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基于重庆市25个区县334位农民的调查数据,对农民参加新农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Probit回归结果表明:农民对农村养老保险的了解程度对农民参保的影响最显著;家庭耕地面积、村庄离城镇的距离对参保有显著影响,耕地面积越多参保率越高,村庄离城镇的距离越远参保率越高;邻居的参保行为会对农民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农民有参加其他保险则对其参加新农保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财政补贴效应理论,考察了新农保制度中政府财政补贴对农民养老保障水平的影响机制,即政府财政补贴是通过收入调节效应和乘数效应分别影响参保农民的养老金以及参保后的消费水平,并对新农保制度中政府财政补贴影响农民养老保障水平的力度进行了实证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财政补贴是提高农民养老金领取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利于提升农民的消费水平;但由于地方政府财政补贴数额低、对不同档次的缴费标准给予的补贴差额小,这样的补贴标准不利于吸引农民选择较高的缴费档次。因此,完善新农保制度,加大各级政府财政补贴力度,使不同缴费档次、缴费年限的补贴程度差异明显化是提高农村养老保障水平、促进消费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在新农保推进过程中,农民的参保行为呈现出高参保率、低参保额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从微观、中观、宏观3个层面分析了社会资本影响农民参保行为的作用机制,并提出建立不同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分类推进新农保;加强新农保制度宣传,发挥社会动员效应;加强财政补贴的投入,建立有效的参保激励机制;保证制度的稳定性,增强农民对制度的信心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安徽省蒙城县立仓镇100户农户参保情况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农民参保除了受收入水平、政策宣传力度、养老观念以及周围邻居行为因素影响外,捆绑式缴费这一制度规定在某种情况下对中年人的参保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试点阶段采取加大新农保宣传力度、增加农民收入、认真贯彻落实"捆绑式"缴费制度等措施对于调动农户的参保积极性,扩大新农保的覆盖面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安徽省蒙城县立仓镇100户农户参保情况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农民参保除了受收入水平、政策宣传力度、养老观念以及周围邻居行为因素影响外,捆绑式缴费这一制度规定在某种情况下对中年人的参保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试点阶段采取加大新农保宣传力度、增加农民收入、认真贯彻落实"捆绑式"缴费制度等措施对于调动农户的参保积极性,扩大新农保的覆盖面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层次分析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情况,本文基于农村推行试点时的情况,研究在试点阶段时的参保情况,通过对参保的比例以及参保人群特征等来对影响农民参保的因素进行分析,创新性地从作为政策接受者的农民角度,分析影响农民参保意愿的因素,对社会保障部门等机构在下一阶段向全国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殷俊  罗遐 《长春大学学报》2012,(11):1343-1346
通过对肥东县新农保试点地的考察,总结了肥东县在推进新农保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如准备充分、工作细致、实行全程代理服务以及进行了比较完善的制度设计。但是肥东县在推进新农保过程中仍然存在农户对政策的了解程度低、选择的参保额度低、政府财政补贴低等现象,这就需要加大宣传、制定灵活的缴费激励制度、建立基础养老金待遇正常增长机制以及发展农村经济来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安定区是2011年甘肃省31个新农保和65个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之一,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是安定区经济欠发达,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发展较慢。通过对安定区凤翔镇100户农户参保情况的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农民参保除了受政策宣传力度、收入水平、养老观念、教育文化程度以及周围邻居行为因素影响外,捆绑式缴费这一制度规定在某种情况下对中年人的参保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试点阶段采取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农民收入、认真贯彻落实"捆绑式"缴费制度等措施对于调动农户参保积极性,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前“新农保”实施过程中,农民普遍选择较低缴费档次参保,其原因主要是对政策不信任、从众心理、家庭养老观念重、政策宣传不到位、制度设计有缺陷等.缴费档次直接影响养老金水平,因此应完善宣传方式、加大政府补助、建立灵活补助措施,引导农民扭转养老观念,以期农民选择合理的缴费档次,从而拥有体面的老年生活.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贫困连片山区影响农民土地流转的因素,以湖北省咸丰县为例,利用实地调研数据为样本,采用回归分析法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农民对受转方的信任度与农民土地流转意愿正相关,农民更愿意把土地流转给自己信任度高的亲戚朋友;(2)农民对"土地养老"观念认同度与贫困连片山区农民土地流转意愿负相关,对"土地养老"观念认同度越高的农民越不愿意流出自己土地;(3)对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了解程度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贫困连片山区农民对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了解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农民对受转方的信任度和对"土地养老"观念认同度,进而影响贫困连片山区农民土地流转意愿.  相似文献   

11.
在对影响农民参与农业保险意愿因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重庆市503户农户的调查资料,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民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纯收入水平、自然灾害发生风险预期、农产品价格预期、保险缴费水平和保险赔付效率等因素对农业保险参与意愿影响显著,其中,自然灾害发生风险预期、农产品价格预期是影响农民参与农业保险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而非农收入水平和政府补贴对其参与意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作为环境保护长期有效的机制,农田环境补偿方案也是提高农田承载力、提升农民效用以及保护农民收益的重要措施.探究了上海浦东新区祝桥镇农民对于两个不同农田生态环境方案的参与意愿.基于一个概念性的微观经济模型,探讨决策对象(方案)和决策主体(农民)对于整体农民参与意愿的显著影响.同时,通过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该模型假设获得了实证和数量经济分析验证.分析结论证实如果农田环境补偿项目的参与成本越低,其对农田本身直接农作生产的影响越小以及对于农民本身效用越高,那么农民参与农田环境补偿项目的意愿就越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福州市仓山区、台江区、鼓楼区以及闽侯县的部分个体工商户参保意识的调查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个体工商户的参保意识总体水平不高,且主要受到个体特征、家庭特征以及养老保险政策认知程度的影响。在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下,养老保险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提高养老保险参保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建议运用多种手段促进养老保险的宣传,开设个体工商户参保便民窗口,助力养老保险参保率提升。  相似文献   

14.
曾遥 《科技信息》2012,(4):131-132
目的:探讨居民医保优越性评价结果对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意愿的影响,为提高参保率提供对策。方法:自编调查问卷,经分层随机抽样选取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的全日制本科生1202人,调查其参保意愿及对居民医保优越性的评价。结果调查的人群中,有79.1%的同学有参保意愿,20.9%的同学无参保意愿。其中有540人(44.93%)认为居民医保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有优势,有236人(19.63%)则认为居民医保没有优势,还有426人(35.44%)则表示不了解或未进行过对比。结论:大学生对居民医保优越性评价的结果对其本身的参保意愿有显著影响,提升居民医保的优越性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参保率。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片口乡农民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宣传,使农民认识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和可能带来的好处,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采取入户调查、访谈的方式对农民参与新型合作医疗意愿进行调查,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湖南省的229位农民作为调查样本,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从农民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民心理认知三个方面对小规模农户参加农业保险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农民的年龄、农民的文化程度、家里是否有大学生、对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参加农业保险是否有补贴都显著正向影响小规模农户参加农业保险。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发展是哈尔滨市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所面临的一项重点任务.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市的尚志、阿城、双城、宾县、通河等县(区、市)进行的实地调研,从农户视角入手,从深层次上来剖析影响农民转移意愿的主要因素,发现65.1%的农户有参与城镇化建设意愿;影响其城镇化转移的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生活习惯等.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农民参与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农保政策是关乎数亿农民的惠民工程,而其能否切实走入基层的关键在于社保经办机构的服务能力。本文通过对湖南省桑植县实地调查相关数据的分析,对新农保经办服务中宣传不到位,基层乡镇专职人员工作量大、待遇低,以及养老金发放过程中所暴露出的服务配送能力弱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鄱阳湖区域实地调查,应用SPSS软件和交互分析方法研究农民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意愿受农民个人年龄与文化水平、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和农业劳动力数量、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了解、对满意度和社会氛围的评价、认为有利可图、对牵头人引导和政府支持等看法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位于重庆市西部,渝东北,渝东南三大区域的6个区县22个行政村的农户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农民认识、参与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的现状及愿望,以及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民参与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意愿的主导因素.研究结果表明:73.93%的被调查农民表示愿意参与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影响农民参与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的因素主要为农民的文化程度、农户类型、农民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农民对管理内容的了解程度、农民参与管理的方式、农民签订管理协议的情况以及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情况,可通过拓宽农民了解信息的渠道、鼓励农民参与项目各个阶段管理、丰富农民参与管理的方式、加强农民管理协议的签订、从而提高农民参与项目管理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农村土地整治管理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