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开武  郭开桐 《甘肃科技》1999,15(5):49-49,51
近年来,支气管哮喘发病率逐年上升。哮喘发生后往往需要长期治疗,久眼氨茶碱、糖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常出现较多副作用及并发症而难以坚持。吸入制剂在重症哮喘时使用困难,致使部分哮喘,尤其是重度哮喘的治疗十分棘手。武威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联合应用黄芪、硫酸镁、多巴胺、酚妥拉明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3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24-61岁,平均39岁。病程2-21年,平均11年。按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严重度…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严重持续发作(展延式达到哮喘持续状态)是呼吸内科急重症。有些患者对目前常用的综合治疗措施无效。哮喘严重持续性发作成为治疗难题,几年来,我们应用小剂量异丙嗪、氯丙嗪注射配合治疗哮喘严重持续发作病人22例,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按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标准(张口喘息,两肺广泛响亮哮鸣音),且对常规治疗支气管哮喘措施治疗无效,哮喘仍严重持续发作者。治疗组22例(男10女12),年龄34—65岁。治疗方法在常规综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措施(包括支气管解疫剂、抗生素、吸氧、纠正酸中毒和补液等)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且发病率有不断升高的趋势,如对其不进行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将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身体、生理及心理发育。本文结合174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着重对其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总结。1病例资料本组共收集2003年12月至2004年10月间来本院小儿科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共174例,其中男102例,女72例,年龄1个月至14岁,所有患儿的支气管哮喘均经病史和临床表现确诊。2护理2.1心理护理支气管哮喘的心理特征:小儿支气管哮喘常因受凉后或天气变化而突然发病,无任何思想准备,发病时呼吸困难、咳嗽、多痰,严重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有效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附属医院2012年至2013年间收治的134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加重的诱因主要为呼吸道感染,中重度发作较多,易合并COPD、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症状不典型。诊断治疗应及时。结论:加强对老年哮喘患者的重视和规范管理,逐步提高老年哮喘诊断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改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定量雾化器改良高渗盐水支气管激发试验(改良激发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行乙酰甲胆碱(MCH)支气管激发试验的660例患者及行定量雾化器改良高渗盐水(MHS)支气管激发试验的1 0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倾向评分匹配后的回顾性分析,分别观察并对比两种激发试验的阳性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改良激发试验与MCH激发试验阳性率分别为9. 4%和12. 4%,两者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OR=1. 37,95%CI(0. 93~2. 00);应用改良激发试验时,已诊哮喘患者阳性率高于慢性咳嗽患者,为22. 8%与9. 3%,OR=3. 18,95%CI(1. 59~6. 33). MCH激发试验中,已诊哮喘患者的阳性率高于拟诊哮喘患者,OR=0. 31,95%CI(0. 13~0. 73).两种激发试验的比较,改良激发试验在拟诊哮喘组的阳性率高于MCH激发试验OR=2. 84,95%CI(1. 23~6. 52).两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0. 05),改良激发试验的呼吸困难发生率高于乙酰甲胆碱(P=0. 001).结论:改良激发试验与指南推荐的MCH激发试验阳性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可用于支气管哮喘的诊断.目前在中国乙酰胆碱和组胺等激发剂被暂停的情况下,改良激发试验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对支气管哮喘研究的逐步深入,治疗的药物及方法不断推出,作者所在医院──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对78例中度哮喘患儿在急性发作期联合使用普米克、喘康速气雾剂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1.1一般资料 患儿系本院儿科1999年 12月~2000年 12月住院的哮喘病儿,男36例,女42例。年龄3~12岁,平均5.1岁。哮喘病程从11个月~9年,所有患儿均有明显的喘息症状,以夜间为重,有鼻扇、烦燥不安。对照组21例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方面均有可比性。1.2诊断依据 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199…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沙丁胺醇雾化溶液喷射雾化吸入缓解气道痉挛的疗效。方法 :对 3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每天给予沙丁胺醇喷射雾化吸入 ,并在第一次雾化前及雾化完成后 5min、2 0min分别测定最大呼气流速 ,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应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后 5min即有最大呼气流速增加 ,临床有效率为 10 0 % ,且副作用小。结论 :沙丁胺醇雾化溶液雾化吸入起效快 ,副作用小 ,是用于缓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气道痉挛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激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舒利迭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FEV1)和最大的呼气流率(PEF)水平高于治疗前,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FEV1)和最大呼气流率(PEF)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其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舒利迭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为确切,安全性较高,属于目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9.
小儿咳嗽和哮喘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肺系疾病,目前临床常用中西医结合的手段来治疗。我院儿科自1999年以来应用自制中药药膏贴敷背部肺俞穴辅助治疗小儿咳喘,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介绍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为我院1999年2月至2000年12月期间的门诊病人。共收集226例咳喘患儿,其中男130例,女96例,年龄在8个月~11岁之间,其中<1岁30例,1~3岁64例,3~6岁82例,6~11岁50例。病程最短7d,最长6年。(2)纳入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达到咳嗽及哮喘诊断依据的病例中,病程或等于大于一周,中医分型…  相似文献   

10.
许蕾  丁秀华 《今日科技》1998,(12):28-28
哮喘、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本院儿科门诊自1996年10月至1997年10月对就诊的小儿哮喘、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采用灭活卡介苗治疗,获得了近期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1.哮喘组:本组62例,男38例,女24例,年龄<1岁1例,l岁~3岁22例,4岁~6岁31例,7岁~14岁8例.每年均发病5次以上.诊断按照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和治疗常规”2.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组:本组97例,男52例,女45例,年龄1岁~14岁.诊断符合1987年4月全国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1.
我院于2004年12月至2010年6月期间收治柿子结石致肠梗阻的患者5例,现将临床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收治的5例患者中,男4例,女1例,年龄16~74岁,平均41.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 大肠癌患者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60~84岁,病程3个月至2 a.11例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探讨药学监护在支气管哮喘住院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选取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药学监护,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依从性。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75.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按时用药、定量用药、坚持用药各项用药依从性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学监护能明显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1 资料患者,女,64岁。有支气管哮喘病史10余年,12天前因气急、哮鸣、咳嗽、多痰,在本院门诊静脉点滴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及氨茶硷0.25g/天、地塞米松5mg/天,出现严重失眠,极度紧张,气急入院。体检:T37℃、P88次/分、R23次/分、BP120/70mmHg。坐位呼吸,面色潮红,皮肤粘膜无紫绀,颈静脉于呼气时膨隆。胸饱满,叩诊过清音,听诊双肺布满哮喘音。心脏听诊正常。神志清精神亢奋,说话困难,言语过多,表情生动,坐卧不宁。辅助检查:ECG正常,WBC9.6×109/L,N75%。诊断:(1)支气管哮喘;(2)药物性精神障碍(地塞米松、氨茶硷)。入院后给静脉点滴先锋V4…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结合基层医院实际情况和现有条件,提高重症支气管哮喘的诊治水平.方法:对3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临床综合分析.结果:32例患者经过及时给予糖皮质激素、β2受体兴奋剂、氨茶碱,以及有效氧疗,补充足量液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机械通气等处理后,全部缓解出院.结论:诊断为重症支气管哮喘后,治疗重在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6.
1995年10月至1996年4月,我院对70例经多种抗生素及中药等治疗效果不理想的久咳浓痰者采用了红霉素与甲硝哩联合治疗,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对象:(1)随机选择感染性呼吸道疾病140例,男62例,女78例,平均病史11.3年,年龄29--80岁,平均年龄为42.9岁,随机分为病情相似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0例。2、疾病种类:支气管肺炎32例,慢性支气管炎(或伴肺心病)伴感染60例,支气管扩张伴感染24例,支气管哮喘伴感染24例。全部病例均经多种抗生素及中药治疗一个月以上,呼吸道症状仍无好转,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脓臭…  相似文献   

17.
呼吸道霉菌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感染之一。现就我院6年来(199年9月~1998年7月)。住院确诊为呼吸道霉菌感染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资料共17例,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40~82岁。50岁以上15例。全部病例均有基础疾病,均有咳嗽、咳痰及肺部罗音。胸片均有不同程度异常改变。其中慢性阻塞肺病并肺心病,呼吸衰竭10例(58.82%),支气管扩张并感染2例(11.76%),糖尿病2例(11.76%)2肺癌2例(1.76%);肺结核并感染1例(5.88%)。其中重危患者13例。17例患者在呼吸道霉菌感染以前应用各种抗生素1个月以上者占88…  相似文献   

18.
自2005年9月~2007年9月,笔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西医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40例,并与同期单纯西医治疗的40例作对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80例均为本院内科住院患者,按人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52~86岁,平均65岁。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50~84岁,平均64岁。两组患者性别、  相似文献   

19.
观察子午流注纳子法联合三伏铺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收集2019年7月后就诊于我院肺病科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资料,抽取其中50例作为临床研究样本,嘱其于三伏天即2019年7月12日-2019年8月20日至甘肃省中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予既往常规基础西医疗法于所有患者,并予子午流注纳子法联合三伏铺灸疗法于研究组,连续治疗4个疗程,每个疗程10d,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入院时两组患者PE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手段治疗后均得到一定改善,其中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针灸子午流注纳子法联合三伏铺灸疗法对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吴允萍  刘巍 《甘肃科技》2011,(14):137-138,159
探讨了动态肺功能检测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回顾分析经动态肺功能检测确诊的支气管哮喘和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相关数据,绘制包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1秒率(FEV1/FVC)在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曲线并拟合曲线趋势模型;并对临床诊断的支气管哮喘和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各100例进行24h动态肺功能检测以评价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支气管哮喘患者白天的PEF值、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和FEV1/FVC均高于夜间及凌晨,而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肺功能指标在白天与夜间和凌晨相比,则无明显差异;动态肺功能检测结果表明,在临床诊断的支气管哮喘和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中,误诊率分别为8%和10%。动态肺功能检测技术能更客观地反映气道功能的昼夜自然变化及气流受限的可逆性和严重性,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