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安忆的小说创作变化无序,90年代评论界关于王安忆小说创作的研究,基本把握了其思想内容、 心灵追求、叙事方式及发展线索,但也存在一些缺陷。本文试图按照王安忆创作的具体情形,对90年代以来的 研究文章进行分阶段述评,期待对90年代王安忆小说研究作一个小结。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新写实”小说解构了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提倡的“崇高”,而刘恒创作于90年代末的“新写实”小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却一反这一路数,着力张扬了小市民与命运抗争的宝贵精神,使小说充满了崇高的意味。  相似文献   

3.
王安忆的小说创作变化无序,90年代评论界关于王安忆小说创作的研究,基本把握了其思想内容、心灵追求、叙事方式及发展线索,但也存在一些缺陷。本文试图按照王安忆创作的具体情形.对90年代以来的研究文章进行分阶段述评,期待对90年代王安忆小说研究作一个小结。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新感觉派作家施蜇存创作出一批意识流小说。其小说借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具有现代主义特性,同时又遵循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融合了中国传统小说的现实主义因素。他的小说是在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基础上的变形。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已经不再有20世纪80年代那样的轰动效应,这个时期的小说创作形成了迥异于新时期小说的叙事特征。全球化是20世纪90年代文学所处的文化环境,市场化是中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转型得以实现的巨大动力,而现代性则更是中国文学自新文学诞生以来甚至更早的时间内持续的现代化诉求。把20世纪90年代的小说放在这样的全球化、市场化,追求现代性的历史背景下来考察,会发现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有了期盼世界认同的努力和尝试。在这样的理想下,小说创作在思想表现方面虽然失却了深度模式但是却成就了叙事意义上的另一种成绩。  相似文献   

6.
狄更斯作为现实主义创作大师,林纾在对其作品进行译介与研究的过程中,对其现实主义创作特征颇多体会,多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推介。林纾在翻译狄更斯小说的同时,以现实主义为中心,对狄更斯的小说创作进行了探讨,牵涉到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文学的社会作用以及叙事艺术等很多基本的理论问题,在当时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元小说尤其是黑色幽默元小说,通过运用"作者出面"等叙事策略,颠覆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传统,充分揭示了文学的虚构本质。这虽然是富有实验创新精神的作家们为延续文学鲜活生命力的自觉努力,但是因为其对叙事成规的过度破坏,也使得多数元小说成为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对其叙事策略的研究,既有利于对后现代文学的理解,也有益于探索未来小说创作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当代小说叙事话语的代际嬗变始于启蒙叙事对十七年小说神话叙事的鼎力反拨,但启蒙叙事这一反神话叙事的话语方式,却逐步演化成了一种以道德神话为内核的新神话叙事。至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启蒙文学的暂时消歇,当代小说的叙事话语又转向了以欲望叙事为突出特征的世俗化叙事。此消彼长之下,世俗化叙事终以构筑身体神话的方式,取代之前的新神话叙事成为了当代小说的叙事主流。但在此历史进程中,启蒙叙事与世俗化叙事的话语博弈,又于90年代中后期催生出了神性写作这一新的小说叙事话语。从神话叙事到新神话叙事,再到世俗化叙事与神性写作,当代小说叙事话语的发展流变,已然自成系统地构建起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谱系。  相似文献   

9.
1950-60年代,以徐怀中、刘克、胡奇、单超、刘汉君、苏策、叶玉林等为代表的进藏作家,以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为主,创作了以和平解放西藏,修通青藏、康藏公路和建设西藏为主题的小说,体现了这一时期西藏当代文学以革命叙事建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时期的西藏当代文学革命叙事记录、反映、展现了西藏纳入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历史进程、社会变迁,体现了当代西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建构中积累的独特的地方性文学经验,凝练了当代西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记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文学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当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在叙事风格上发生的从写实到反讽的明显转型:当代作家重新调整了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叙事立场,从“自赏”转为“自审”。90年代以来,“反右”“文革”小说叙事风格的演变,是作家从政治反思到人格反思,从“感谢苦难”到直面精神创痛的嬗变过程,深刻传达出作家的创作立场、价值取向和历史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狂欢化”是巴赫金在研究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民间文化及文学创作的基础上提出并系统阐释的一种文化与文学理论。在中周小说界经历多种“现代性”探索与实验后却仍然迷茫于“不知路在何方”之时,狂欢化理论为小说创作指点了“后现代”之路。韩寒的《光荣日》是具有鲜明的后现代狂欢化叙事特征的小说,主要表现为空间戏仿化、人物边缘化、情节双声化和语言粗鄙化。  相似文献   

12.
清初小说评点异常繁盛,主要表现在评点者不仅仅对小说文本进行文字品评和符号圈点,更突出的是评点者从自己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角度出发,对小说的原始文本进行增删修改,加工润色,甚至大幅度的改头换面,从而形成清代初期小说评点中集评改于一体的文化现象。这一文化现象进一步强化了文人在小说阅读、评点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互动性,并因此产生了以毛本《三国演义》、张评本《金瓶梅》等水准较高的通俗小说流行定本,在古典小说经典化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叙事理论中,叙事视角的艺术选择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叙事谋略。小说作为一种叙事文学,其叙事视角包括三种基本类型,且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艺术功能,难分高下优劣。因此,在小说创作过程中,就应该根据三种叙事视角各自的特点和优点,根据小说题材、内容和生活容量进行艺术选择,做到合理选择、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4.
赵树理的小说《“锻炼锻炼”》是作者在当时的现实语境中为了执着地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而有意识地采用反讽叙事策略创作出来的。从叙事学的视角揭示这一文本反讽式的内在景观:通过在叙述者声音中夹杂一些不协调的音符而突显事件声音,并在两种声音的碰撞与冲突中揭示出文本的反讽意义;“隐含作者”与理性作者之间的内在矛盾正是这一文本形成的外在语境。  相似文献   

15.
从结构学、创作思想、创作主体等三个方面,细致论述了现代女作家萧红的小说创作,指出她敢于淡化小说结构,并能继承鲁迅的创作思想,关注国民愚昧,关注女性命运,体现了她创作的独特和可贵。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成因作了探索。本文着重研究 70年代末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社会的冲击 ,从而引发文学观念的骤变与小说创作上的创新与变革 ,出现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初期形态。  相似文献   

17.
奇幻文学里的悲情因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奇幻文学风靡当今文坛,不仅因其文学传播载体的多样化和即时性,还因为奇幻文学的奇幻色彩依据人类的本性来展现。奇幻文学的独特魅力还在于它将人性融于奇幻的叙述之中,使得人性的魅力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而这种发挥又集中于奇幻悲剧的创作中,这使奇幻作品更具厚重感。  相似文献   

18.
在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的诗学体系与文学创作中,视觉元素居于重要的位置。其表现形式除引用具体的画家、画作之外,还包括:基于日常细致入微的观察,在小说文本中表现精妙而丰富的色彩;依托色彩创造具有视觉可信度的画面意象,扩充读者的视觉想象,并赋予画面一定的叙事功能。无论是色彩性还是画面性,其根源都在于视觉感官。纳博科夫不仅在文学批评中呼吁将经典文学作品视觉化加以把握,更将视知觉摆到自己笔下人物生命进程的头等位置,甚至赋予它超验的意味,沟通人物的此在与"彼岸世界"。藉此,他在小说叙事中构建起一个视觉王国。  相似文献   

19.
问题叙事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优良传统。针对当代文学问题叙事的偏颇,《恰同学少年》剧做了较好的辩证处理。它既是一部反映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的“问题剧”,又是一部成功塑造了诸多红色偶像的艺术杰作,实现了对当代文艺问题叙事的新突破,具有较高的文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王安忆三十多年的文学创作中,其小说的叙事语言发生了三个阶段的变化:从最初采用描述性的具体化语言到中期阶段创造出一种叙述性的抽象化语言,再到《长恨歌》以后选择了叙述性的具体化语言。语言风格从纯净清新到华丽稠密再到自然素淡,走上了一条返璞归真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