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激光制造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方式的先进制造系统.针对集成激光制造系统,在分析其结构组成及激光加工特点的基础上,得到了机器人运动学逆解表达式,提出了一种基于碰撞检测的三角网格简化算法,设计并建立了模拟系统的模块化结构.基于VC开发环境并使用OpenGL图形接口技术开发了集成化激光制造系统加工过程计算机模拟系统,为工艺规划和优化提供有效支持,并实现了系统的通用性、易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2.
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轧钢实时训练系统仿真中,在对轧钢过程进行数学建模的基础上,运用OpenGL图形库,直观快速地再现了轧钢场景,实现了轧钢过程的可视化仿真,为轧钢操作工的训练提供了实时的模拟操作环境。实际应用表明,这种实时仿真技术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训练轧钢操作工的方法与手段。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总体结构,重点讨论如何运用OpenGL实现建模、仿真及动态驱动。  相似文献   

3.
高性能面向对象场景图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一种高性能场景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要的设计目的是使三维图形应用开发者从繁琐的低级API(如OpenGL)中解放出来并获得最高的图形性能。该系统可以工作在Windows和各种UNIX变体(如IRIX、Linux等)操作系统上,主要的目标操作系统是Windows,主要针对低端(单处理器)硬件平台(如个人电脑)。应用范围包括视景仿真、虚拟现实、科学可视化、临场感娱乐及其他实时三维图形应用。  相似文献   

4.
对OpenGL这一性能卓越的三维图形开发平台的基本绘制原理作了简单介绍 ,论述了基于OpenGL的VisualC ++面向对象软件设计思想 ,着重阐明了以气象雷达终端原始回波数据为数据源的三维成像的数据处理、气象算法、实体建模、图像管理、用户交互等技术的应用以及具体软件实现中各层次结构的相互作用关系 ,实现了气像雷达降水回波三维图形的成像、剖切、旋转等功能 ,并给出了软件生成产品的三维图象应用实例 ,为今后气象分析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程度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微观分子运动的仿真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分子运动三维坐标数据得到分子运动三维动画仿真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首先给出系统的分子动力学数学模型、基于OpenGL的坐标变换模型及光照模型等,然后给出系统的数据处理、图形仿真和人机交互三个主要模块的设计和实现方法。最后使用该方法实现了一个液态金属分子运动的实时仿真系统。  相似文献   

6.
基于OpenGL的飞行过程再现与仿真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针对某型飞机飞行过程再现与仿真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OpenGL图形库的方法,该方法采用计算机图形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能够直观,快速地建立飞行过程;并分析了如何运用OpenGL实现建模、仿真及动态驱动。  相似文献   

7.
一种有效的矢量图形SVG的结构化方法(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关于基于XML的矢量图形SVG实体类、对象之间的关系结构模型与实现方法,其过程是通过对实体的矢量化描述,将实体层次化,并用基于XML的伪码(pseudo-XML)来表示。设计一种转换算法,将伪码转换为结构化的SVG矢量图形代码。结构化的SVG代码有利于基于内容的矢量图形SVG的存储和检索,增强了SVG代码的可读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3D直方图联合面部特征的人脸跟踪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杰  刘超  沈海涛  郝重阳  樊养余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22):5304-5306,5310
针对人脸跟踪中存在的实时性和准确性难以同时兼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直方图肤色模型联合面部特征提取的人脸跟踪算法,采用网格映射缩略图、运动矢量预测和搜索窗参数修正等方法来提升算法的性能,从而既提高了算法的执行效率,又保证了算法的准确性,最终实现了一套人脸跟踪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克服复杂背景的影响,准确的检测出有效的人脸,并对人脸进行实时跟踪,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Cg和OpenGL的实时水面环境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实时水面效果可以大大增强虚拟现实系统的沉浸感。基于Cg图形硬件开发语言以及OpenGL,综合利用P-buffers技术、凹凸纹理技术、投影纹理技术以及动态纹理技术模拟了一个实时的、包括反射、折射、水面波动、太阳波光以及Caustics等效果的水面环境。该方法仅需要两个三角形单元来构建水面。  相似文献   

10.
三维表面绘制是图像图形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问题.迄今为止,人们已经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表面绘制方法,其中基于二维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它广泛应用于地理测绘、工业建模、医学可视化等领域,然而如何应用于胎儿健康检查尚未见报道.本文基于扇形扫描三维超声图像的成像特点,设计了一种从二雏超声图像到胎儿表面三雏绘制的方法,包括了从滤泼,分割,边缘提取,抽点到点云的三雏表面绘制的整个过程.全部程序用vC 结合OpenGL实现基于三角形网格测量数据三维场景和格网显示,图形具有平移、缩放、旋转,选择修改等功能,买验证明对于三维超声胎儿表面绘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励磁同步发电机系统和并网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励磁同步发电机的准同期并网条件,建立了同步发电机和励磁系统数学模型。理论分析了同步发电机并网冲击电流和冲击转矩。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和准同期锁相模块仿真模型,采用AMESim软件建立液压调速系统模型,采用联合仿真的方法,对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准同期并网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了系统并网冲击特性。在实验室搭建30kVA实验台,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和仿真结果的正确性。研究表明定量泵-变量马达液压调速系统能将同步发电机转速稳定控制在准同期并网条件范围内,同时能有效控制系统并网冲击,使风力发电机组平稳并入电网。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目前大规模仿真系统中对于分布、异构的数据资源进行统一访问和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仿真网格系统中数据集成和访问的框架,阐述了该框架下的OGSA-DAI的实现机制,并结合XML分析了数据集成和访问的原理。结合OGSA-DAI,给出了仿真数据资源集成和访问的具体实现方法。在仿真网格环境下,通过仿真网格数据库的构建实现对分布、异构的仿真数据、模型资源的动态分配和多用户的并发访问。  相似文献   

13.
网格是新一代信息基础技术,其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根据现有的基于HLA构建的分布式仿真系统存在的缺陷,利用网格技术的优势研究并提出了模块化的仿真网格系统框架。通过讨论相关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法及关键技术的解决手段,实现了资源和任务有效管理和调度,从而发挥网格的优势来支持仿真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网格计算系统中虚拟组织管理的授权需求,提出使用门限闭包作为网格计算系统中面向虚拟组织的授权服务机制。既分析了门限闭包的适用性,也指出了它在具体实施时所存在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授权服务体系,设计了基于公钥基础设施PKI的访问控制工作协议,并结合现有网格计算系统的安全基础设施设计了相应的授权服务系统架构。该体系通过分离门限闭包策略和实现机制,既保证了对复杂授权策略的处理效率和处理能力,也充分利用了现有网格安全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对电力系统面对突发事件时的性能表现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利用韧性的概念构建电网系统能够实现应急全周期内避免损失.文章利用应急管理理论分阶段刻画韧性的特征,在描述突发事件下电网韧性能力的同时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价电网韧性的方法,它侧重于电网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维持稳定、抵抗中断、恢复性能的调整能力:利用给出的韧性评价指数结合电网特有的包括运行模式、组件物理强度和网络拓扑结构在内的电网特征,针对性地描述了能够增强电网韧性的措施.最后举例选取N-1准则措施利用PSCAD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利用韧性评价指数说明N-1措施能够增强电网韧性的同时,验证了韧性评价指数的合理性.电网实例引用IEEE14节点模型.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复杂分布式仿真中资源的共享与重用、仿真系统的重组与重构不能满足应用需求的问题,在仿真领域引入了网格技术构建仿真网格,其中,实现多粒度仿真应用的互操作是其研究热点之一.通过比较仿真网格支撑环境和高层体系结构,并针对当前有一定代表性的复杂分布仿真系统结构,提出一种基于网格的多联邦/多仿真应用互操作原型系统实现方案.对不同耦合关系的仿真应用,如何实现互联与互操作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现,并通过最小系统的实现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主流仿真协议HLA的不足之处和网格技术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HLA仿真框架与网格技术相结合的可行性,论述了基于HLA的仿真网格结构及其系统设计问题。HLA同网格技术的结合为大舰模军事仿真活动的开展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8.
SGE(SunGridEngine)是构建本地和集群级网格的工具。研究以SGE为基础,根据HLA仿真任务的特点,进行分布式仿真网格的框架研究和设计。分析了仿真网格的时间管理机制和仿真任务的迁移机制,采用点检查的方式实现了仿真任务迁移和动态调度,提供了用户级和内核级的点检查任务的支持。提出了仿真网格的双通道通信机制和仿真任务在仿真网格中的两种调度模式。通过研究构建了仿真网格的原型系统,并进行了HLA仿真应用的测试。  相似文献   

19.
Multiple QoS modeling and algorithm in grid system is considered. Grid QoS requirements can be formulated as a utility function for each task as a weighted sum of its each dimensional QoS utility functions. Multiple QoS constraint resource scheduling optimization in computational grid is distributed to two subproblems: optimization of grid user and grid resource provider. Grid QoS scheduling can be achieved by solving sub problems via an iterative algorithm.  相似文献   

20.
1.INTRODUCTIONOGSA[1,2,4,5,7]integrates key grid technologies withWebservices mechanisms to create a distributed sys-temframework based around the grid service.OGSAdefines mechanisms for creating,managing,and ex-changing information among entities called grid ser-vices.Succinctly,a grid service is a Web service thatconforms to a set of conventions(interfaces and be-haviors)that define howa client interacts with a gridservice.As the embodi ment of the information warfare,NCW[2,3,6]is 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