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改善目前汉中市蚕桑生产效益低下的状况,本文就蚕桑生产现状、蚕桑产业突破困境有效途径和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新模式等进行了探讨分析,旨在为提高汉中市蚕桑生产效益、稳定蚕桑产业发展方面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述了蚕桑产业在耿马县发展的现状,并针对蚕桑产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封利军  李银超 《汉中科技》2009,(5):14-14,16
针对蚕桑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结合勉县蚕桑产业发展优势,从坚定发展信心,着力培育强村大户,突出技术指导,推行订单蚕业,加怏扶恃力度,确保蚕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波 《汉中科技》2008,(4):28-29
蚕病危害是导致蚕茧质量和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做好蚕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对蚕桑生产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城固蚕桑产业生产中蚕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有利于蚕桑产业增效、蚕农增收。  相似文献   

5.
针对蚕桑产业可比效益下降,我县蚕桑产业出现严重下滑,蚕桑业在我县能否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积极开展调研,查找出蚕桑业下滑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县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稳定汉中市蚕桑产业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汉中市蚕桑产业下滑带来的严重后果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如何使蚕桑产业保持稳定的几点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镇巴蚕桑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找出蚕桑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实现规范化种植,加快蚕桑副产品的开发利用,实现镇巴蚕桑产业突破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8.
如何打造蚕桑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海丽 《科技资讯》2011,(10):232-232
种桑养蚕产业是以农民创收,富农为指导思想的,紧紧围绕市、县、乡发展蚕桑产业总体的思路。把蚕桑生产当做重点来抓,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资源优势,加大发展蚕桑生产的规模,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手段,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相似文献   

9.
镇巴栽桑养蚕面临劳动力紧缺,桑园面积毁损严重,产业缺乏项目支撑,应加强桑园管理和现有养蚕人员技术培训,拓宽产业发展思路,加大蚕桑副产品开发力度,建立产业示范园带动蚕桑生产发展,走“强村大户”道路,推动蚕桑产业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南郑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和分析了南郑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拓宽渠道、综合开发利用蚕桑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具体措施是:建议国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县乡要建立继全蚕桑技术推广体系,综合开发蚕桑资源,做好桑叶、桑枝、桑椹的开发利用,拓宽蚕茧利用途径,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农桑经营模式,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1.
李银超  封利军 《汉中科技》2009,(1):14-14,19
通过对勉县蚕桑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提出了狠抓桑吲的科学管理,提高技物配套服务质量,完善蚕茧收购服务体系,推行“订单”蚕业模式,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投入,提升蚕茧质量,促进蚕桑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蚕桑业发展的科学依据,并根据我市蚕桑生产现状、面临的机遇及生产优势,提出了我市发展蚕桑产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陆星垣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蚕桑专家,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教授,数十年来一直从事蚕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振兴祖国的蚕桑事业作出了许多重大贡献。现在他虽已84高龄,却仍老当益壮,孜孜不倦地扑于事业。最近本刊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请他就如何进一步发扬我国、我省的蚕桑优势等问题,畅谈了自己的一些见解。一提起蚕桑,陆教授就兴致勃勃,语调中蕴蓄着一种自豪感。他说,我国不愧为蚕桑、丝绸古国、大国。除了在丝绸印染这一  相似文献   

14.
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蚕桑生态系统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生态环保、休闲文化多种功能,加强陕南生态桑防护林建设,发挥其对汉江水源保护的服务功能,通过栽桑养蚕、开发绿化桑和果桑资源及蚕桑副产物综合利用,拓宽蚕桑产业链,促进蚕桑产业升级,实现水源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正>珙县上罗镇蚕桑产业通过产业扶持、政策投入、技术改进、科学培训四项措施,蚕桑产业得到稳步发展。2015年全镇春蚕共发种660张,产茧30251.4公斤,产值101.75966万元,平均单产45.8公斤,平均产值33.7元,创下上罗蚕茧单产历史最高水平,跃居全县前列。  相似文献   

16.
为了打造蚕桑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蚕桑产业发展后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研究选育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然彩色茧丝桑蚕品种,经农村试养,初获成功。  相似文献   

17.
蚕桑产业是一个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兼具生态、经济、社会三重效益的优势产业。施甸县发展桑蚕产业,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养蚕业同比效益下降,略阳县蚕桑产业出现严重萎缩的问题。通过对小蚕专业化饲育,大蚕省力化饲养,自动化上蔟等技术的应用探讨,初步解决了养蚕环节中省力、省工、降本节耗等问题,提高了蚕桑经济效益,为略阳县蚕桑业可持续发展做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9.
南郑县蚕桑生产现状是桑园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科学养蚕技术得以普及,产业化经营初具雏形:并分析了存在问题:集约化程度不高、管理粗放、抵御风险能力差、技术力量薄弱、投入不足等,提出了蚕桑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汕头科技》2007,(1):26-29
一、家蚕基因芯片与表达图谱诞生 1月2日,西南大学蚕桑学重点实验室研制成功家蚕基因芯片与表达图谱。这是我国在家蚕基因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项重大进展,将为我国家蚕产业的发展以及人类防病找到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