽刺的笔触描绘了德国的历史和现实。《猫与鼠》作为其《但泽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以隐喻的独特方式带读者进入了一个"带来死神的猫与鼠的游戏",在"游戏"中为世人展示了德国那段充满了黑暗,蒙昧和罪恶的历史。该文试图从社会历史角度对小说《猫与鼠》进行分析并试图说明该篇小说带给我们的时代启示和对人性的深思。  相似文献   

8.
王昀 《科技信息》2008,(4):181-181
幻想小说在本世纪大方异彩,突破年龄界限受到成年人和儿童的共同喜欢,本文介绍了幻想小说的发展史,对其进行分类并探究其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幻想造型青铜器在商周青铜礼器中独具特色,按其造型特点可总结为移植组合和变形夸张两大类别。其繁复的组合与夸张的变形展现出幻想造型青铜器充满神秘、狰狞的幻想美。它是商周时期人们对自然既敬畏又依赖心理的物质体现,反映了在面对现实矛盾中,人们对突破自身能力和自然限制的渴望。  相似文献   

10.
从小说类型研究的角度考察,以<哈利·波特>、金庸小说和<指环王>等为代表的历史幻想小说力图通过历史性与幻想性相结合的方式来表现生活、否定现代文明和回归传统文化.这是人们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重新发掘,对现有生存环境的不甘和对未来期望的一种反映与宣泄.  相似文献   

11.
孔子对神话、寓言、传说的历史化和理性化,让小说生命元素之虚被遗弃,延缓了奇幻小说的诞生,但孔子在"敬鬼神"和"敬天命"中渗透出"爱人"的本质,为奇幻小说带来了"人格"属性。奇幻小说之所以为奇幻,不仅在于人物的"人格"元素,还在于人物的"神格"元素。从春秋到汉,被神化的孔子形象,为奇幻小说带来了生命之虚,同时也为奇幻小说注入了"神格"属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玄幻小说在网络与出版界的勃兴已是不争的事实。几乎是理所当然地,当代网络玄幻小说被评论界和研究者从性质上归属于通俗小说的一种新类型。我们说一种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必然因其具有用以立身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就目前的网络玄幻小说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它自身的文学性的建构仍然处于未完成的状态,其审美价值几何亦很值得质疑。以此为出发点,从作者系统、作品系统、社会系统以及接受者系统作为切入点,并以这四个系统的互相交涉与联系作为思考基础,大量玄幻小说目前发展的现实依据证明,在总体意义上当代玄幻小说自身具有文学性与审美价值的缺失。  相似文献   

13.
解读玄幻小说开辟的别样审美时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玄幻小说的勃兴为近年来网络小说的叙述带来了极大的开放性与不确定性,在虚拟世界的建构中生成了一种别样的审美艺术。在褒贬不一的激烈争论中,从打破日常化格局的架空世界模式、理想主义世界的最终实现、拯救与逍遥之道等几方面对玄幻小说进行解读,无疑是对玄幻小说开辟的独特的审美追求、别样的时空模式以及未来发展空间的一大肯定。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代玄幻小说的诸多作品着力表现了主人公的成长经历。成长主题的生成使玄幻小说与犬儒主义划清了界限;小说在成长历程中突出的个人素养和个人教育的两个要素,更进一步地体现出当代青年的人生态度;小说也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表露出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5.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自杀现象与陀氏小说的美学性质——幻想中的生存美学密切相关。通过对自杀现象的描述,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形成其美学特质:美因死而生。这种美的特质是超越生命本体的精神信仰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美的意象及美的思想在自杀者自杀过程中所产生的幻想里诞生。其中主要的自杀人物在自杀过程中都围绕着爱与美的话题跟自己对话,并上升到对人类所处的美、爱等状态进行思辨。  相似文献   

16.
平江不肖生在1923年开创中国现代武侠小说新局面之时,从"无稽"到"荒诞",他首创了"理之所无,事或有之"的"奇侠"观,遵循的是证伪主义的思维逻辑。在小说的形式结构上,以突出"奇"的特色为核心,自由穿行于幻想与现实之间。他的这种"奇侠"创作路向,不仅是奇幻武侠的创作方法,也极大地影响到他的现实武侠。"奇侠"的创作路向,对于认识今天的奇幻文学,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神话主义”奇幻文学视野下的“重述神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式样,奇幻小说自国外传入以来,在当今文化市场上异军突起,且有后来居上之势。这种态势的形成有其现实的基础。随着创作的深入展开,奇幻小说在中国面临着与中国本土文化相兼容的问题,即奇幻的中国化问题。而在"新神话主义"契机下的"重述神话"似乎是一条最好的路子。中国有着大量丰富而奇美的古代神话传说,这为中国神话奇幻小说的创作提供了滋长的温床。  相似文献   

18.
在这个不复推崇高雅庄严的悲剧艺术的时代,玄幻文学投其所好为大众制造了一种感官欢愉的文化幻象。在玄幻文学愈来愈愚乐化的同时,关于玄幻文化审美的思考也愈来愈匮乏,其审美正义的缺失也有目可睹。玄幻小说用乐观主义的现实狂欢代替了真正的人文精神,功利主义的商业文化扭曲了传统的审美价值,驱逐了有思想的真正阅读。玄幻小说审美正义的缺失现状要求我们作理论上的应答与修正,更需要学界的关注与帮助。  相似文献   

19.
江南的幻想小说主要有三种类型:以《此间的少年》、《中间人》与《光明皇帝·业火》为代表的武侠小说;以《九州·缥缈录》系列、《龙族》系列为代表的奇幻小说;以《上海堡垒》、《蝴蝶风暴》为代表的科幻小说。演进方向是从武侠到奇幻,在奇幻阶段风格发展成熟,同时兼有科幻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