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第一部苗族题材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王为一,1954)问世以来,苗族题材电影共创作出27部影片。苗族题材电影在生动反映苗族文化的同时,也积极参与苗族文化的影像建构。苗族题材电影集中展现了苗族的图腾崇拜、苗族服饰、苗族民居、苗族舞蹈、苗族民俗等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客家和苗族分别是迁徙规模最大的民系和民族。为生存而迁徙是他们的共同点。客家和苗族在进入迁徙地的大本营以后,因文化与政治的背景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文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湘西苗族舞蹈艺术是华夏大地的一颗耀眼明珠,它起源于原始社会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具有模拟性、娱乐性、审美性、宗教性、社会性、简练性等诸多特点。湘西苗族舞蹈历史悠久,它源于生活,融入生活,反映生活,较好地保存了苗族原始文化的内涵,反映着其文化本体的发展和演变,为研究湘西苗族文化提供了详实的依据。同时,又植根于巫文化,是湘西苗族人民战斗历史的描述、艰苦生活的体现,是其顽强性格的表达和美好理想的追求,具有深厚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黔东南清水江流域一带是全国苗族最大的聚居区,在这一广大苗族聚居区内,至今流传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苗族古歌。苗族古歌以五言为基本句式,穿插有歌花的问答对唱(盘歌),叙述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万物的产生、初民时期的洪水滔天,到苗族祖先的民族迁徙、苗族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活等等,无不囊括其中,构成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和苗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族古歌作为地方性集体叙事和历史叙事,反映了苗族先民对人类自身、自然、社会及其相互关系问题的探究和基本认识,是苗族宝贵的精神财富。2006年,苗族古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全国各地方的原生态民族舞蹈不断涌现出来,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各民族舞蹈现代舞化也有很大的突破,尤其是蒙古族舞蹈更显得明显和突出,这样的舞蹈给予了我们视觉上很大的冲击和可观性,但是也导致了民族舞蹈文化的双重性,给我国的民族舞蹈事业带来了利弊参半的现实问题,这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民族文化所产生"变异"的客观现象。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广西百色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隆林的苗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探究,认为隆林苗族传统体育具有节庆习俗、地域性、民族交融性、传统性的特征,同时具有传承民族文化、促进经济发展、丰富大众娱乐生活、促进民族团结等功能。应当最大程度地开发和利用隆林苗族传统体育资源,使其在该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山壮族和苗族经历的不同历史进程,以及两个民族所处不同的内外环境,造成了文山壮族和苗族文化的不同,这些不同也映射在两个民族的超度经中。在文山壮族、苗族超度经中所蕴藏的两种民族丧葬文化,显示了壮族和苗族独特的民族个性,折射了两个民族的不同历史,各具特色、多姿多彩,是各自民族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8.
张杨 《科技信息》2009,(27):185-185
苗族银饰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价值,它是自身民族的徽记,又是民族历史的浓缩,还是宗教信仰的物化。对苗族银饰的种类、造型、纹样、工艺作了较详尽叙述,并分析银饰所体现出苗族传统审美观,民俗和信仰等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今后要进一步重视对苗族银饰的研究和利用,并加强对苗族银饰及传承人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苗族斗文化是苗族在祖先崇拜催衍下各种斗争实践的产物,是苗族乃至中华民族文化中最灵动的组成部分,主要可分为与恶鬼邪神斗、为正义和荣誉的与人争斗及节庆民俗活动中的牲畜互斗等三种类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苗族斗文化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凝集了苗族生存斗争及其与中华文化不断融合共进的社会记忆,其活态传承经历了由生存到生活、由悲情到乐观、由愚昧到文明、由宗教到科学、由被动到主动的实践与创新的漫长过程,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苗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服饰成为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乃至情感的载体。从广西融水苗族服饰文化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入手,立足于服饰文化研究,从服饰体系中提取民族文化精髓进行设计和产品开发,让苗族服饰与现代设计元素进行结合,形成新的时代因子,推动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从而为融水苗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村落文化是一种区域性文化 ,它是由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湘西南民族地区村落因其独特的地域性与民族性 ,呈现出鲜明的原始性与混融性特征 ,认识这一特征有利于我们区分村落文化的优势与局限 ,从而更好地为建设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服务  相似文献   

12.
民族认同不但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及人格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会对多民族地区和国家稳定产生深远的影响。文化是民族认同的基础,千百年来苗族人民在不断迁徙过程中形成的多姿多彩的服饰文化包含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相似文献   

13.
在文山壮族、苗族超度经中所蕴藏的两种民族丧葬文化,显示了壮族和苗族独特的民族个性,折射了两个民族的不同历史,各具特色、多姿多彩,不存在优劣,都是民族同胞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4.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着丰富的苗族和侗族的习惯法资源,在这里传统规则与国家法律交错运行。长期以来,社会的秩序由这些习惯法维持着,并影响着国家法律的发展。本文以这样一个有着丰富的民族法律文化的区域为视角,从实证的角度来讨论民族习惯法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信巫蛊、敬鬼神,是湘西凤凰山江这个旅游地区的显著民族文化特征。居住在这里的苗族曾经由于它的封闭性,以及对人际关系规范与和谐的追求,对巫蛊有一套独特的解释系统。时下该地区旅游兴盛,为了增加这一地区的神秘色彩和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该地的巫蛊文化得到了有意识的再造与渲染。在这个过程当中,民族内部当地旅游自主开发者和民族传统文化守护者之间出现了思想分歧和冲突,由此,巫蛊文化在民族使用者和旅游者面前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格。  相似文献   

16.
贵州苗族女性服饰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物化形式,反映出创作者对自然、生活、社会的理解,表现出对生命源流的猜想、对自然生命的敬畏、对民族历史的追寻,展示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经过千百年的历史传承、演变和创新,苗族女性服饰蕴含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值得我们去珍视与保护。  相似文献   

17.
缪锌  敖慧 《奇闻怪事》2010,(5):53-55,52
贵州省从江县是研究苗族习惯法的典型苗族聚居区之一。苗族习惯法在调整婚姻、继承等纠纷方面发挥着维护当地社会秩序、传承苗族文化的巨大作用。苗族习惯法的效用展现及其延续得益于苗族群众的“知识构建“和“司法性质”。在国家法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时候,应当全面审视两者关系,以求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流传在苗族民间口述史中的蚩尤神活及其由此神话建构起来的传统文化通常从一些习俗仪式中就可找到相应的印证。本文通过蚩尤神话中流传在苗族民间的一些民俗仪式现象说明这些民俗文化在展演口述史中的社会记忆时,也透视出神话在民俗文化中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9.
苗族是黔西南州的自治民族之一。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在民居、服饰、节日、音乐舞蹈、婚俗、丧葬习俗、禁忌等方面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20.
民族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驱动力,更是一个国家的基石。黔东南苗族文化是具有浓厚地域特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对黔东南苗族文化的理论内涵与文化基因进行深入探讨,解码其文化基因,正确处理黔东南苗族文化与旅游发展融合的关系,在有效保护与传承黔东南苗族文化基础上,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与旅游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