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内聚营养源SRB污泥固定化处理含锌及硫酸根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聚乙烯醇(PVA)-硫酸铵包埋法对硫酸盐还原菌(SRB)污泥进行固定。采用上流式厌氧反应器进行含锌废水的处理,研究进水SO42-质量浓度、pH、固定化小球与废水质量比等因素对体系处理含锌废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SO42-质量浓度为4.151 g/L,Zn2+质量浓度为0.100 g/L,pH为5.9,固定化小球与废水质量比为1:2,水力滞留时间为20 h的条件下,Zn2+去除率达98%以上,出水Zn2+质量浓度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锌离子主要结合SRB的代谢产物S2-形成ZnS沉淀从废水中去除。利用稳态法测得SO42-催化还原速率与SO42-浓度函数关系曲线遵守米氏方程。  相似文献   

2.
改性活性污泥高效处理高浓度硫酸盐废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城市生活污水厂的好氧活性污泥进行厌氧改性,利用改性后的厌氧污泥对高浓度硫酸盐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不同有机碳源、体系初始pH值、接种污泥质量、起始硫酸根质量浓度、初始ρ(COD)/ρ(SO42-)、亚铁离子及通N2方式等因素对厌氧污泥还原硫酸根能力的影响.间歇式试验结果表明:在以乳酸钠为有机碳源,pH值为7,接种污泥质量为20 g,初始硫酸根质量浓度为3 g/L,ρ(COD)/ρ(SO42-)为1.45,不加亚铁离子及通入N2的条件下,硫酸根的去除率最高;在间歇式试验最优条件进行丰连续试验,硫酸根去除率均大于90%,表明在ρ(COD)/ρ(SO42-)较低的条件下,能快速启动反应器,高效处理高浓度硫酸盐废水.  相似文献   

3.
研究静态条件下硫酸盐还原菌处理硫酸盐废水时,COD/SO2-4比值对硫酸盐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模拟硫酸盐废水用无水硫酸钠配制,以乳酸钠为电子供体(COD).实验结果表明.当T=35℃,初始pH=6.8时,COD/SO2-4≥SO2-4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同时COD的去除率'达到约55%,处理后体系的pH值有所上升.选择恰当的COD/SO2-4比值对实际工程的工艺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0.6m3/d的酸相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UASB)-气提脱硫-甲烷相UASB-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工艺处理高硫酸盐抗生素废水,硫酸盐还原与有机物甲烷化分别在两个反应器中进行,有效避免了硫酸盐还原菌对产甲烷菌的竞争抑制,利用空气吹脱将硫酸盐还原产物硫化物降低到一定浓度,消除了硫化物对后续单元产甲烷菌的毒害作用.80 d试验结果表明,当系统稳定运行时,进水CODCr为10 680~14 140 mg/L,SO42-为1 280~1 610 mg/L时,系统出水CODCr为760~1 020 mg/L,CODCr平均去除率为92.8%,SO42-为160~210 mg/L,平均去除率为87.7%,硫化物浓度在1.8~2.9 mg/L,平均去除率在97.1%.该系统可大大削减进水中的有机物、SO42-及反应过程中的硫化物,该系统作为高硫酸盐抗生素废水处理预处理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两相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的产酸相作为硫酸盐还原单元,以食用红糖为碳源,通过连续流实验,重点研究了产酸相中COD/SO42-值(C/S)对SO42-去除率的影响.在(34±1)℃、进水碱度(ALK)(300~500)mg/L、pH(6.0~6.2)、氧化还原电位(ORP)(-250~-350)mV等条件下,当进水C/S<2.0时,SO42-去除率小于81%;当进水C/S值为2.5~2.0时,SO42-去除率为(90~81)%;当进水C/S值为大于2.5时,SO42-去除率为90%以上.随着C/S值的降低,SO42-的去除效果会将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无水乙醇为分散剂,水热法合成纯TiO2,再加入稀H2 SO4合成SO42-/TiO2来降解废水中的土霉素.从废水中土霉素浓度、光催化剂投加量、pH、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土霉素降解率的影响,发现在相同的条件下,SO2-4/TiO2对废水土霉素的去除率远远大于纯TiO2对土霉素的去除率.使用BET、XPS...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论述采用物化/ABR/UBF/好氧/混凝沉淀工艺处理木糖生产废水,运行实践表明,该工艺具有处理效果稳定可靠、对木糖废水中的CODCr、SO42-和色度去除率高等特点。出水水质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缩写SBR)处理谷氨酸生产废水的操作运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对进水COD为1500-2000 mg/L的废水曝气5-8 h处理后出水COD<100 mg/L,去除率为93%-95%,污泥负荷为0.64-0.7 kgCOD/kgMLSS且运行比较稳定.此工艺对COD浓度值变化有一定抵抗能力,在试验范围内,SO42-含量在1000-6000 mg/L对COD去除率的影响较小,考虑到试验误差,可以认为基本不参与反应,对生物系统无影响.SBR工艺对谷氨酸生产废水的COD降解服从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9.
混凝-催化氧化法处理造纸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混凝-催化氧化法处理造纸废水,讨论了在25 ℃,混凝过程中聚丙烯酰胺(PAM)、Al2(SO4)3的加入量、混凝时间及催化氧化反应中溶液的pH值、铁屑加入量、H2O2的加入量、反应时间等主要因素对废水中COD去除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造纸废水经过混凝-催化氧化法处理后,废水中COD、SS、色度主要污染物去除率达97.0%、98.1%、98.8%,各项指标超过一级排放标准,水质可以完全回收利用,为造纸废水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图3,表7,参8.  相似文献   

10.
ASBR法处理酸性钛白废水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采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处理高浓度硫酸盐废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模拟废水和实际钛白粉废水的试验显示,硫酸根离子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2.1%,83.5%,COD/SO4^2-的比值对硫酸根离子去除率有较大影响,比值在2-3时效果最佳,该试验工艺的一个特点是采用了气循不与水循环并用的方法,以防止硫化氢气体对硫酸盐还原菌(SRB)的毒害,同时起搅拌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以污泥+葡萄糖为有机底物,硫酸根离子为电子受体、碳毡吸附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为生物阴极、碳布为阳极的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模拟酸性重金属矿井废水.构建不同的外接电阻(分别为100Ω、1000Ω)MFC系统和开路常规生化处理对比,废水初始pH=4,Zn2+、Cu2+、Cd2+、Pb2+、总Fe初始质量浓度均为20mg/L.结果表明,MFC外接电阻100Ω时,对Zn2+、Cu2+、Cd2+、Pb2+、总Fe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45%、99.68%、99.65%、98.34%、98.99%;COD、SO2-4的最大降解速率分别为83.4和23.9mg·L-1·d-1,比开路常规生化处理分别提高了15%和181%;同时pH有效提升至中性.表明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对于传统生物法处理酸性矿井废水有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废水生化出水吸收二氧化硫是一种以废治废,不产生二次污染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平均进气浓度为2103mg/m^3、气/液比为150∶1时,去除率可达97.4%,为现有脱硫方法中吸收剂利用率最高的一种方法;采用投加碳酸钙强化增碱的方法当进气浓度为1524mg/m^3,气/液比为821∶1时,去除率可达90%以上,当进气浓度为4770mg/m^3,气/液为539∶1时,去除率仍可达89%,这对于电厂附近污水来源不足的情况下,采用强化增碱法是便便捷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高盐、高CODcr (重铬酸盐法化学需氧量)、高氨氮采出水生化处理的关键功能菌群及代谢机理,本研究在生产规模缺氧/好氧池-膜生物反应池(anoxic / oxic pond - membrane bioreactor,A/O-MBR),使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方法,检测了细菌、氨氧化细菌(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AOB)和氨氧化古菌(ammonia oxidizing archaea,AOA)的组成和含量。A/O-MBR 出水分析结果显示CODcr平均211 mg/L,去除率72.7%;氨氮分为低/高去除率(LS/HS)两个阶段,去除率分别为5.7%和70.8%。氨氮全部氧化为亚硝酸根;但亚硝酸根没有进一步转化为硝酸根,而是部分通过反硝化转化为氮气。细菌组成揭示关键功能菌群:涉及CODcr去除的主要有林杆菌(Limnobacter)、陶厄氏菌(Thauera)、伯克氏菌(Burkholderia)、水微菌(Aquamicrobium)、藤黄单胞菌(Luteimonas)、砂单胞菌 (Arenimonas),涉及反硝化的主要有斯塔普氏菌(Stappia)、生丝微菌(Hyphomicrobium)和噬甲基菌 (Methylophaga)。AOB优势菌是亚硝化单胞菌 (Nitrosomonas),占比高达96.6%。AOA主要有亚硝化球菌(Nitrososphaera)、亚硝化短小杆菌 (Nitrosopumilus)和Nitrosocosmicus,均率属于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LS和HS样品细菌含量范围2.83×10^9~4.01×10^9 拷贝/g污泥,细菌丰富是高效生化处理的基础;AOB含量分别是7.27×10^7~8.47×10^7 拷贝/g污泥和6.79×10^8~17.2×10^8 拷贝/g污泥,差异显著,是氨氮去除率差异的决定因素;AOA含量范围4.06×10^4~8.88×10^4 拷贝/g污泥,均极低,揭示其不是氨氮去除的关键菌群。这些发现可为提高含硫气田高含盐采出水处理效率和稳定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对TCr质量分数为2 312 mg/kg的污染土壤进行7轮蒸馏水预浸泡处理,然后再进行无水电解电动修复.污染土壤经过水浸泡、85.4 h和203 h的无水电解电动修复后,TCr去除率分别为45%、67%和84%,表明预浸泡处理可以显著降低铬污染土壤电动修复的负荷.通过采用铁阳极和CuSO4阴极工作液,抑制水的电解,使Fe2+离子和SO42-离子分别替代H+离子和OH-离子进入土壤,可以提高铬(Ⅵ)的电迁移数,提高铬污染土壤电动修复的电流效率.  相似文献   

15.
石墨、铝电极低压脉冲电解含油废水效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铝、石墨电极-低压脉冲电解含油废水影响因素:时间、电压、频率、占空比、电解质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石墨电极和铝电极电解效果与支持电解质Na2SO4用量有较为明显的关系,当Na2SO4用量小于0.7%时,石墨电极的油去除率高于铝电极;大于0.7%时,铝电极的油去除率高于石墨电极.在支持电解质Na2SO4用量较高的条件下,石墨电极油去除率受电压、占空比、频率因素影响较大,随频率增加而增加,随电压、占空比增加油去除率先增加而后下降;当电压大于6 V,频率高于500 Hz,占空比大于30%时,改变参数对铝电极的油去除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滴滤塔式生物反应器去除硫化氢恶臭气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治理H2S恶臭污染,研究采用装有ZX01型填料的生物滴滤塔,进行了长期实验室H2S脱臭试验.结果表明:该生物滴滤塔H2S的进气浓度低于300 ms/m3时,气体最佳停留时间为30 s,去除率接近100%,H2S代谢产物以硫酸根离子为主.该滴滤塔阻抗较低,无需经常进行反冲洗,可长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固体超强酸SO4^2-/ZrO2-Al2O3,并将其作为催化剂应用于乙酸正丙酯的合成.结果表明,SO4^2-/ZrO2-Al2O3对乙酸正丙酯的合成有较好的催化活性,酯化率可以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水氧化法可以快速处理硫化铵废水,其反应产物包括S2O32-、SO32-和SO42-。S2-的去除速率随反应时间、温度、压力、氧气浓度的增大而升高。  相似文献   

19.
以钠基蒙脱土为基质,合成铝铈共交联蒙脱土,利用SO42-进行改性,然后负载上Cu2+,制成Cu/SO42-/Al-Ce-PILM催化剂.考察该催化剂在富氧条件下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性能,并采用XRD、DTA和Py-IR等手段对该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与采用铝或锆交联的蒙脱土相比,采用铝铈共交联的蒙脱土土层的层间距更大,整体结构和表面酸中心的热稳定性更好,从而使得Cu/SO42-/Al-Ce-PILM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能使NO转化率在300℃时达到55.36%,在600℃时仍高达22.93%.  相似文献   

20.
强化混凝去除腐殖酸的试验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Al2(SO4)3、FeCl3混凝剂对腐殖酸的强化混凝试验表明,强化混凝对腐殖酸有很好的去除效果。pH值和混凝剂投加量是影响腐殖酸处理效率的主要因素,其中调整pH值更有效。Al2(SO4)3混凝的最佳pH值在5左右,FeCl3在4左右。Al2(SO4)3投加量为4mg/L时,DOC、CODMn及UV254去除率可分别达到69.7%、84.8%和96.9%。FeCl3投加量为5mg/L时,DOC、CODMn及UV254去除率可分别达到78.1%、89.3%和9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