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9月21日~24日,“2004中国国际新材料与加工、应用博览会暨研讨会”将在北京召开,业界精英将汇聚京城,届时,北京乃至全国将掀起一轮新材料的热潮。由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上海新材料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国国际新材料与加工、应用博览会暨研讨会”是中国国内以新材料为主题的最具权威也是规模最大的展览会和品牌论坛。其宗旨在于向全社会集中展示中外新材料领域的最新成果及优秀企业,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推动新材料产业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材料业精英9月汇聚…  相似文献   

2.
铸态铝合金的研制是我国汽车工业“八五”科研规划、国家“863”新材料开发重点项目,是国家技术发明专利的环保节能高新技术系列新材料;在长安JL462Q发动机所缸盖上进行了长达4年的工艺应用研究,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的工程材料专家涂旌教授为主任委员的鉴定  相似文献   

3.
 材料学和电化学交叉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有关科技工作者的关注。1987年国际电化学学会召开了一届以“新材料之电化学和电化学之新材料”为主题的国际电化学年会 ,此后 ,材料经常成为电化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在1989、1991、1994、1998和1999的国际电化学年会上 ,材料学都为年会讨论的主题之一。笔者有幸参加了其中的3次会议。有关这一领域的讨论 ,在材料学界也在进行 ,如国际热处理和表面工程联合会在澳大利亚召开的2000年的大会将电化学作为第一主题会场讨论的主题。这一主题之所以近年来备受关注 ,其主要原因是电化学反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材料 ;而材料的许多作用和性能又与电化学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新材料是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和先导,精准设计新材料创新突破路径及政策,是中国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梳理了美国、日本与欧盟等材料强国的新材料技术创新突破经验,探讨了中国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与前沿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别设计了先进基础材料“竞争力提升”创新突破路径、关键战略材料“自主可控”创新突破路径及前沿新材料“抢先卡位”创新突破路径,并从完善新材料产业创新系统、引导新材料产业创新方向、建设新材料产业新型创新基础设施、构建可持续的创新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今日科技》2004,(1):49-49
最近,国家冶金部门制定的“冶金科技发展指南(2000~2005年)”确定了冶金新材料发展的目标。冶金新材料发展的目标是:1.充分利用当代科学,例如固体物理、量子化学、计算机科学,特别是材料科学最新成果,根据当前市场需要以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潜在需求,优化企业结构,特别是冶金产品结构,研究开发先进冶金材料、淘汰落后材料、推广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量大面广关键材料,不断完善具有我国特色并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冶金材料系列。  相似文献   

6.
2006年8月25至26日,在河北香河第一城,北京大学新能源材料与技术实验室参与组织了“2006年北京动力锂离子电池技术及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实验室的其鲁教授担任论坛的学术委员会主席。此次论坛由北京大学、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北京市汽车工程学会  相似文献   

7.
电化学材料科学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材料学和电化学交叉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有关科技工作者的关注。1987年国际电化学学会召开了一届以“新材料之电化学和电化学之新材料”为主题的国际电化学年会 ,此后 ,材料经常成为电化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在1989、1991、1994、1998和1999的国际电化学年会上 ,材料学都为年会讨论的主题之一。笔者有幸参加了其中的3次会议。有关这一领域的讨论 ,在材料学界也在进行 ,如国际热处理和表面工程联合会在澳大利亚召开的2000年的大会将电化学作为第一主题会场讨论的主题。这一主题之所以近年来备受关注 ,其主要…  相似文献   

8.
2000年12月29日在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上海高分子材料研究开发中心,举行“上海新材料创业投资基金暨上海复旦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合资协议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9.
由南昌大学承担的863计划新材料领域课题“硅基镓氮固态光源关键技术研究”日前通过了验收。该课题在第一代半导体材料硅衬底上研制成功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基蓝色发光二极管,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并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小批量生产。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氮化镓发  相似文献   

10.
概况近三、四十年,由于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人类正在迎接一场技术革命的到来。在这个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中,材料工程是一切新科技成就的基础,世界各国对新材料的开发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例如:美国总统的科学顾问指出:“材料研究可能是美国最重要的科学领域。”日本在总结六十年代经济起飞的经验后,得出了“重大技术革新往往是从材料的突破开始”的结论。苏联科学院院长认为“发展新材料应是科技方面四大任务之一。”西德联邦  相似文献   

11.
淄博是国务院批准的山东半岛经济开放区城市和山东省有地方立法权的三个城市之一。1992年跨入中国综合实力50强城市行列,是山东乃至全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和石油化工、医药、纺织生产基地,中国陶瓷名城和重要的建材产区。淄博是中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生产基地,是山东省新材料开发和产业化基地,在全市236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涉及新材料企业125家,2003年新材料类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74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83.4%。2004年前三季度,淄博市的21家新材料基地骨干企业在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利税总额、出口交货值方面取得骄人的成绩。2004年9月召开的中国(淄博)国际新材料技术论坛,为山东省和淄博市新材料产业化的发展,构建了一个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平台,加快了产业化发展的步伐。淄博,已成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亮点”;淄博,正成为中国新材料的“硅谷”……  相似文献   

12.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国际首家“超金刚石及先进膜研究中心”检测发现:深圳市雷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在常温下生产的金刚石材料,这是我国新材料领域的重大突破,这一成果将使金刚石膜材料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标志着人类应用钻石材料时代的到来。纳米级金刚石晶体膜除具有金刚石的高硬度、化学惰性等优良性能外,还具有自然清洁、自然灭菌、耐磨损、冷阴极场发射及阻隔热辐射等纳材料性能,应用这一新材料将成功推出最新高科技产品——场发射平面显示器,其清晰度将比目前显示技术提高数千倍,将  相似文献   

13.
张万喜,现任吉林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大学化学系客座教授.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基础和应用研究,他在高分子及其共混物的辐射交联研究中建立的理论关系,被国际国内同行所认可,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并被多种学术著作采用.同时以该理论为基础制备出了一系列具有特殊功能的新材料.尤其是在高分子记忆材料(热收缩材料)的研究领域中,他的学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地位,研究成果填补了多项空白.……  相似文献   

14.
蒋毅坚 1963年出生。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90年于北京工业大学获光学博士学位。1995年至1998年在美国 Penn State 大学材料研究实验室做访问教授。“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首批入选青年。现任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五四”奖章和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等多项荣誉,入选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长期从事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的研究,具体研究方向为功能材料性质的激光光散射、激光制备新材料和激光微细加工。先后负责承担了10项国家省部级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发表论文100余篇,被引用(SCI)30多次:出版译箸1本;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  相似文献   

15.
为了贯彻科技部“中国西部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精神 ,深入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 ,探讨青海省材料产业发展的思路 ,2 0 0 2年10月 ,由青海省科技厅、青海省建设厅、青海大学、清华大学、支援青海留日博士专家团联合主办的“青藏高原地区环境友好型材料研发及应用研讨会”在  相似文献   

16.
学术消息     
我院金相教研室付教授吴浩泉两年前赴美国华盛顿大学冶金工程系,在该系教授D.Polonis的指导下进行“铁素体合金”的研究。两年内完成两个科研课题。他的研究成果已在1983年第三届国际材料热处理会议上展出,结业论文也经该校研究院推荐将在“美国能源工程材料”杂志上发表。  相似文献   

17.
从2009年到2011年,长沙市将围绕先进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农业、新能源、资源与环境、航空航天、高技术服务业等九大领域,引进100项国际先进适用技术,从而推动“长沙制造”向“长沙创造”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香港城市大学国际首家“超金刚石及先进膜研究中心”检测发现 :深圳市雷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在常温下生产的金刚石膜是国际上首次发现的纳米级金刚石材料 ,这是我国新材料领域的重大突破 ,这一成果将使金刚石膜材料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纳米级金刚石晶体膜除具有金刚石的高硬度、化学惰性等优良性能外 ,还具有自然清洁、自然灭菌、耐磨损、冷阴极场发射及阻隔热辐射等纳米材料性能 ,应用这一新材料将成功推出最新的高科技产品———场发射平面显示器 ,其清晰度将比目前显示技术提高数千倍。用这种材料生产建筑玻璃 ,具有很好的自然清洁和隔热…  相似文献   

19.
由山东省新材料研究所以及兖州县合金抗磨铸铁件厂完成的省级项目“新型抗磨铸铁及其磨球的研究”1988年12月4日通过了省级鉴定。鉴定确认该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与耐磨性,是一种新型的抗磨铸铁,系国内首创。其硬发为HRC55~62,冲击韧性a_k为6~11J/cm~2,达到了电炉生产的高铬铸铁水平。国际联机检索证明国际上尚无此项研究。该材料合金元素含量很低、价廉易得,又可用冲天  相似文献   

20.
周一杨 《科技潮》2011,(12):31-33
他是一位活跃在化工科技一线的化工技术专家,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总在不断与一个个新材料、新技术较量。在碳纤维、CD-3彩色显影剂、TDI、聚苯醚、聚碳酸酯、聚甲醛、芳纶等新材料的研究中,他屡屡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将科研成果推向国际水平。在享受不断征服科研难关的愉悦时,他也成为企业在技术层面的重要推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