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相似文献   

2.
张直前 《科技信息》2007,(4):175-175
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落实教育新课标的“以人为本”思想,弘扬学生个性,加强合作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获取第一手资料,进行全方位思考与理解,将新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贯彻新课改的形势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在课堂中实施“合作与探究”的教学方式,就是要培养学生合作习惯,让学生学会合作与展示交流:合作前教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要培养合作习惯,要让学生学会展示。在课堂中实施探究教学方式时,教师要设计好探究的问题,组织好探究程序,提供好探究资料,利用好探究资源;教师要关注探究过程,重视对学生评价:既要重视对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也要重视合作学习过程的评价;既要评价学生的正确回答,也要评价学生错误的回答。  相似文献   

4.
李冬梅 《科技信息》2007,(2):173-174
依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改变观念,大胆创新:以自主为基础,为学生搭建展示个性的舞台,倡导自主确定学习内容,自主评价学习结果,让他们在独立学习中张扬个性;以合作为内容,师生共同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树立合作意识,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共处,教师根据年级特点开展合作学习;以探究为目的,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从而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萌发探究意识,在主体实践中提高探究能力,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建立起“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成功,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5.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这本该是学生逐渐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曾经备受老师的重视。然而近年来,在课改的大潮下,却鲜有人问津。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担心:课前预习了,那课堂上“探究”什么呢?难道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学生的课前预习是相矛盾的吗?  相似文献   

6.
合作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发展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可以弥补教师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在实施英语课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课程资源,采用课前合作预习,课堂合作学习,课后合作复习的做法,让学生在英语合作学习中得到真正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陶静 《科技信息》2009,(33):316-316
在小学自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我根据我从事小学自然教学的经验认为,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民主、合作愉快的教学氛围,要充分给学生独立自主的空间;要组织好合作意识、合作习惯,使学生在自主中萌发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个性和创新能力。对于小学自然教学,应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让学生感觉到自然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实践于生活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自主探究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能弘扬学生人格的主动精神,开发学生学习的各种潜在能力,把自主探究引进教学中,它会使学生更能掌握和理解数学的真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呢?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文章以《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为例,探讨了几点关于合作探究学习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方式,成为在新课改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课题。我在教学工作中,体会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课堂应创设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建立在现代学习理论基础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其主要措施包括点燃学生的兴趣,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强化师生互动,引导合作探究;加强学习方式监控,构建完善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让历史课堂焕发生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使教师的教学方法从“灌输式”转为“指导式”,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实现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中教师只是起到了引导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如果所教的学生能够达到举一反三、讲头知尾、一点就通,甚至青胜于蓝的境界,那该多好啊!教师首当其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敢于自主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那么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呢?  相似文献   

14.
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认为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是当前在学校课堂层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特别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然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长期存在着“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学生成为被动的课堂配角,难以达到发展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的目的。就中学英语教学而言,在新课程标准提高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课堂要努力实现从“传授和讲解语言知识”向“培养语言能力”转变这一教改背景下,每位教师都面临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利用积极因素,采用更适合于学习者语言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以极大地提高大班授课的课堂效率”这样一个关键问题。笔者经过实践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为着手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在初中英语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中的历史合作学习,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开展.多样化的历史合作学习,不仅能增长学生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能力,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多元发展.此外,历史教师也可以在师生合作中实现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运用小班化的授课形式,以学生为科学学习的主体,结合"自主探究,自行发现"为主要特征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求知能力,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发现,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历史教学中恰当地引入一些史诗,挖掘其史学功能,既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促进历史教学,又能提高文科综合能力,适应高考要求。  相似文献   

18.
张秋月 《科技资讯》2006,(4):110-110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走进课堂。那么如何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呢?首先,应营造积极探究的氛围,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其姿:逐塑提出要求,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第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为孩子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学习气氛。试着做学生的伙伴,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19.
余荣芹 《科技信息》2009,(26):295-296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好这一基本理念,真正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王英君  王晨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28(B06):163-163,165
自主探究学习是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是一种学生在课堂中自己积极探究问题的学习过程。在传统的教学教学中,由于没有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没有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手段,学生总是被动地坐等知识;重知识记忆而轻问题思考;习惯听教师讲解书本知识而缺少独立的归纳总结,形成不了自己的知识体系。本文就如何在课堂上引导与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力作了认真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