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轮胎力学特性对飞机前轮摆振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mil1ey轮胎力学理论建立了轮胎力学特性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研究了轮胎侧向刚度和轮胎充气压力对飞机前轮摆振的影响。结果表明:轮胎侧向刚度和轮胎充气压力是影响飞机前轮摆振的重要参数,增加轮胎侧向刚度对摆振不利,增加轮胎充气压力有利于防止摆振。  相似文献   

2.
根据非线性理论研究了某非独立悬架汽车前轮自激摆振的分岔特性.利用非线性系统Hopf分岔发生的条件编制计算自激摆振分岔车速的MATLAB程序,绘制了不同转向结构参数、轮胎结构参数以及前轮定位参数对应的右车轮摆角幅值随车速变化的分岔图,分析了各参数对自激摆振的影响.结果表明,某些参数变化导致自激摆振发生时最大振幅所对应的车速改变;转向机构刚度、轮胎侧偏刚度和拖距对自激摆振的幅值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前轮摆振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轮胎的能量反馈是前轮摆振发生的主要原因,对应于车轮摆振的试验工况建立了摆振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摆振中地面施加给轮胎的侧向力及回正力矩在非等幅运动中所做的功,从路面-轮胎系统体现出的负阻尼特性阐述了前轮摆振发生及发展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车辆行驶时转向轮经常会发生绕前轮定位主销以一定频率和振幅左右摆振的现象.前轮摆振有诸多危害,如影响车辆行驶安全性,使前轮定位轴套及轮胎异常磨损等.因此,分析研究发生摆振的原因及防止摆振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为了获得前轮主销后倾角对汽车自激摆振影响的机理,以国产某型非独立悬架汽车为样车,建立了考虑主销后倾角产生转向系附加刚度的摆振系统三自由度模型,选用了Pacejka H.B.轮胎模型对样车自激摆振动力学行为进行数值分析。在后倾角α=4°时,不考虑后倾角α产生的转向附加刚度时样车自激摆振速度区间为34~92km/h;考虑后倾角α产生的附加刚度时样车自激摆振速度区间为41~76km/h,表明α产生的转向附加刚度有减小自激摆振速度区间的功能,但随着α增加,样车自激摆振速度区间加大。  相似文献   

6.
起落架非线性结构对飞机前轮摆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假设前起落架支柱上端固支,并且给出了用以描述六自由度的前轮摆振运动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使用谐波平衡法研究了考虑支柱弹性影响,具有库仑摩擦及非线性阻尼的前轮摆振系统的稳定性问题。采用优化特征值实部的方法,确定了非线性摆振系统的极限环以及临界参数曲线。结果表明,起落架结构的非线性项对前轮摆振稳定区域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ADAMS/CAR软件建立了包含轮胎、橡胶衬套的双横臂扭杆独立悬架和转向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前轮定位参数对汽车转向力矩的影响,利用渐进的神经网络方法建立前轮定位参数和转向力矩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渐进神经网络方法反求得到前轮定位参数能够很好满足预先设定的转向力矩要求.  相似文献   

8.
Cessna172R飞机自引进以来,飞机前轮在滑跑过程中多次出现前路摆振,而前轮摆振对飞行安全及飞机结构件均会构成较为严重的威胁。文章通过介绍Cessna172R飞机前起落架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引起前轮摆振的因素及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提高前轮摆振故障排除效率,同时能提高前起落架系统维护的可靠性,保证飞机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9.
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车辆前轮定位参数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YZK5021型厢式运输车作为研究对象,从前轮定位参数对车辆性能影响方面考虑,建立了目标函数,应用最优化理论中惩罚函数的混合法对该车前轮定位参数进行了优化。用样车进行的部分试验验证表明,采用本文方法优化结果合理,为该车的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前轮摆振机理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轮胎的侧偏力学特性是前轮摆振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比较两种都带轮胎侧偏特性的不同轮胎运动方式,对比分析两种运动的轮胎力做功,解释为什么轮胎力做功不同;从而说明轮胎在摆振运动中做正功,不断吸收能量体现轮胎负阻尼特性,所以发生轮胎自激型摆振。  相似文献   

11.
汽车转向轮摆振的稳定性和分叉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三自由度前桥转向轮模型为对象,用常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和动力系统理论,对其摆振稳定性及分叉特性进行了研究,找到了引起摆振和减小摆振幅值的敏感参数,并首次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当参数设计合理可彻底消除自激振动摆振,当参数设计不合理时有二次摆振现象。  相似文献   

12.
通过ADAMS/CAR建立前麦弗逊悬架模型和双轮平跳分析,评估某微型车轮跳对其车轮定位参数、悬架刚度及悬架点/抬头量的影响.针对点/抬头量过大的问题,采用D-最优试验设计方法,对下摆臂硬点坐标和弹簧刚度进行灵敏度分析,进而降低点/抬头量,并确保车轮定位参数变化合理.研究表明:该车车轮定位参数和悬架刚度变化趋势合理;下摆臂内侧硬点z向坐标、弹簧刚度对点/抬头量影响较显著;当减小下摆臂前铰z向坐标或增大下摆臂后铰z向坐标和弹簧刚度,点/抬头量明显减小,车轮定位参数仍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汽车前轮定位参数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汽车前轮定位参数是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与前轮异常磨耗的重要因素 ,目前主要是通过经验、半经验、统计和试验获得数据 ,在理论上尚未建立合理的算法。该文介绍和分析了前轮定位参数的研究状况 ,并且提出了对此方面的研究展望 ,其目的想进一步推动其发展 ,为汽车产品开发和改进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LMS Virtual.Lab Motion模块,建立某A0车的麦弗逊前悬架模型并进行平行轮跳仿真分析;对硬点坐标和衬套非线性刚度进行灵敏度分析,确定对前轮定位参数和轮距影响大的因素;运用Optimization模块进行多目标优化,改善了该悬架系统的运动特性,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悬架运动学分析优化流程,实现了对衬...  相似文献   

15.
向后轮随动转向系统中引入一种黏弹性参数可变的黏弹性材料,以替代传统的橡胶衬套;基于黏弹性材料的分数阶本构模型,以及具有饱和特性的非线性魔术轮胎模型,建立了随动转向车辆的三自由度分数阶动力学模型;根据给定的车辆参数,利用MATLAB软件仿真研究了随动转向车辆的横向动力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参数条件下,随着车速的提高,后轮随动转向角发生了Hopf分岔现象;当车辆的行驶速度超过某个阈值时,随动转向车辆将发生明显的摆振,后轮随动转向角和车辆横摆角速度时间历程曲线均呈现出具有两个稳定幅值的周期振动,随动转向角相图上出现了两个极限环;后悬架中引入的黏弹性材料参数对随动转向车辆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具有明显的影响。该研究为后轮转向车辆横向动力学行为的半主动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