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不贫化放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贫化大问题,提出不贫化放矿方式,不贫化放矿可在矿石回采率不降低情况下使矿石贫化率大幅度降低到4%-6%。  相似文献   

2.
针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高损失、高贫化的缺点,提出低贫化放矿,兼在酒钢镜铁山矿工业试验,取得良好效果,在回收率基本不降低的情况下可使贫化率控制在6%左右。  相似文献   

3.
姚臻 《甘肃科技》2013,29(9):54-55,9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本身具有矿石贫化大的缺点,但镜铁山铁矿通过在低品位矿床开采中的应用和实践,提出了改现行截止品位放矿方式为低贫化放矿方式,在得到矿石回采率略有提高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矿石的贫化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崩落采矿法覆盖层合理保有厚度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采空区安全与矿石回采工艺两方面分析了覆盖层的功用,论述了作为散体垫层保证采空区安全所需的覆盖层厚度,实验研究了满足崩落采矿法工艺要求的覆盖层厚度,研究表明,对国内现行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用低贫化放矿方式时,可取分段高度值作为覆盖层的保有厚度。  相似文献   

5.
攀钢兰尖铁矿从露天转入地下后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行开采,并在顶部分段预留了40 m左右的矿石覆盖层以保证下部分段回采的安全.为了探究最佳的回收方式回收预留在采场的这部分矿石覆盖层,设计了无贫化、低贫化、截止品位以及按步距崩矿量100%的比例出矿方式,并进行回收模拟实验.通过对各方案放矿后的回收率、贫化率及放矿后矿岩界面的完整度比较分析得出,采用无贫化放矿方式带来的经济效益最佳并且放矿后矿岩界面相对完整,对下面分段继续回收纯矿石创造了条件,为类似矿山矿石覆盖层回收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孝东 《科技资讯》2014,(29):54-54
通过对现阶段降低采矿贫化率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是有效可行的,这对以后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证明了该方法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前景。该文就分析了矿石贫化损失的具体原因,提出了降低矿石贫化、损失的研究措施,进一步对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确定,同时对该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进行合理的运用,以期更好地提高采矿的效率,服务当地的经济,降低生产成本,为以后的采矿技术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矿岩散体流动参数物理模拟实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结合崩落矿岩散体的力学特性,利用随机介质放矿理论,介绍了矿岩散体流动参数测定的物理模拟实验,测定了不受边界约束和端部放矿两种方式下的散体流动参数·研究了矿岩散体的流动形态(放出体形态)·认为采用低贫损开采模式,可有效地降低矿石损失贫化·工业试验表明,对于采用无底柱崩落法的矿山,利用模型实验,测定现场矿岩散体流动形态(参数),优化采场结构参数,可有效地降低矿石损失与贫化,提高矿山整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结构参数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减少矿石生产成本,提高矿山经济效益,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结构参数进行研究.以大间距结构参数理论为基础,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9组不同的结构参数,利用多分段立体放矿模型,分别进行实验室放矿试验和计算机放矿数值模拟,然后,将2种不同方法所获得的实验数据采用直接分析法和Matlab回归分析法对比研究,分析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各结构参数对矿石回收率等的影响,并最终确定合理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 将传统 端壁放矿 的无底柱 分段崩 落法与平 面漏 斗放 矿相 结合 的新 型采 矿方 法,从理论上 探讨了 新方法矿 石回收率 高,贫化 损失少 的原因,并 在丰 山铜 矿得 到了 成功 的应 用,对 无底柱分段 崩落法 的发展作 了有益的 探索图 3 ,参 4  相似文献   

10.
高洪彪  杨友  张琦 《科技咨询导报》2014,(4):127-127,129
随着采矿设备的大型化,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发展趋势也是增大采场结构参数,因此现行许多矿山都存在如何使采场结构参数从普通问距向大闻距过渡的问题。以板石矿业公司上青矿4、5、6矿组为例,针对参数过渡分段出现的放矿问题,以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无贫化放矿理论为指导思想,提出综合考虑多分段的优化放矿方式,得出与之相匹配的崩矿步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最优放矿的措施,即爆破优化,放矿管理及截止出矿矿石占有率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随机模拟方法的基本原理及模拟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程序结构,并结合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矿石回收率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介绍了随机模拟方法在放矿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本文最后还结合模拟研究的实践就使用随机模拟方法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矿岩软破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玉石洼铁矿深部属难采矿体,原采用有底柱崩落法,存在采准工程最大、施工困难和矿石损失贫化大等问题,为此,提出设回收进路的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实施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上下盘围岩不稳固急倾斜破碎薄矿脉,提出分段矿房嗣后充填法、分段凿岩阶段出矿嗣后充填法、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等三种可行的采矿方法。通过技术指标、效率、优缺点等多方面比较和分析,最终选择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该矿脉。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损失贫化大的问题,提出一种钢混人工假顶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随工作面的回采,在回采巷道末端底部连续地铺设与回采巷道同宽的钢混结构人工假顶,在人工假顶的遮掩下进行凿岩、爆破与出矿,有效地阻止了上分段废石漏斗中废石的流动,减轻了矿岩混杂,提高了回采效果。方案经过实验室模拟和现场工业试验验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分段卸压崩落法是近年提出的开采矿岩不稳固倾斜中厚矿体的有效方法,但也存在矿石损失贫化较大的缺点.针对这一问题,从倾斜中厚矿体的散体流动特性出发,分析了矿石损失贫化大的原因,提出了导流放矿技术措施.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综合考察了进路位置对损失率和贫化率的影响;研究了导流放矿的效果,并与非导流放矿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导流放矿技术措施能够明显改善矿石损失贫化指标,尤其对提高下盘矿石残留体的回收效果更为显著.实验给出了卸压与导流参数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6.
杏山铁矿小杏山采区为层状倾斜厚矿体,原用垂直走向布置进路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存在矿石损失贫化大、上盘侧回采进路地压显现严重、巷道支护工程量大等生产问题.研究提出斜分条分段崩落采矿法,即沿矿体延深方向,从上盘到下盘按斜线分条开采,每一分条在矿体里布置诱导冒落进路,在崩落本分段矿石的同时,诱导近上盘矿体自然冒落,冒落的矿石由设置在下盘围岩里的回收进路回采.该法较好地顺应了倾斜矿体崩落矿石的移动规律,降低了采切工程总成本.试验采场自2019年5月开始回采,现已回采两个分段,矿石回采率由74%提高到85.6%,贫化率由18%降低到15%,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7.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自上而下逐分段多分段回采,各分段矿石回收指标随着结构参数变化而有较大不同。通过不同进路间距、不同放矿步距下的多分段放矿实验,得到了各结构参数下的各分段回收指标,并用Matlab编程对分段回收指标与结构参数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岩石混入率、纯矿石回收率、回收率与分段、放矿步距、进路间距之间的回归方程,阐明了不同分段结构参数对回收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马永江 《甘肃科技》2005,21(9):35-36
应用有底柱分段崩落法提高了倾斜厚矿体的矿块回收率,降低了贫化。  相似文献   

19.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分段高度、进路间距和崩矿步距的不同组合,严重影响放矿损失贫化指标,从而影响了矿山的经济效益。本文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单位精矿盈利的评价模型。评价模型综合考虑了影响单位精矿盈利的各种因素,如贫化率、回收率、混入废石的品位和尾矿品位等。利用实测数据建立单指标未确知测度矩阵,然后通过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出各指标因素的权重,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对单位精矿盈利进行评级,进而对崩矿步距进行优选。实例分析结果显示,大红山铁矿440分层崩矿步距为4.8m时,单位精矿盈利为优,从而确定为最优崩矿步距。  相似文献   

20.
 后和睦山铁矿生产中发现,相邻进路中间的脊部矿石在下一分段难以回收,而冒险在中间增加一条进路以提高回收率的思路又增大了危险性。本文运用椭球体放矿理论,找到了导致该铁矿脊部残留矿量多的原因,并优化了进路间距。基于矿岩散体的整体流动特性,分析多漏斗放矿时的松动椭球体形态,并结合该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的生产数据,最终反推得到相邻漏斗松动椭球体的空间形态关系,为优化进路间距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该铁矿松动椭球体短半轴bs与放出体短半轴b 之间的关系为bs=1.82b;bs的范围是5.90~7.96 m,即相邻漏斗松动椭球体不相互影响或相切是导致该铁矿存在脊部残留的主要原因;进路间距以8~10 m 为宜。该方法为使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矿山分析存在脊部残留的原因提供了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