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商隐是中国乃至世界诗坛的一位奇才.他的诗歌擅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意象来展示诗人心灵中最美丽的东西.他的<春雨>一诗,隐喻着诗人难言的感情,抒发着诗人哀伤的情愫,并且具有相当的美感.  相似文献   

2.
在这个缺少诗歌英雄的年代,在这个诗歌荒芜的年代,王家新却以一代先锋诗人的姿态把随笔集<没有英雄的诗>呈现给我们,展现了他艺术创作的心路历程,创作情感中的独特视野,同时也体现了知识分子写作的一种典型状态.  相似文献   

3.
英国著名小说家、杰出的诗人托马斯·哈代的诗作中既有抒情诗、叙事诗,又有哲理诗和政治诗,但在诗歌的形式和格律方面,哈代却深受民间歌谣的影响.<黑暗中的鸫鸟>作为抒情诗歌,诗中那民谣调的均匀流淌、典型的哈代式措辞的奇妙,再加上诗人对荒芜景象的准确描写,使缓慢与静谧的韵调富有创意.哈代在诗中惯用的拟人手法,使诗意表现出一种特有的生机和活力.这首诗是西方二十世纪最早的诗作之一,是哈代对二十世纪即将到来时做出的"新年"思考,从而给全诗赋予了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英国前浪漫主义象征诗人威廉·布莱克的著名短诗<病玫瑰>,展示了三重对立性质下的二元关系--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病态文化和自由勇士以及天真世界和经验世界,并隐喻性表达出在此力量失衡的对立关联中,前者注定被后者所侵蚀、屠戮和取代的宿命.通过<病玫瑰>,诗人以双重意象的辩证运作不仅拓宽了诗歌的意蕴内涵,而且构建了文本的无限张力,从而使此诗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相似文献   

5.
诗歌翻译是所有体裁的翻译中最难的,每位译者都力求做到传达原诗神韵,但在实际翻译中要想完全地传达是不可能的.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诗脍炙人口,它的译文也很多,但对"断魂"的翻译又不尽一致.笔者针对此例进行了一番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蔡希周兄弟事迹与《丹阳集》成书时间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丹阳集>是盛唐时期润州(治地今江苏镇江)籍诗人的诗歌总集.蔡希周是<丹阳集>诗人之一.论者对<丹阳集>成书时间推断有误,对蔡希周事迹也了解不够.据"蔡希周墓志"考证其事迹,进而考证<丹阳集>成书当在天宝元年(742年)、二年间,尤可能在天宝元年.  相似文献   

7.
<昔日时光>是诗人罗伯特·彭斯的经典之作,语言真挚,风格淳朴,韵律优美,流传广泛.从彭斯生活背景和所处的历史环境入手,评析了<昔日时光>,并探讨了这首诗的起源根脉、功能意义及版本流传,以利于我们更进一步深刻理解该诗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8.
左思的<咏史诗>以其"古今难比"的艺术价值与"垂范千秋"的独特贡献在中国诗歌史上影响极其深远.但关于左思<咏史>诗的创作时间,学术界仍存在争议.通过对左思各人生阶段活动、作品内容的考辩以及中古时人的遣辞方式、<咏史>反映的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综合探析认定,左思的<咏史>诗八首非一时所作,而是诗人分别作于不同的人生阶段.  相似文献   

9.
侯裕英 《科技咨询导报》2011,(12):221-221,223
<雪夜林边小驻>的语言简洁清新,给读者宁静安详的景象.作者罗伯特·费罗斯特是美国最出名的诗人之一.在这首诗里,他通过描写森林、马和沉睡来表达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相似文献   

10.
陈蕾 《龙岩学院学报》2009,27(3):43-47,56
T.S.艾略特在对时间问题的探索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荒原>一诗的前半部分充分借鉴柏格森对"时间"的哲学阐述,后半部分,诗人在布拉德雷的影响下开始探寻自己的"秩序现".从现代主义时间观的哲学基础、<荒原>文本中时间性的具体分析以及末尾时间观的转变等方面着手,对<荒原>时间观的嬗变做较为详细之阐述.  相似文献   

11.
李陵诗与楚辞的渊源关系主要表现在:屈原和李陵二人的身世背景和人生遭际相似,诗歌作品都注重怨情,都成功地运用比兴手法。李陵诗在诗歌内容、意象描写和语言表达上体现了"凄怨悲怆"的风格。钟嵘评价李陵诗的理论方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性灵说溯源     
考察整个南朝文学文论,发现“性灵说”在南朝已初步形成。以范泰、谢灵运等为代表的南朝作家所言说的“性灵”,是指生命本真的自然天性,包括心灵本真的自然情性。从而奠定了“性灵说”重真性情、崇尚自然与个性的核心思想。“性灵说”在南朝初步形成,佛教大乘涅架学佛性论思想的影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谢灵运是以“性灵”体现佛性的一个典型。南朝“性灵说”体现了对人“心”的重视,重视体现人本真情性的“心”的灵动与活力。  相似文献   

13.
“凌烟阁”本是唐代帝王图绘功臣的一个地方,但在诗人的笔下,却成了功名和荣誉的象征,成了他们念兹在兹、难以割舍的一个情结。通过这一情结的梳理,我们见证了唐代诗人走向功名又走出功名的心路历程。如果说在唐代诗人对“凌烟阁”的向往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他们的激情与壮志的话,那么在他们对“凌烟阁”的否定中我们感受到的则是他们的深沉思考与新的追寻。  相似文献   

14.
沈佺期《遥同杜五过庾岭》,异文多达16处。经与《唐诗别裁集》、《全唐诗》比勘校释,诗题应合为《遥同杜五员外审言过庾岭》。颔联似以“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瘅疫不堪闻”为佳;颈联出句中“鸢”字不若“人”字;尾联“江山”一词胜于“春风”一词。  相似文献   

15.
刘禹锡与李商隐的咏史诗在他们各自的时代都是独占鳌头的代表性诗作。他们二人的咏史诗既有联系,即李商隐对刘禹锡的继承发展,同时,二人在诗体、选题、立意等方面又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美国19世纪伟大诗人爱伦·坡与艾米莉·迪金森都喜欢写死亡诗,但两者笔下的女性形象迥然不同,分别反映了男权社会中的被束缚的和奋起反抗的女性。  相似文献   

17.
试图通过对美国无冕桂冠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的《雪夜林边停》及我国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这两首诗词中境界的比较,来探询创作过程中这两位诗(词)人与自己作品中意象的不同的审美距离,从而再现带有基督教信仰痕迹的《雪夜林边停》中的入世观及带有道教信仰色彩的《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中的出世观,进而对弗洛斯特与王国维这两位几乎是同时代但却处于不同国度的诗人的尘世理想的差异一窥端倪。  相似文献   

18.
当代著名诗人蔡其矫、余光中都是泉州籍,都在50年代开始写作乡愁诗。他们一个在大陆,一个在台湾,他们乡愁诗的情感变化都随年代的变迁而变化;创作技巧也各具特色,产生了不少经典的乡愁诗作,为我国当代乡愁诗的发展树立了经典的范例。  相似文献   

19.
探究永嘉四灵诗派背后的地方诗学传统,可以发现,南宋光宁两朝温州诗坛由两大诗人群体组成:乾淳诸老而能诗者,光宗宁宗朝始以诗鸣者。前者以诗社唱和为纽带,将主流诗坛最新诗学思想带入温州;后者则吸取了前者重唐诗、讲求句律和苦吟的诗学经验。  相似文献   

20.
我所认识的丁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玲和周扬、沈从文三位中国现代文坛巨擘,从二、三十年代开始,就一直恩怨不断。丁玲与周扬的怨恨不了,丁玲与沈从文的失和成仇,都在丁玲的从艺活动和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并影响了丁玲复出当代文坛后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