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山东省淡水枝角类及一属、种新记录和华北区23种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家怡 《山东科学》2004,17(1):21-25
根据对山东省淡水枝角类的调查,报道了山东省淡水枝角类89种和亚种,隶属于7科26属。其中盾额隆背蚤(Bunops serricaudata)为山东省淡水枝角类一新记录种,隆背蚤属(Bunops)为山东省淡水枝角类一新属。有23种枝角类为华北区新记录。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南阳湖的淡水轮虫及枝角类的种类及其水平分布,进行了研究。报道了淡水轮虫共20种,枝角类11种。其中的异趾鞍甲轮虫、台杯鬼轮虫、真(足乔)轮虫、腹棘管轮虫、台氏合甲轮虫、蹄形腔轮虫、共趾腔轮虫、四齿单趾轮虫、钝齿单趾轮虫、鼠异尾轮虫等10种,均为山东省首次报道,并作了详细记述。  相似文献   

3.
<正> 淡水水域中营自由生活的桡足类(Copepoda)是小型甲壳动物,体长一般为1—2毫米左右,它们和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都是浮游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桡足类和枝角类又是淡水浮游动物当中的大型种类。在水产养殖业中桡足类也和其它浮游动物类群一样是一般幼鱼和一些经济鱼类直接和间接摄食的对象,是营养丰富的天然饵料,是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枝角类中的一些南方种与北方种在河南境内呈混杂状分布,有些种类分别更加向北,向南延伸,本省已记载斩57种当中有些种类是人工育虫的理想种源,如微型裸腹,可解决鱼鳖及蟹虾幼体育苗期间对枝角类活饵料的批量需求,设池养殖也是获取优质廉价蛋白质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记述了中国福建淡水枝角类一新亚种,球棘盘肠溲Chydorus pubescens glospinsa sub sp.nov.和一个国内新记录种,单岬粗毛溲Microthrix capensis-monodi Gauthier,1930,模式标本保存在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新亚种与盘肠溲盘已知的其他种类的主要区别在于仅壳瓣表面的网纹的边缘呈波纹状或锯齿状,而且密布坚硬的棘刺。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枝角类和桡足类的物种组成与分布以及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于2018年8月对白洋淀枝角类和桡足类及水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基于DNA条形码技术对白洋淀的枝角类和桡足类种类进行鉴定,建立系统发育树,通过系统发育树鉴定物种种类并表明其遗传距离,共鉴定出枝角类3科5属8种,桡足类4科9属14种.采用典型相关分析(CCA)方法分析枝角类和桡足类与水环境因子相关性.结果表明:Zn含量是枝角类和桡足类区域性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枝角类种类数量及群落组成与P含量呈负相关,每个物种的生长都受不同水环境因子影响,相同水环境因子对于不同物种的分布影响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中国枝角类(甲壳纲:双甲目)新记录种和亚种陈受忠,陈文静(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关键词】枝角类,盘肠科,新记录从采自江西省的浮游生物标本中,镜检得枝角类的一个种及一个亚种是我国的首次发现,故予报道。1圆唇盘肠Chydorusk...  相似文献   

8.
千岛湖枝角类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一大型深水湖泊——千岛湖枝角类的群落结构,包括种类组成、种群动态、现存量及多样性指数等.在一周年的研究中,共发现26种枝角类,根据年平均密度和生物量,优势种为透明溞(Daphnia,hyalina)、象鼻溞(Bosmina spp.)和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 brachyurum).相关回归分析表明:采样站之间群体的密度越大,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显著增加,种类数也明显增多.通过比较8个湖泊、水库枝角类的种类组成发现,枝角类的种类数并不与湖泊面积大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与Dodson通过研究欧洲及北美湖泊中的枝角类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9.
记述了福建淡水枝角类,Sao科,低Sao额属一新亚种:福建低额SaoSimocephalus latirostris fujianensis ssp.nov.新亚种与黑龙江低额SaoS.heilongjiangensis shi et shi 1994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复眼离额顶较远,壳纹网状,不甚清晰;与宽吻低额SaoS.latirostris stimgelin 1906的区别在于:后者第一触角的长度等于或短于吻,壳瓣背级后部不外突,其上亦无小棘。  相似文献   

10.
几种淡水养殖鱼类肝脏组织的细胞结构和亚显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鳙、鲮、鲩、鲢是我国南方淡水养殖的主要鱼类,对这些鱼类器官组织的探讨,有助于对鱼类生理和病理的研究,对进1步发展我国淡水养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冲绳海槽南部表层沉积物中放射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冲绳海槽南部46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的放射虫研究,初步鉴定96个种,其中泡沫虫目在种和个休数量上均占绝对优势,与国内外有8在资料对照,冲绳海槽南部表层沉积物中放射虫组合属热带暖水动物群,根据定量统计资料,将表层沉积物中的放射虫分布四个分布区,探讨了沉积物类型,沉积物化学性质,海水温度,盐度,深度以及海流等地放射虫数量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南方同域分布着大面积的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其形成的异质性生境可能促进物种的分化适应以实现植物物种形成与维持。本文比较研究了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的土壤与生境差异,分析了苦苣苔科植物在这两类生境上的分布格局、专性程度等,解释这两类生境对苦苣苔科物种分化与特有种维持的可能作用。结果显示:丹霞地貌的土壤更偏酸性,土壤含钾量极高;喀斯特地貌土壤则呈明显碱性,土壤含钙量极高。苦苣苔科植物专性或偏好喀斯特生境的物种有162种(占31.58%),花期集中在4—10月(87.04%);丹霞生境专性或偏好的物种27种,花期集中在8—9月(44.44%)。另外有一部分类群同时在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有着较广的分布,但也存在一定的分化;如在两类生境都有大量分布的闽赣长蒴苣苔,在丹霞地貌上的种群花期较喀斯特种群的约早2个月。这些结果证实,中国南方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不同的土壤性质及相关环境与气候特点,促进了苦苣苔科植物物种分化,可能是我国南方苦苣苔科植物具有较多狭域特有种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云南桫椤科植物的分类和地理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调查、查阅有关资料及标本,对云南境内桫椤科植物的分类、地理分布、丰富程度和生态习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云南省境内桫椤科植物共3属11 种,占我国(3 属约 20 种)总种数的 55%,其地理分布可划分为5个区,其中,滇东南区种类最为丰富,共有9种,占全省总种数的 81.8%;其次是滇南、滇西南区和滇西、滇西北区;中部高原区和滇东北区最少。  相似文献   

14.
新疆巴里坤南山蝗虫垂直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疆东部巴里坤南山蝗虫的垂直格局进行了研究,初步廓清了蝗虫的种类分布与海拔高度的关系,通过大面积网捕调查,共采互蝗虫800余尖,经整理鉴定,共计有29种,分属5科、19属。通过分析表明,不同蝗虫各有其生态分布范围,各有其垂直格局在上下限幅,而广域分布的种类极少。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河南境内有毒蕨类植物与裸子植物的种类、有毒成分及其分布.调查结果表明:河南境内共有7 种有毒蕨类植物4 种有毒裸子植物,它们分别隶属于7 科9 属,主要分布在豫南、豫西山区,少数栽培种分布于全省各地.  相似文献   

16.
以大尺度的植物分布信息为基础,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统计学分析,对西藏地区的种子植物多样性地理分布格局和多样性分化特点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从种到科,植物多样性和区系分化强度的数据集离散度呈递减趋势.与科相比,种、属的植物多样性的空间变异程度更为明显,这可能与种、属和科所代表的不同时期的地质历史有关.相对中部和北部而言,无论是在种、属水平,还是在科水平,西藏地形更为复杂的南部尤其是东南部拥有更高的植物多样性.种子植物的区系分化强度与表征地形复杂度的海拔高差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复杂的地形可能有利于区系的分化.区系分化强度对研究区域植物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存在明显的影响,这可能与西藏地质历史上地层的差异性抬升引起的气候变迁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绢藓属Entodon植物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编写全国志所收集的标本和资料 ,分析绢藓属EntodonC .Muell.在中国的分布特点 ,提出我国绢藓属主要分布中心在西南部 ,由此向东逐渐扩展。黄柄亚属subgenusEntodon主要分布长江以南各省 ,绢藓亚属subgenusErythropus (Broth .)Miz .则广泛分布中国各个地区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目前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媒介蜱的流行情况和分布规律,对该地区11个生境点的考查分析。结果显示,获得的2776枚媒介蜱,隶属4属11种,初步确定了莫索湾沙漠区、克拉玛依干旱区、安集海农垦区和精河平原牧场媒介蜱的种群落组成和区域分布,并对其群落结构进行了相关分析,同时确定了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区媒介蜱的优势物种为残缘璃眼蜱(Hyalomama detritum detritum)、亚洲璃眼蜱(Hyalomama asiaticum asiaticum)、亚东璃眼蜱(Hyalomama asiaticam)、盾糙璃眼蜱(Hyalomama scuperse);在农垦区和平原牧场地段内则以银盾革蜱(Dermacentor niveus)、残缘璃眼蜱、亚洲璃眼蜱、亚东璃眼蜱、盾糙璃眼蜱为优势蜱种。  相似文献   

19.
广西等翅目昆虫区系及地理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广西综合自然地理特点,从区系和区域二方面探讨了广西等翅目昆虫的分布,并与邻省白蚁区系进行了比较。表明:区系组成以东洋区的中缅亚区种为主;中缅亚区中亚热带分布种略占优势,热带分布种也占有相当比重。区域成分华南区较华中区丰富.反映出热带地区白蚁组成的多样性特点。广西区域成分与广东省最相似,而种类组成则与湖南关系密切。分布在广西南部的土垅大白蚁(Macrotermesannandalei)是热带景观的标志。依种类分布现状,将广西拟为国内白蚁亚热带种类的主要分布中心,以及印一马种向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扩散的中间地带之一。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生境属性和典型调查法,开展了定南稀土矿区苔藓植物分布的特征与下覆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定南稀土矿区有苔藓植物9科15属15种。其中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生境为稀土尾矿堆场区长有五节芒植物群落的地块。苔藓植物的优势科有4科,为曲尾藓科(Dicranaceae)、金发藓科(Polytrichaceae)、丛藓科(Pottiaceae)、葫芦藓科(Funariaceae),占总科数的40.0%,含有9属10种,占定南稀土矿区苔藓植物总属数的60.0%,占总种数的 66.7%。苔藓植物的优势属为拟金发藓属,包含2种,占总种数的百分比为 13.3%。相似性指数最大为路边五节芒样地和沟渠石壁样地。对苔藓植物群落盖度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对苔藓植物的分布都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掌握赣南稀土矿区苔藓分布特征、苔藓结皮改良土壤等方面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