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2010年颁布的《社会保险法》具有划时代的立法意义,这样的评论并不过分。《社会保险法》从国家立法上解决了我国没有正式意义上的社会保障体系化的基本法律保障问题。虽然这部法律还有很多的过渡性制度安排需要细化,但它已经为我们描画了中国未来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线索。透过《社会保险法》,我们看到了正式被赋予国家立法意义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种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法》在规定传统的五项基本社会保险的同时,还对特殊群体的其他社会保障救济措施和对目前转轨过程中的事业单位人员社会保险做了过渡性条款规定、以及公务员社会保险问题作了授权性规定。《社会保险法》正式系统地确立了我国公民的社会保险权及其实现机制,在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保险法》在《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相关的行政法规之后,使得我国公民享有的社会权得到深化和具体,我国公民的社会权内涵和外延有了明确的法律保障和规范。为此,本专栏选择了4篇探讨社会保险问题的论文。  相似文献   

2.
《社会保险法》首次以立法形式确立了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是一部民生大法,它的颁布实施是全体劳动者的福音,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由于存在立法缺陷,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修订完善。  相似文献   

3.
实行公务员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理论上的争论,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不同的制度构建。《社会保险法》立法中公务员覆盖或缺是某种社会心理的反应。我国公务员存在因各种原因退出、失去工作岗位之职业风险,其抗风险机制因制度陈旧、规范软化、实施柔性等,与企业、事业单位分割严重。公务员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只要路径选择正确,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险法》实施后,社会保险权在珠三角地区的保障情况并没有预期理想,在一线劳动者群体中,特别是在劳务派遣劳动者群体中,社会保险制度仍然没有得到全面覆盖。社会保险实施存在不少现实障碍,究其原因主要有:配套管理技术手段落后;社会保险转移接续难;相关主体的不同利益导向导致社会保险权难以实现;对《社会保险法》宣传不足,劳动者在认识上出现偏差;等等。针对以上情况,应当完善社会保险方面的立法、行政与司法体制,加强社会监督并引入工会为代表的诉讼,构建畅通的社保转移接续机制,严格控制劳务派遣单位的市场准入和保障劳务派遣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权益。  相似文献   

5.
论社会保险的若干立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社会保险立法现状和现实问题的分析,指出了社会保险立法的必要性,并重点探讨了社会保险法的基本原则、法律关系以及社会保险的法律救济等基本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6.
《社会保险法》从制度上确立了“全民覆盖”的核心思想,通过规范社会保险关系,保障公民一生各个环节都能够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帮助,从而实现制度无缺失、覆盖无遗漏、衔接无缝隙,使全体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全文14万多字,其中“人民”一词用了136次,平均每104个字里就有一个,可见“人民”在党心中的分量。与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同期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第一部社会保险制度的综合性法律,同样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着力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现行城乡二元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和城市中存在很大差别,使得本应维护社会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起到的却是反面作用,加剧了社会不公.分析目前我国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与社会保险为基础,以土地承包权、永佃权及农村合作组织为配套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以修改《户籍法》及完善其他社会保障立法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医疗保险存在着重复参保问题,经分析发现重复参保主要成因有:《社会保险法》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医疗保险制度还不健全;经办人员思想认识不统一;参保人存在投机取巧心理。要解决重复参保问题,必须从立法层面上健全法律法规和实行全国统一的"金保工程",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城乡职工基本医疗和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的管理;完善信息数据的管理及改进考核办法。  相似文献   

10.
信息传真     
《劳动法》立法配套工作加紧进行记者日前从劳动部有关方面获悉,按照《劳动法》的原则要求,劳动部已将与《劳动法》配套的劳动法律、法规、规章项目拟就,并正在全力加紧起草和制定工作。在已拟定的项目中,与《劳动法》配套的法律法规分三个层次:一是9部子法。即:《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工资法》、《安全生产法》、《劳动保护法》、《职业技能开放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争议处理法》、《劳动监察法》。其中《安全生产法》和《社会保险法》的草案今年底将报送国务院。  相似文献   

11.
社会医疗保险中欺诈问题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建立了社会医疗保险机构同消费者、医疗机构的联合体之间关于保险欺诈的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博弈达到均衡状态下社会医疗保险合同中各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确定适当的医疗保险合同提供了依据.同时,讨论了保险机构对医疗费用偿付要求的审核监管对保险欺诈行为的影响.并探讨了设立专门审核欺诈行为的社会组织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中资保险公司要想“作大做强”就必须培育核心竞争能力,但保险产品结构单一、缺乏竞争力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严重阻碍中资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高。险种创新是中资保险公司保持领先地位的重要策略,也是建立名牌效应的根本方式和占领新市场的主要手段。为此,中资保险公司应从险种创新入手,设计开发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满足多层次、多样化保险需求的险种。应注重在农村、体育等领域进行保险产品的创新。同时,大力开发责任保险产品,以及能够补充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险产品。在险种创新的同时,提高中资保险公司的管理与服务水平,培养其保险客户对产品的依赖性和信任性,培育其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基于群体分化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群体逐步分化,而现行单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培养农民养老保险参与意识、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加强财政支持力度,可以积极促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险标准化:欧洲国家的改革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险标准化是提高社会保险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社会保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文章在考察和反思部分欧洲国家相关建设历程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保险标准化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标准化建设是当前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任务,是提升社会保险信息化水平、促进社会保障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性手段,且不能再因袭原来的各地各自为政的老路,需要有全国层面的统一考虑与筹划。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当今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以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善、强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对策。认为应利用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互补性,因地制宜地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同时,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保险基金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进一步加剧,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的支付压力愈来愈大,对保值增殖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另外,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建设逐步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殖要求逐步显现。本文明确指出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关系到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和增殖,有效的投资运营是保证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7.
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边远地区、高寒山区的曲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解决了一部分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但目前,曲靖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还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建议从完善管理体制、增强农民的投保意识和加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力度等几个方面来加以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经历着“第二次社会转型期”的巨大变革。立足于这一整体背景,以农民工养老保险权的概念特征与现有制度渊源为基点,同时以农民工养老保险权的法理学价值为支撑点,可以全面揭示农民工养老保险权利不足的现实疮疤,即基点困境、定位困境、运行困境与保障困境。有鉴于此,农民工养老保险权的法律规制之完善应从厘定法律关系主体的责任、建立系统完备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法律体系、健全无缝对接的配套制度与政策多方面来达成。  相似文献   

19.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关系到农民医疗保障的需要、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国家、政府的主导作用,借鉴国外经验,积极进行立法创新,克服在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中所面临的诸多不利的法律环境因素,选择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医疗保险模式,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法律实施机制,提高立法层次,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险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0.
浅论我国的失业保险与再就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再就业与经济发展、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在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过程中,应着重解决一些思想认识上的问题,解决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使下岗人员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择业观念,促进再就业工作的发展.建立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失业保险制度,促进社会资源合理流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