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期房按揭目前广泛适用于房地产业融资领域,是一种新型的担保方式。期房按揭的法律性质为德、日的让与担保。我国应借鉴让与担保制度来规制期房按揭关系,以衡平双方当事人之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前民事立法中没有关于按揭的明确规定。按揭是一种不同于抵押、质押的全新物权形式,我国民法应当对按揭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3.
我国法律和法规对按揭和假按揭缺乏明确的规定。针对我国假按揭现象,梳理了我国按揭制度的法律特征和种类,总结出假按揭的定义和种类。并分析假按揭现象的产生原因,提出了假按揭问题的破解思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按揭制度起步较晚,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致使在房屋买卖中出现了一系列引起争议的问题。文章结合民法、物权法及合同法等理论对楼花按揭中预售认购书的法律效力、预售合同登记的意义、“炒楼花”的可行性及按揭权的生效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按揭作为房地产业中的一种新兴的制度颇为人们关注。文章在简述我国房地产业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房地产按揭的操作程序及法律、法规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商品房买卖采用"先建后售"即现房买卖的模式进行,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房屋的需求大于供给,加之人们生活水平和购买力的提高,房屋供求关系的矛盾更加突出。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先建后售的方式无法满足房屋供需双方之需求。于是,"先售后建"或"边建边售"的商品房期房按揭制度便应运而生。[1]对于期房按揭的法律性质,我国理论界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本文试着从我国期房按揭贷款的现实操作模式、期待权的性质和可让与性出发,揭示我国期房按揭的法律性质。  相似文献   

7.
乔虹  谢衡晓 《河东学刊》1999,17(2):89-89,92
房地产按揭贷款与房地产抵押贷款是伴随产地产业的发展而出现的房地产金融方式,由于我国房地产融资发展时间不长,而且房地产按揭货款与记地产抵押贷款也有一定相似之处,导致许多人对两者区分不清,需要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8.
于富贵  杨裕清 《科技信息》2007,(32):290-290,284
本文从我国房屋按揭贷款制度的含义、法律关系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出发,简要分析了房屋按揭贷款制度在实践中抵押权难以实现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房屋按揭贷款中实现抵押权的几条建议,以期对弥补我国现有法律制度的不足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住房按揭保证保险是一项备受争议的险种。对其性质认识的不同,导致了司法实践中纠纷解决途径的不统一。我国现行的按揭住房保证保险制度因缺乏立法和理论支撑而存在法律适用的问题、强制保险与民商法基本原则相违背的问题、保险过度的问题和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的行使问题。  相似文献   

10.
按揭贷款的还款方式,可以分为每期等额还款与逐期递增(减)还款两种情况.针对这两种情况,分别介绍了按揭贷款的还款模型,并以实例说明模型在经济生活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1.
动产抵押权客体的范围是动产抵押制度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我国动产抵押采取了登记对抗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这就使得动产抵押制度因为物权的公示公信力而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通过分析国内外动产抵押权客体的立法例证,研究限制动产抵押权客体的范围与解决物权公示公信力问题的关系,为如何认定动产抵押物转让的效力、实现动产抵押制度中各方当事人利益平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抵押是最主要的担保形式之一,但因房产与地产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使实践中的房地产抵押存在多种形式。通过对房地产抵押中的三种情形房产和地产的同时抵押、单独抵押、分别抵押的概念及理论依据的分析,并结合我国房地产抵押的实际情况,以期界定不同的房地产抵押形式。  相似文献   

13.
《担保法》第49条第1款限制了不动产抵押人的处分权利,但是其限制动产抵押人处分权利的做法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物权法》第191条第2款承认了抵押权及效力,但是就动产抵押而言则是一种退步。未进行任何理论创建而统一规定动产抵押与不动产抵押是上述矛盾的根源。将动产抵押从《物权法》中剥离出来制订一个特别法,将导致物权法重大的修改,或是将动产抵押的标的物范围限制至特殊动产,则过于狭小的适用范围将严重减损动产抵押制度的意义.其实动产抵押与不动产抵押存在共同的基础,即抵押人处分权受限制,并且抵押权追及力本身即已包含善意判断,基于此理论可对《物权法》进行最小的修改,从而维系一般抵押权体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立法和司法均不承认重复抵押的效力,学说上对该问题也多持否定的态度。否定重复抵押的法律效力解释,并不符合《担保法》保证债权实现的立法目的,人为地限制了融资渠道的扩展,与现代物权法所倡导的“物尽其用,,的价值取向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应肯定重复抵押的法律效力,允许当事人超出抵押物的价值部分再次设定抵押权。  相似文献   

15.
我国对于动产抵押采取登记对抗主义的方法,动产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根据《物权法》第一百八十第一款条第(七)项,"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属于可抵押财产之范围,具体应包括其他动产、部分限制流通物以及某些财产性权利等。就此类财产的抵押是否应当登记,登记的效力如何以及抵押权对抗第三人的范围的程度,现行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因此,从立法者本意的角度出发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努力澄清该模糊之处,对于动产抵押登记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都甚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融资的对策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我国目前知识产权质押的发展现状和质押贷款的运作方式,阐明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融资的制约因素问题,提出了知识产权质押的思路和对策.作为一种融资方式,发展知识产权担保的金融业务可以开辟适合我国国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抵押权的法律属性与抵押权人的权利有着密切联系。一方面,抵押权的法律属性是抵押权人权利的效力渊源;另一方面,抵押权人的权利则是抵押权的法律属性的外在表现。抵押权具有限制物权性、价值性、从属性等法律属性。抵押权人的权利包含抵押权的积极内容和抵押权的消极内容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杜静 《皖西学院学报》2012,28(3):98-101
有效控制集体林权抵押权实现风险对于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法律风险、政策风险及配套措施不完善是金融机构实现集体林权抵押权时所面临的主要障碍。为此,应在法律上明确承认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林地使用权可以抵押,完善森林采伐制度并积极推进森林资产评估制度与林权交易市场建设,有效化解金融机构林权抵押权的实现风险,保障林权抵押融资制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房地产典当业务规模突飞猛进.这与供需旺盛有关,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多风险.分析了房产典当增长的内在动力及房产典当的经营风险,提出了房产典当风险控制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