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Hirsh(1952)首次报道一名雷达工作人员,在1500~3000兆赫(MHz)频段、100毫瓦(mW)/平方厘米(cm~2)功率密度微波辐射下,一年以后产生了双眼白内障。从那以后,微波的生物效应研究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同时,许多研究者的生物效应实验,常获得各自不同的结果,长期存在着分歧与争论。本文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一简要的整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稀疏雷达成像旨在远低于奈奎斯特率采样下对稀疏场景实施高分辨率微波成像.本文概述作者在解决这一问题上的系统探索与创新实践.核心贡献包括:提出L_(1/2)正则化理论作为新的稀疏雷达成像理论,提出不直接基于雷达观测而基于雷达回波模拟算子重构的稀疏雷达成像新模型,提出以3D相变图分析为依据的稀疏雷达成像系统设计方法等.根据新的理论、模型和设计方法,研制了首部稀疏雷达原理样机并开展了机载实验.实验验证了所提新理论、新模型与新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展示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NASA利用强大的雷达成功找回了一颗失联7年多的印度月球探测器。该探测器名为"月船1号轨道探测器",直径约1.5米。2016年7月,研究人员利用"金石深空通讯体系"的70米长天线,向月球发射微波。然后通过直径100米的格林·班克望远镜,研究反射回地球的"雷达回声"。通过这些"雷达回声",科学家成功找到了印  相似文献   

4.
高温超导材料的微波表面电阻比铜等金属小将近3个数量级,所以自从高温超导材料发现以来,人们就开始了高温超导微波滤波器的研究,并研制出了各种各样具有低损耗、高选择性、优异的带内群时延特性等性能优异的高温超导滤波器.与此同时,高温超导滤波器的应用研究也取得长足进步.目前,由高温超导滤波器、微型斯特林制冷机及半导体低噪声放大器等组成的高温超导微波前端子系统已经在移动通信、雷达、深空探测和卫星通信等多个领域获得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来,高温超导滤波器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向新的方向拓展,在大功率承载能力、多通道器件、可调频率滤波器以及全超导接收机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本文对高温超导滤波器的研究现状和应用进展进行总结,并对高温超导滤波器及微波应用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盂庆安 《科学通报》1979,24(22):1016-1016
与文献中常见的固体宽谱线的测量方法不同,我们用的是脉冲傅里叶变换式谱仪。谱仪是西德Bruker公司生产的SXP型高功率脉冲核磁共振谱仪。所用直流磁场的场强为21.14千高斯,这时Li~7的核磁共振频率为34.98兆赫。  相似文献   

6.
宇宙X射线源     
天体离开我们很遥远,人们认识和了解天体主要是通过接收和分析它们的辐射。我们知道,电磁辐射的频谱是很宽广的,它从无线电波段、红外、可见光、紫外、一直延伸到X射线和γ射线。但在本世纪四十年代以前,天体的观测只局限在可见光波段。四十年代以来,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天体的射电观测工作,由此引起了震动天文界的六十年代的四大发现——类星体、脉冲星、星际有机分子和微波背景辐射,使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飞跃。近二十  相似文献   

7.
对星载Ku, Ka和W波段微波雷达联合观测中纬度陆地气旋、热带台风和热带洋面气旋个例中云和降水的三维结构进行了模拟仿真.首先利用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云模式模拟了个例中各种水凝物的时空分布,并利用Aqua卫星MODIS观测结果直接检验了中纬度陆地气旋个例模拟结果;然后将模拟结果作为输入,利用星载雷达模拟器计算了相应的雷达回波反射率因子,并利用CloudsSat卫星的W波段云雷达CPR实测信号对之进行了验证;随后利用该模拟数据研究了不同粒子雷达回波反射率的特点.最后假设Ku,Ka和W波段雷达的灵敏度分别为15, 5和-35 dBZ,定量研究了这3个波段在探测云顶高度、云底高度上的优缺点和误差大小.模拟结果证实随着频率的增高,水凝物粒子的雷达回波反射率因子减小.非降水云水和云冰粒子回波明显弱于降水和降雪粒子,一般很难被Ku和Ka波段星载雷达观测到.研究发现W波段雷达对云顶的探测误差一般很小(不到30 m),而Ku,Ka雷达对云顶的探测误差可达数千米.对云底探测而言,W波段雷达可以有效穿透低层液态水含量低的天气系统,但对强降水天气系统云底探测误差较大;Ka波段雷达在台风眼壁云墙附近的强降水区也会出现较大探测误差;而Ku波段雷达云底的探测误差都较小.  相似文献   

8.
最近,电气通信技术审议会(日本邮政部的咨询机构)拟就了“使用电波时人体的防护指南”这一安全标准。该标准主要以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为基础,考虑了频率范围为10千赫~300千兆赫之间的无线电波~微波对人体的影响,其水平与欧美各国同类标准相当。近年来伴随技术发展而出现的可产生强大电磁场的装置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意之间遭受直流强磁场、交流磁场、脉动磁场等各种强磁场以及强电场的机会不断增多。例如:在高电压附近长时间地劳动,铁道上的直线马达机车、配备超导装置的医疗用核磁共振CT(MRI)和分析用核磁共振(MRS)以及核聚变装置等的影响。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最新的MRS设备计划配置具有700兆赫的极高频率的超导磁铁。  相似文献   

9.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它不会引起空气的振动,因此,一般人耳是听不到微波的.但最近的研究发现,当人体受到脉冲调制的微波辐照时,可以产生听觉效应.微波辐照引起的听觉,有时似机器响,有时象昆虫鸣,有时还好比鸟儿叫. 这项发现直接在人身上得到了证实.实验在装有微波吸收材料的屏蔽室内进行,受试者的头部直接处于微波喇叭天线的前面,实验人员和微波发生设备都在隔壁房间内,与受试者分隔开.为了尽量降低扰动噪声,受试者有听觉感觉时就按下开关,用指示灯通知实验人员.结果表明,用宽度为1 ~32μs的矩形脉冲、调制频率为2450MHz的微波辐照受试者的头部时,他感到清楚的“卡嗒”声.在听阈,峰值功率密度在1~40W/cm~2之间变化,此时的平均入射功率密度为0.1mW/cm~2.  相似文献   

10.
《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心身医学的发展》就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医学模式的转变的必然性、现代医学与社会心理观点的关系、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心身医学发展的关系、A 型性格与冠心病,高血压病的关系作了介绍.新的医学模式是当代及未来一个很长历史时期医学发展的总方向,它赋予一切医学的传统概念以新的含义.心身医学的研究近年来在我国已有开展,并已对性格类型与冠心病、高血压病的相关性开展了研究,发现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由此可以说明在我国开展心身医学研究是大有发展前途的,可以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提高医疗质量,造福病人.  相似文献   

11.
陆应诚  刘建强  丁静  石静  陈君颖  叶小敏 《科学通报》2019,64(31):3213-3222
溢油是海洋环境监测的重要对象之一.在海洋环境动力作用下,溢油会形成复杂多样的污染类型.准确识别、分类并定量估算不同类型的溢油污染,有助于溢油事件应用处理策略的制定与灾损评估.微波雷达与光学是海洋溢油遥感监测的主要手段,具有不同的技术优势与应用特点.近年来,海洋溢油光学遥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发展迅速,其对不同海面溢油污染类型的识别、分类与定量估算能力得到认可.针对2018年1月中国东海"桑吉"轮溢油事件,利用中国GF-3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实现"桑吉"轮疑似溢油的圈定.优选欧洲空间局Sentinel-2卫星的多光谱数据,开展无云覆盖区域"桑吉"溢油的光学遥感探测.基于溢油模拟实验的光谱响应特征分析,阐明了典型溢油污染的Sentinel-2卫星多光谱特征,进一步开展"桑吉"轮溢油污染类型的光学遥感识别与分类.结果表明,"桑吉"轮溢油在其扩散与风化过程中,形成了3种显著差异的溢油污染类型,即海面油膜、油包水状、水包油状乳化物.不仅与GF-3合成孔径雷达的疑似溢油监测结果互为验证,更实现了不同溢油污染类型的光学遥感识别与分类.最后,初步讨论了光学遥感与微波雷达的集成应用策略,通过优势互补,能有效提高海洋溢油的遥感监测水平,并为中国海洋水色业务卫星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共球诸点相互距离之间的一个不等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加农 《科学通报》1988,33(14):1045-1045
距离几何作为几何学的一个分支是由K.Menger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末所开创的,L.M.Blumenthal集三、四十年代距离几何之大成写成了专著《Theory and Applications of Distance Geometry》,此专著就是距离几何之经典。近年来,距离几何在统计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得到了应用,并引起了一些统计学家及生物化学家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医学领域中,微循环的研究十分活跃,而且出现了一个十分喜人的现象:工程技术人员、物理专业人员和医学研究人员一起,组成了一支综合性的研究队伍,使微循环的研究取得了不少重要的进展,由于此种协作的开展,和各种新技术、新理论的应用,使微循环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复兴时期”。  相似文献   

14.
科学信息     
·Science《科学》Vol.247,No.4940,1990年 1.冷战后的防卫研究美国国防部对防卫以及有关重要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基础研究,并且增加了此方面的拨款。 2.对水处理的争论目前人们对饮用水中加氯消毒的处理已有多年历史,一直可追到四十年代,然而最近在科学界,研究人员对此提出了质疑,原因是其中可能存在的致癌潜在威胁。 3.新病毒与新威胁科学家强调,人类社会面临的严重疾病的威胁日益突出,这是因为以为一些古老的病毒以新面貌侵入了我们的社会。 4.基因图怎样了? 早年在基因工程方面的第一个目标是完成理想的基因结构图。但从现在看来,这介任务太艰巨,至少目前难以完成。  相似文献   

15.
沈光铭 《科学通报》1973,18(2):58-58
一、前言几年来,科学技术人员在不断地探讨用微波传输电力的方法,和利用这种方法将空间太阳能向地面输送的可能性.1970年在一次专业性会议中讨论了空间太阳能微波电力站的展望问题.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注意.本文根据文献报道扼要地介绍有关这个空间微波电力站的设想与探索情况,并进行一些评述。到目前为止,空间微波电力站是人类所能希望的最理想的能源之一,因为它直接来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而不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08年维康基金图片奖揭晓.英国维康信托基金会是一家致力于资助科学研究的慈善机构,于1936年由亨利·维康爵士创办.维康基金的用途是"发展用于改善人类和动物健康的科学研究",主要资助对象是英国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人员.维康基金图片奖每年的获奖作品都是英国研究人员在医学和生物学的研究过程中拍摄的.  相似文献   

17.
微波的特性微波通常是指波长在1米~1毫米之间,即频率在300MHz~300GHz之间的电磁波.它和人们熟悉的无线电广播用的中波(波长为545米~182米,频率为550kHz~1650kHz)和短波(波长为130米~13.6米,频率为2.3MHz~22MHz)本质上相同,只是相比之下,它的波长更短,故称之为微波. 所有的电磁波在自由空间均以光速传播.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与物体相互作用时,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相似文献   

18.
《科学通报》2011,56(9):708-708
近日, 我国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双通带滤波器的设计 方法, 并完成了一个L 波段双通带高温超导滤波器的设计和制作, 该成果可充分发挥超导材料的低微波表面电阻的优势, 在微波通信、高灵敏度接收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按照美国华盛顿生物电磁学研究试验室研究人员新近的一项研究结果,微波这种不可见的电磁振荡有可能诱发癌症。研究人员将100只老鼠暴露在微波环境中,微波水平相当于美国标准规定的人体最大允许剂量。25个月后发现有16只老鼠有肿瘤,多数生长在内分泌系统,对照组的老鼠未暴露在微  相似文献   

20.
张喜镇 《科学通报》1981,26(11):670-670
由北京天文台射电天文研究室研制的密云460兆赫太阳复合干涉仪(以下简称“4×16”系统),于1980年8月完成并正式投入太阳观测工作。此系统是在我们完成146兆赫太阳干涉仪后着手进行的。在相继完成450兆赫16面干涉仪及“2×16”系统后,于1979年底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