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的创作手法具有开创意义。她在创作中重视小说的形式和表达技巧。文章拟从谋篇布局和叙述技巧两个方面来探讨其作品在艺术形式上的“陌生化”,分析她是如何通过运用各种手法来实现对传统短篇小说的革新,并给读者带来鲜活的感受的。  相似文献   

2.
莫泊桑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半数以上的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叙写的。本文从莫泊桑使用第一人称叙写的手法和特色几个方面论述了他第一人称叙述艺术的丰富性、创造性、成功性,从而大大发展了第一人称叙述技巧,这是他对小说艺术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打破传统小说叙事方法,大胆创新小说技巧,推动短篇小说的发展。本文试图以她的代表作《幸福》为例,分析她采用的独特的叙述视点以及该视点的应用对主题表现和艺术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多视觉及视觉转换是海明威小说的重要的叙述技巧,这些叙述视角及其转换与小说本身又具有重要的文学意义和审美价值。然而海明威小说译本中出现一些错译,这就需要引起译者注意文学翻释与一般的翻译不同,译者对作品的叙述技巧关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莽丛中》是一篇十分特立独行的短篇小说,它打破了许多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莽丛中》淡化了情节,讲述案件的目的不在于指出真正的凶手是谁,而是把注意点集中在七个人叙述的矛盾中,利用不同人在不同角度叙述同一件事时产生的不一致,使得案情扑朔迷离,同时也打破了叙述者的权威性。芥川龙之介在短短的一篇文章中,灵活地运用了许多叙事技巧,本文就旨在挖掘出该小说的叙事方法。  相似文献   

6.
曼斯菲尔德和伍尔夫是现代小说的大师,同时又是女性作家的代表,她们对现代主义叙事技巧的娴熟驾驭及个性化创新在短篇小说中彰显无遗。从曼斯菲尔德的《布里尔小姐》与伍尔夫的《邱园》的比较和分析中可以看出两位女性作家对主题、人物和叙事结构的处理和对意识流技巧顿悟的处理上的异曲同工之处;两作家在短篇小说中以存在瞬间为其叙事中心:曼斯菲尔德围绕闪耀的时刻,伍尔夫聚焦重要瞬间,各自尽显叙事风采和魅力。两者又都以自己的方式凸现现代小说的艺术特征、现代社会的生存状态,在艺术手法上两作家相互照应、相互承托。  相似文献   

7.
霍桑短篇小说叙事伦理的文本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霍桑以短篇小说步入文坛,成为美国早期最具代表性的短篇作家之一。在创作形式与艺术技巧上,霍桑追求短篇小说完整紧凑的叙事结构与单一印象效果,并将哥特式风格、罗曼司传奇与象征主义写法转化为其小说叙事的标志性特征,反映出其复杂深刻的伦理思考与基本的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8.
作为海明威短篇小说经典的《白象似的群山》情节虽然简单,却充分体现了作者“冰山”文风的特点,在简单的情节之下蕴涵了丰富的意义空间。但评论界对这篇小说的理解普遍带有道德主义的倾向,认为它是一个可怕的故事。本文从小说的叙事方式、人物的叙事话语以及叙事视角等叙述技巧出发,挖掘了小说文本所创造的多义空间,对以往批评界对小说的纯道德评价进行了反驳。  相似文献   

9.
在细读舍伍德.安德森优秀短篇小说集《马与人》文本的基础上,探讨其青少年成长和畸人故事的主题及其产生的深远意义,并对其语言、结构、修辞和叙述手法等进行简要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王德晓 《科技信息》2009,(12):107-107
《A Day's Wajt》是海明威短篇小说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可以将其作为研究海明威的写作风格、了解其思想世界的一个蓝本。本文笔者另辟蹊径,从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入手,展开叙述,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分析海明威的写作风格,并对其做出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1.
世界短篇小说能手莫泊桑(1850—1893)与俄国的契珂夫齐名,他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在世上虽然只活了四十三年,但却给人间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文学遗产——六部长篇,三百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举世闻告,很有特色,其中著名的有《羊脂球》、《菲菲小姐》《米龙老爹》、《项鍊》等。《我的叔叔于勒》是这些流传较广的作品中脍灸人口的一篇。莫泊桑短篇小说的特点是:单纯、简炼、色调鲜明,具有丰富深刻而又准确真实的细节,有着简明紧凑的叙述技巧,引人入牲的情节,和一个往往使人“永远也料不到的结尾”。另一位短篇大师契珂夫曾这样赞叹道:“要想成名是越来越不容易了,你知道谁引起这种变化的吗?是莫泊桑。他作为语言艺术家,向作家们提出了那么高的要求,以至于他们再不能照旧的方法写作了。”  相似文献   

12.
高明 《科技资讯》2012,(26):195-195
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布里尔小姐》是短篇小说中的艺术精品。作家突破传统小说的写法,淡化了情节,将笔触直接深入主人公的内心深处,采用作者型叙述声音,通过叙事视角的不断转换,构建起读者与主人公的纽带,使《布里尔小姐》表现出鲜明的现代小说特色。  相似文献   

13.
电影《断臂山》的成功离不开影片鲜明的叙述技巧。影片创作者在同一叙述层次和不同叙述层次中营建了多个虚构世界,这些虚构世界的存在深化了影片的主题,清楚各个虚构世界间的关系对影片叙述意图的理解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叙述艺术,是小说修辞研究中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指作家如何把一个虚构的故事制作成有组织的情节形式,把立体时间改为线性时间叙述出来的技巧。叙述观点,表现作家同故事之间的关系,是与作家的思维方式和感知方式相联系的。小说创作的这一“基本方法”,不但反映一个作家的独创性,他把握和表现生活的独特方式,而且反映作家艺术表现的深度和力度。叙述艺术,不单是艺术技巧、艺术形式问题。从文学史看,叙述观点是不断发展丰富的。屠格涅夫的六长篇为我们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叙述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15.
刘霞 《科技信息》2009,(6):126-126
海明威一反以往浮华、曲折的语言风格而在文坛上独树一帜,他的语言简练生动、凝重深厚,其写作风格引起一场文坛革命。海明威一生奉行的是他自己提出的"冰山原则",本文从《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这篇短篇小说的人物简短的对话,叙述主体的隐退,"零度结尾"三方面来谈谈海明威如何体现其"冰山原则"中的八分之七部分——也就是在其小说创作中最为重要的被隐藏在水面之下的部分。  相似文献   

16.
韦程飞 《科技信息》2009,(28):156-156,158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她的作品中使用她特有的创作方法,以她自己经历以及对生活的感受为基础,具有典型的曼斯菲尔德式的叙述手法。《没有脾气的男人》被认为是其著名的短篇小说集《幸福集》中细节描写运用得最好的小说,作者用许多看似不引人注意的小事制作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整篇小说中无处不弥漫着多角度叙述视角、意识流、象征等现代主义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7.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是福克纳经典短篇小说之一,很多学者已经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对其发表过评论,但用叙事学理论对作品进行分析的并不多见。本文旨在从叙事学中的叙事角度出发,来探讨文中所用的叙事技巧产生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美国当代著名非裔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短篇小说《宣叙》通过白人特怀拉的叙述,讲述了残疾黑人玛吉遭受种族和性别歧视的残酷事实。本文着重分析特怀拉第一人称叙述的不可靠性,旨在揭示不可靠叙述的文本功能及与小说主题传达的微妙关联。  相似文献   

19.
高行健短篇小说《母亲》写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小说的语言和叙事风格都有创新。尽管强调叙述语言的重要,但是本篇小说还是带有一定故事性的。这篇小说的背景是令人发冷的,但所表达出的感情却是持久的、感人的。尽管作者多次表明自己在母亲去世之后很少想起母亲,但从叙述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母亲深厚真挚的情感,但这种情感带有强烈的悔恨和谴责。  相似文献   

20.
康拉德的叙述技巧不仅是复杂多变的,而且充满悬念,深刻地反映着主题。他的叙述技巧表现为灵活性和流动性,以马洛作为主要叙述者,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和参与故事情节的主要人物,也是帮助作者完成控制小说素材中的距离技巧的关键人物;“距离观”的运用主要是在作品时间上、空间上和态度上的距离变化中体现出的;“置后译解”来描写康拉德的印象主义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