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环流式旋风除尘器的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工业除尘器除尘效率低和经济上、技术上的一些难题,以电厂静电除尘除下来的粉煤灰和空气作为物系,测试了环流式旋风除尘器的分离效率和压降,并推导了环流式旋风除尘器分离效率的数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环流式旋风除尘器与B型高效旋风除尘器相比,具有压降低、分离效率高的优点.计算结果表明,分离效率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工业应用表明,环流式旋风除尘器处理量大,操作稳定,放大效应小;工业环流式旋风除尘器与常规型旋风除尘器相比,除尘效率提高了15%,压降降低了40%左右.  相似文献   

2.
根据旋风除尘器内尘气两相流的运动规律,改进旋风除尘器的结构,研制出旋风式分流除尘器。用实验方法确定了旋风式分流除尘器小芯管的最佳插入深度和半径,并深入分析了此除尘器的除尘机理,提出了分级效率的理论计算式。根据此除尘器的特性,设计出经济节能的旁路除尘系统。这种旁路除尘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尘源。  相似文献   

3.
李炎  周鸣镝 《甘肃科技》2000,16(5):16-17
旋风除尘器经历了100 多年的发展历史,其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除尘特别是应用于小型锅炉和多级除尘的预除尘中它是利用旋转气流对粉尘产生离心力使其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我们根据旋风除尘的特点研制出除尘效率更高阻力损失更小的旋风除尘器从而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以下就几种新型旋风除尘器作简要介绍1 环流式旋风除尘器环流式旋风除尘器采用套筒锥体结构处于同轴心的内外筒体中间留有一定的环隙内外筒体靠支架相连内筒低于外筒一定距离外筒段上部中心为排气管排气管插入外筒内一定距离但不插入内筒进气管由外筒下端切向进入内筒外筒体下端接同径…  相似文献   

4.
为了经济、有效地提高旋风除尘器的耐磨性能和除尘效率,提出了在旋风除尘器内壁设置环缝套圈的增效防磨新方法,在理论上探讨了高速含尘气流对器壁的磨损机理和二次扬尘现象。在2t燃煤锅炉上不同烟气流速下的对比实验表明,该新型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比普通旋风器提高5%,平均阻力系数比普通旋风除尘器降低10%。  相似文献   

5.
除尘器多目标优化设计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  李赛强 《山东科学》1998,11(3):34-38,50
建立除尘在优化数学模型是进行除尘器优化设计的基础,本文对旋风除尘器进行分析,建立了以除尘效率,压力损失为目标函数的旋风除尘器双目标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实例表明,对该模型求解,可得到使除尘器性能优良的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用旋风除尘器清洗锅炉烟气时,锅炉烟尘对旋风除尘器在结构形式上的特殊要求,提出了直锥形(即XZZ型)旋风除尘器的设计方法,井通过了大量的实践验证,说明专门为锅炉烟气除尘而设计的XZZ型旋风除尘器内引起局部磨损的原因的理论分析也是正确的,从而解决了旋风除尘器在锥体部位的局部磨损问题,减少了能量浪费,提高了除尘效率,降低了气流阻力。此外,还介绍了该旋风除尘器在其它条件下的实际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复合式电旋风除尘器特征结构和基本原理.根据含尘气流在电旋风除尘器中的受力情况,推导出其冷态模化的主要相似准则,提出静电离心分离相似准则Sel,明确了该种除尘器的近似模化条件.利用大量影响除尘性能的实验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得出了复合式电旋风除尘器除尘总效率和总阻力系数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8.
旋风除尘器是复合肥生产使用较多的除尘设备,但很多厂家使用效果很差,运行周期短、除尘效果差,从旋风除尘器设计上、操作维护上等方面,对旋风除尘器存在的效果差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了设计和操作维护要点,并针对使用过程中的卸料口闭合器推荐了简易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9.
二次扬尘对旋风器除尘效率影响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讨论二次扬尘机理,建立了具有在紊流边界层中由于流速不等而导致粉尘下侧面压力不同所产生的二次扬尘影响下的旋风除尘器分级效率理论计算式。为削弱二次扬尘作用,提出在除尘器内壁设置环缝内衬的增效防磨新方法。 理论分析、半工业试验和工业应用的结果表明:环缝内衬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优于无环缝内衬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 旋风除尘器是利用离心力来清除空气中粉尘的一种除尘设备。由于其结构简单紧凑,容易管理,并有较高的除尘效率,因而被广泛采用。 旋风除尘器的种类很多,根据其结构特点,可以分为下列几类:  相似文献   

11.
Through a long-term observation on the canopy temperature and some traits of wheat the temperature germplasm of wheat was found to result in the wheats having either a high or a low plant temperature. Under normal weather conditions, the wheat having a low temperature germplasm (LTG) demonstrated several advantageous physiologi-cal and agronomic traits than those having a high temperature germplasm (HTG). Under the extremely unfavorableweather conditions, such as rainy weather or severe drought, LTG wheat still could maintain its superiority to HTG wheat in physiological and agronomic traits including leaf functional duration, chlorophyll content, malondialdehyde content, transpiration rate, net photosynthesis rate, root vitality and kernel plumpness. The wide adaptability of LTG wheat to awide range of meteoro-ecological conditions could provide a valuable germplasm in breeding of good strains with broad-spectrum stress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12.
计算了硅酸镓镧、钽酸镓镧和铌酸镓镧的不同切向和传播方向的声表面波(SAW)传播特性,并对其和石英晶体上相应切向和传播方向的SAW传播特性做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这3种材料的SAW传播速度一般比石英低1km/s左右;和石英一样,具有零温度切向和纯模方向;机电耦合系数k^2却远高于石英,其中钽酸镓镧的k^2最大.对不同材料常数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材料常数的SAW传播特性有明显的差异,其中以频率温度系数差异最大.  相似文献   

13.
卧管型多管旋风分离器是一种新型高效除尘设备,旋风管是卧管型分离器的重要部件.本文研究了三种结构的卧管型旋风管,通过性能对比实验,选出一种性能优于目前广泛应用的立置导叶式旋风管作为卧管型多管旋风分离器的基准型旋风管。并给出这种基准型旋风管的性能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卧置切向入口式旋风管比立置轴流导叶式的性能要优越。  相似文献   

14.
根据移动圆柱坐标系的准Lagrangian角动量收支方程和径向环流方程,利用FGGE资料,对“Nancy”台风过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同温带气旋的角动量收支作了比较。诊断研究表明,热带气旋的非绝热加热比典型温带气旋的非绝热加热大2—3倍。上述两种,气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角动量收支都主要是来自侧边界的输送,即径向环流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驱动径向环流的主要因子有所不同。驱动热带气旋的径向环流的主要因子是非绝热加热;而在温带气旋中,相对重要的驱动因子是同锋区斜压不稳定有关的力矩。  相似文献   

15.
HMC工艺对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重介质旋流器分选(HMC)是煤炭深度降灰脱硫新技术.探讨采用HMC工艺后,磁选尾矿对介质再生、煤泥水沉降特性和絮凝剂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磁尾与伴生粘土矿物的协同效应会改变粘土矿物和煤颗粒双电层的电动电位,对介质回收、煤泥水沉降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影响PV型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的关键尺寸和结构进行了改进,开发出了一种压降更低、效率更高的PVE型旋风分离器。对改进后的分离器性能进行了试验,由试验结果可知,缩小排气管下口直径,可提高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但同时分离器的压降也大幅度上升。压降上升问题可以通过在排气芯管上开若干条狭缝加以解决。改进排尘口的结构,适当地增加分离空间的高度,并进行了优化匹配,可以在保持压降基本不变的条件下提高旋风分离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的经验模型与数值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雷诺应力输运模型对Stairmand高效旋风分离器的气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对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压力损失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不同条件下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性能,同时利用Barth,Iozia&Leith,Shepherd&Lapple,Cacal&Martinez,Dirgo,Coker经验公式计算了该旋风分离器的分级效率和压力损失,并分别和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Barth经验公式在计算直径为305mm的Stairmand旋风分离器时的分级效率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而Iozia&Leith经验公式能准确地计算直径为152mm的Stairmand旋风分离器的分级效率;Cacal&Martinez及Dirgo经验模型计算的压力损失和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另一方面,数值预测的分级效率和实验数据基本一致,而且预测的压力损失误差在5%以内.研究结果还表明,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来研究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性能方便且可行.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湿气再循环超音速分离管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该装置可循环地将天然气中的重质烷烃和水分离出来;其主要优点包括结构紧凑,无化学污染,节能环保,从而能够提高分离效率。内置旋流器的旋流特性和阻力特性对超音速分离管的工作性能有重要直接影响。目前设计加工了一套再循环超音速分离管,并搭建了室内实验台,分别对采用内置旋流器A型和B型对再循环超音速分离管的脱水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目的在于寻找流动阻力小,旋流强度高,分离效率好的内置旋流器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内置旋流器A型具有较强的旋流特性,B型具有较强的阻力特性。采用内置旋流器A型的分离管分离效率高,脱水性能好,因此得出内置旋流器的旋流特性相比阻力特性对分离管的脱水性能的影响更大,内置的旋流特性越好,超音速分离管的脱水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主成分分析在线性模型与非线性模型预报中的应用效果,在2001—2011年热带气旋历史观测资料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结合线性回归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开展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强度预报技术研究试验.根据提取的主要影响因子构造线性回归模型与BP神经网络的输入样本进行不同样本的台风强度预测.计算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通过降低线性回归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的维数,减少自变量之间的复共线性,减小模型的预报平均绝对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