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以往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研究发现乙酰水杨酸可引起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膜产生明显的超极化反应,即能产生外周神经镇痛作用。本实验旨在利用大鼠福尔马林致痛模型,通过观察大鼠的痛行为反应,建立乙酰水杨酸镇痛模型,以探索乙酰水杨酸可能的中枢及外周镇痛机制。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福尔马林致痛组和乙酰水杨酸镇痛组。结果发现,福尔马林致痛组大鼠的缩腿次数和舔爪时间都明显长于生理盐水组,给予乙酰水杨酸后,缩腿次数和舔爪时间均明显减少。故认为乙酰水杨酸可明显减轻福尔马林所致的痛行为反应。  相似文献   

2.
应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观察乙酰水杨酸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膜电位的影响,结果发现:大多数细胞(89.33%)在滴加乙酰水杨酸(10^-9~10^-3mol/L)后可引起浓度依赖性的超极化反应,并对其可能镇痛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水杨酸参与生物学过程的交谈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新型植物激素和信号分子水杨酸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各个过程,介导植物体对生物和非生物逆境胁迫的应答。外源施加水杨酸可改变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模式,不同环境胁迫可动态调节内源水杨酸水平。外源水杨酸处理或改变内源水杨酸水平或信号转导途径的操作可导致植物体对不同环境胁迫的交叉应答。水杨酸介导植物对不同环境因子应答的交谈机制体现在生理生化、基因表达和蛋白质修饰等多个层面。综述了水杨酸在植物生物学各个方面可能的作用及其机理,重点强调交谈机制。  相似文献   

4.
《科技潮》2004,(10):26-26
19世纪初,印第安人和希腊人各自独立地发现柳树的树叶和树皮可镇痛解热,二三十年后,人们分离并鉴定为水杨酸(SA),即邻羟基苯甲酸。此后,研究人员陆续发现水杨酸有许多医疗作用,例如:用于治疗或预防心脏病、脑血栓、风湿性关节炎及解热止痛,有稳定细胞膜、廷缓动物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非甾体抗炎药临床应用广泛,是仅次于抗感染药的第二大类药物。本文阐述了其作用机制,简述了其发展简史,并说明了其研发新方向以及新适应症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水杨酸是一种植物体内产生的简单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近年来,水杨酸功能的研究已经成为生物学最重要、发展最迅速的研究领域之一。在植物生长、发育、成熟、衰老调控及抗逆诱导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7.
杨柳青  陆康生 《科技资讯》2006,(33):123-123
静脉麻醉药异丙酚已广泛用于各种短小手术,但其镇痛作用弱,而舒芬太尼是芬太尼家族中镇痛作用最强的人工合成类阿片药,我料在人工流产术中比较观察了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汀类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高脂血症的治疗,大量临床试验证明,他汀类药物不仅可降低血脂水平,而且还有抑制炎症反应、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抑制血栓形成、调节血管内皮细胞舒张功能及血管平滑肌功能等非降脂作用。文章就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疾病的非降脂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制备烟酰水杨(Nicofinylsalicylic acid,NSA)缓释片,对其释放度进行研究,并确定其工艺流程和制备方法。采用转篮法考察缓释片的释放度,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烟酰水杨酸缓释片的累积释放浓度,并进行释放机制的研究。烟酰水杨酸缓释片的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缓释片处方合理,工艺简单,相对于其普通片释药延长。体外释放度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烟酰水杨酸缓释片具有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0.
硝酸酯类药物,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心绞痛,其对血管平滑肌有舒张作用。小剂量时可扩张静脉,使静脉回流减少,左室舒末压下降,使心脏前负荷降低,降低心肌耗氧量。较大剂量时,也能舒张外周阻力血管和心肌阻力血管从而降低血压,还可以间接地增强心肌收缩力。硝酸酯类药物可增加冠脉缺血区的血流量,增强缺血区的节段收缩,从而达到抗心肌缺血、抗心绞痛的作用。临床医生只有了解了硝酸酯类药物的药理性质、作用机制、用量、用法及副作用,在临床工作中,才能更好地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11.
背景:鸡屎藤具有明确的镇痛作用,鸡屎藤苷酸与鸡屎藤苷酸甲酯是()。目的:考察鸡屎藤苷酸(Paederosidic Acid)与鸡屎藤苷酸甲酯(Paederosidic Acid Methyl Ester)二聚体不同浓度下的镇痛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ICR小鼠,以小鼠福尔马林实验进行镇痛作用评价,以热板实验确定镇痛机制。结果:福尔马林实验结果显示,鸡屎藤苷酸与鸡屎藤苷酸甲酯二聚体有镇痛效果。利用热板实验,确定鸡屎藤苷酸与鸡屎藤苷酸甲酯二聚体为中枢镇痛作用,40mg/kg是镇痛的最大效应浓度。结论:鸡屎藤苷酸与鸡屎藤苷酸甲酯二聚体有中枢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四川野生朱砂莲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证实中草药朱砂莲的镇痛作用。方法:利用昆明种小鼠,采用热板法和化学刺激法。结果:用中、高剂量(0.8g/kg,1.6g/kg)的朱砂莲对小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以0.8g/kg时为最强。其镇痛效果,比0.2g/kg的阿斯匹林强,比杜冷丁弱,但镇痛作用延缓的时间比杜冷丁长,结论:中草药朱砂莲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有深入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炎症局部阿片肽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以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为炎症痛模型,选择悬钟,昆仑穴位,采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电针(EA)对大鼠炎症局部阿片肽前体物质前阿黑皮素(POMC)和前脑啡肽原(PENK)mRNA的表达,结果EA可以促进炎症局部免疫细胞中POMC和PENK mRNA的表达,使阿片肽的合成和释放增加,以实现外周炎症局部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氟哌啶醇是特异性多巴胺受体阻断剂,可降低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功能,并影响吗啡的镇痛效应。实验中观测到,氟哌啶醇可显著地提高小鼠抗热刺激的痛阈,并与阈下镇痛剂量的吗啡产生显著的协同镇痛效应,说明降低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可增强吗啡的镇痛。氟哌啶醇镇痛强度和镇痛持续时间明显强于吗啡。  相似文献   

15.
H Takagi  H Shiomi  H Ueda  H Amano 《Nature》1979,282(5737):410-412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morphine exerts its analgesic effect by binding to specific opiate receptors in the brain and spinal cord. Since Hughes et al.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two endogenous pentapeptides, Met- and Leu-enkephalin, from the brain and found that they acted as agonists at opiate receptors, alpha-, beta- and gamma-endorphins, larger peptides than enkephalins and having morphine-like activity,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either the brain or pituitary of various species. Several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enkephalins possess analgesic properties and that they are distributed in the pain-mediated pathways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enkephalins are important neurotransmitters or neuromodulators regulating pain transmission. We now report the isolation of a novel substance which has a Met-enkephalin releasing action. Our findings suggest the possibility of a regulating mechanism for the release of endogenous opioid peptides, especially Met-enkephalin.  相似文献   

16.
酮络酸为新型强效非类固醇类镇痛抗炎药.本研究拟观察静注酮络酸加强芬太尼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效应.结果显示:单纯静注酮络酸或硬膜外芬太尼均有较明显的术后镇痛作用,但仍需辅用较大剂量的哌替啶;而静注酮络酸和硬膜外芬太尼联合用药,则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加强,镇痛持续时间显著延长,哌替啶的用量锐减,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未出现呼吸抑制现象.本研究还证实酮络酸可加强芬太尼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效果,减少其用量,减轻其副作用,为较理想的用药组合.  相似文献   

17.
延胡索与金铃子散均为抗炎镇痛药,金铃子散为川楝子与延胡索组成的中药复方。为比对研究延胡索及金铃子散镇痛作用的差异,通过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实验比对两者的药效作用。通过网络药理学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筛选出关键活性成分、核心靶点基因和关联度较高的信号通路。通过虚拟分子对接技术验证关键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的亲和力。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实验结果表明:延胡索与金铃子散在给药后60 min内镇痛效果相似;在60 min后,金铃子散的痛阈值提高率显著高于延胡索。延胡索与金铃子散的网络药理学结果相似,活性成分主要来源于延胡索:四氢小檗碱、延胡索碱、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唐松草坡芬碱;通过调节PTGS2、SLC6A4、COMT、DRD4、TH等蛋白的表达作用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离子信号通路和5-羟色胺能突触等相关通路达到镇痛效果。分子对接结果显示,5个关键活性成分与9个核心靶点均有较强的对接活性。研究结果提示延胡索与金铃子散都具有很好地镇痛作用,且金铃子散镇痛作用更长久;延胡索和金铃子散镇痛的网络药理学结果相似,且均体现了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兰坪虫草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虫草来源多肽的镇痛作用无成瘾性,因而备受关注。兰坪虫草是新近发现的冬虫夏草近缘种,具有较高药用价值。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模拟试验,分析了野生兰坪虫草、兰坪被毛孢发酵培养物及其不同极性提取部位的镇痛作用。结果表明:与生理盐水比较,野生兰坪虫草和兰坪被毛孢发酵培养物都能显著抑制因冰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兰坪被毛孢发酵培养物的镇痛效果较好,与阳性对照罗通定的效果更相近。兰坪被毛孢发酵培养物不同极性部分提取物(石油醚部分、乙酸乙酯部分、无水乙醇部分和水提部分)对外周性疼痛都有不同程度的镇痛效果,但单一极性部分的镇痛效果(30.50%~48.96%)都比兰坪被毛孢发酵培养物的效果(84.15%)差得多,说明不同极性部分的成分需要组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镇痛效果。本研究结果将为兰坪虫草的药用价值研究奠定基础,为兰坪虫草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天南星及炮制品镇痛作用与毒性相关性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实验观察天南星及炮制品镇痛与毒性的相关性,寻求镇痛成分提取的可能性。方法:热板法比较镇痛效果,致死时间比较毒性。结果:给药0.5h痛阈提高百分率,生药及民制品均在85%以上,生品1.5h后便有20%死亡,用民制品次日死亡,其它制品痛阈提高百分率在70%以下,3d后死亡。结论:某毒性成分具有镇痛作用,水溶性差,提取可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筛选葎草镇痛抗炎的有效部位,初步探讨有效部位镇痛抗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溶剂萃取法将葎草水提液分离为不同部位;采用小鼠热板和醋酸扭体疼痛模型,筛选葎草镇痛作用的有效部位;采用二甲苯小鼠耳肿胀、大鼠蛋清足跖肿胀2种急性炎症模型以及大鼠棉球肉芽肿慢性炎症模型,筛选葎草抗炎作用的有效部位;检测有效部位对醋酸所致疼痛模型小鼠血清前列腺素E2(PGE2)、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以及蛋清所致大鼠足跖炎症组织NO和PGE2含量的影响。结果 葎草石油醚萃取部位明显延长热板所致小鼠的痛阈值(P < 0.05),明显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P < 0.05);葎草石油醚萃取部位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P < 0.05),明显抑制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P < 0.05)。葎草石油醚萃取部位明显降低醋酸所致疼痛小鼠血清PGE2、cAMP的含量(P < 0.05),明显降低蛋清所致大鼠足跖组织NO和PGE2含量(P < 0.05)。结论 葎草的水提液的石油醚萃取部位是镇痛抗炎的有效部位,其镇痛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PGE2、cAMP的含量有关,其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炎症组织NO和PGE2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