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高速公路不同地层路基中岩溶洞穴的探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三极与对称四极电阻率测深探测常张和邵怀高速公路路基中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岩溶洞穴,沿公路走向布设多条互相平行的电测深剖面进行观测,利用各电测深剖面中电阻率ρs曲线类型的变化,确定岩溶洞穴的分布情况;利用测区内各剖面的ρs等值线断面图,结合地质条件圈定岩溶洞穴在路基中的赋存部位.通过对常张、邵怀高速公路路基的探测,确定了其地下岩层的结构构造,并判断出岩溶洞穴的埋深、规模及性质,了解了其不同地层中岩溶的电性结构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
基于二维高密度电阻率勘探数据的三维反演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高密度电阻率法所采用的数据处理方法主要是把地质结构体视为二度体进行二维处理,从而二维数据资料处理结果只是一种近似解释,其计算精度与反演效果达不到精确反演的要求,设计一种典型的地质体模型,利用有限单元法进行正演计算,对含有高斯随机误差的各测线二维正演数据分别进行高密度电阻率法二维、三维反演,对比二维和三维的反演结果.最后在广东某场地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岩层划分,利用二维勘探的数据进行二、三维反演.研究结果表明:三维反演受高斯随机误差的影响更小,反演结果与实际地质模型更接近;三维反演在岩层划分中更能凸显岩层分界面区域,岩层的空间分布及岩层、覆盖层的整体连续性能更真实地体现,与钻探结果吻合程度更好.  相似文献   

3.
胡雪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7):4258-4260,4270
在工作区进行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垂直目标布设了3条电阻率法勘探剖面。运用电阻率联合剖面法配合电测深法,测量并绘制了视电阻率曲线图和等值线断面图,准确地确定了井位。经过钻探验证,出水量十分理想,取得了良好的找水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弢  罗安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1):2923-2929
羊拉铜矿属大型铜矿,随着矿山的建成投产,矿区外围及深部矿产成为当前勘查与研究的主要对象。结合矿区工作条件、地质特征和岩矿石物性参数,在矿区已知剖面开展高频大地电磁法和激电测深试验研究工作。研究成果显示,试验剖面已知钻探工程控制的矽卡岩型氧化矿位于高频大地电磁法高、低电阻率异常过渡带和激电测深高视充电率异常部位;剖面中部未知区域为近水平状的低电阻率和高视充电率异常,推测为硫化矿引起。试验结果表明,高频大地电磁法和激电测深方法效果显著,适合在矿区外围及深部矿产勘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大功率激电测深中引入了非常规电极排列(Non-conventional arrays)测量方式,该装置能在不降低勘探效果的前提下简化野外工作,同时可增大勘探深度,我们使用RES2D INV二维电法反演软件,使用矩形水平柱体组合模型,可反演计算出非常规电极排列装置的剖面电阻率和极化率,实际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贝叶斯反演是地球物理联合反演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虽已有其他方法之间的贝叶斯联合反演文献发表,但鲜有文献涉及大地电磁测深(MT)和重力数据贝叶斯联合反演。现基于非常快速的模拟退火(VFSA)算法实现了MT和重力数据贝叶斯同步联合反演。将MT和重力联合反演的解表达为电阻率和密度的后验概率密度分布,并提取了电阻率和密度的最大后验概率解、均值解和最终迭代解。模型试验表明,参考多种解的表达有助于获得更加接近实际的解,认识解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为评估电磁场分量、发射频率和观测模式对频率域海洋可控源电磁(CSEM)一维反演的影响,对经典的海洋一维油气储层模型开展一系列反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混合观测模式及多分量、多频率数据可明显改善反演效果,进一步对挪威Troll油田的CSEM数据反演并进行特征参数分析,反演所得的电阻率模型与地震解释资料吻合,在进行大规模二维或三维反演前,结合测区已知地质钻井资料可建立反演初始模型,使用该模型对实际数据进行特征参数分析,可初步判断该数据是否适合反演。  相似文献   

8.
层状大地视真频参数测深曲线的反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Cole-Cole模型假设的基础上,用一种新的递推反演算法对无电磁偶合影响时的水平层状大地对称四极装王复电阻率测深曲线进行反演,得出了层状大地上视电阻率、视时间常数、视频率相关系数、视充电率的视真频参数测深曲线.与需要复电阻率频谱的反演方法不同,该递推算法只需要4个不同频率的复电阻率数据,大大减少了野外工作量.通过对几种层状介质模型反演计算,结果表明:视真频参数测深曲线能够反映出各地层介质的真频参数随深度的变化规律;综合利用视真频参数能确定层状介质的频谱特性,从而达到区分岩石性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用边界积分方程法对地下目标体基本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边界积分方程数值模拟法研究了均匀半空间 (地下 )多个三维体条件下的地表视电阻率响应 .此外 ,在微分测深、温纳尔测深及耦极 耦极测深装置下 ,分析了三维地质体的地表视电阻率响应及异常形态与地质体几何参数的对应关系 .通过数值模拟得出了地面各类装置的测深资料特征与地下 (电性 )不均匀体几何参数的基本对应规律以及进行空间定位的方法 ,为目标体成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坑道内赤道偶极电阻率测深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坑道内赤道偶极装置电阻率测深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别在4个坑道面上布设测线,利用赤道偶极电阻率测深装置对坑道周围介质进行探测;采用有限单元法对坑道内赤道偶极装置电阻率测深进行正演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单个地质体,坑道内任一断面的视电阻率异常均与其相邻的2个坑道面上的测深断面异常性质相反,而与坑道对面的测深断面异常性质相似;当坑道面外侧存在多个地质体时,各坑道面上的测深断面均不能将其有效区分。根据视电阻率测深断面异常形态和性质,对地质体的定位和定性解释的难度很大。采用赤道偶极装置在坑道中进行电阻率测深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11.
利用MT新的视电阻率定义提高反演分辨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Cagniard提出的传统视电阻率定义和Basokur提出的视电阻率定义的优缺点基础上 ,提出了折衷的新视电阻率定义 ,它不仅可以减小曲线的振荡性 ,而且继承了Basokur视电阻率定义对电性薄层的良好分辨能力 ,并可以避免Basokur视电阻率定义下容易出现的低相位时视电阻率曲线抬升过快的现象 .通过模型和实际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对比试验和处理解释 ,证明该方法可以提高反演计算的分辨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该文主要介绍了用瞬变电磁测深(TEM)和大地电磁测深(MT)两种方法,解决某换流变电站接地极址地下电性分布的情况。对实测TEM资料进行了一维TEM反演,得到地下2km深度的电性参数和电阻率断面图;对实测MT数据进行预处理后,通过一维反演、二维反演分别得到地下30km深度内的电性参数和电阻率断面图。反演结果表明,TEM与MT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电性参数和断面图为接地极址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可靠电性参数。  相似文献   

13.
为了得到土壤压实度深部信息与分布情况,实现大范围评价,将电阻率法引入到土壤压实度评价中。在原有电阻率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推导初步得到了电阻率与压实度理论关系的基本模型,并通过系统的室内试验研究验证了电阻率随含水率增加呈幂指数减小的规律,揭示了电阻率随压实度增加而呈幂指数减小的规律,得到了电阻率与含水率、压实度的确定性关系表达式。同时在考虑土壤压实工艺的前提下,得到了电阻率与压实度的幂指数关系公式。利用该公式,在电阻率层析成像与不等式约束反演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电阻率特性的非饱和土压实度快速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实现流程。研究结果表明:电阻率法得到的土壤压实度结果与环刀法基本一致,并可得到整个区域内压实度的分布情况,方便快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宁夏石嘴山市中华奇石山文化旅游区采集的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的精细处理及二维反演,获得了研究区3 500m深度范围内的电性结构模型.阻抗张量分解结果表明区域主构造走向为NE50°,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拟断面图显示二维反演获得的电性结构模型可靠,可以代表研究区该深度范围内的电性结构.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的电性结构模型具有明显分层性,从上到下可分为低阻-高阻-低阻三层.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和钻孔成果,推断研究区地层从上到下依次为第四系、新近系和古近系,其中第四系厚度约800m,新近系厚约1 400m,以下为古近系.经实钻勘探验证,研究区地热井井口水温达65℃,出水量达1 260m3/d,证实大地电磁测深法在沉积盆地地热勘查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针对钻井液侵入过程中储层径向电阻率可能存在的高侵、低侵、低阻环等非线性变化特征,提出五参数地层模型。基于几何因子理论,采用阻尼最小二乘法,利用阵列感应测井资料对地层参数进行反演,并重构储层径向电阻率剖面。结果表明:五参数模型能很好地表征不同侵入特征的储层电阻率分布形态;基于0.6 m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曲线进行反演,在层厚大于0.5 m的砂泥岩储层中,可较好地重构储层电阻率剖面,获取原状地层电阻率;反演算法稳定可靠,能对实际测井资料进行连续快速处理,为储层流体识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二连盆地腾格尔坳陷南缘2条典型AMT电磁测量剖面进行了二维视电阻率反演,结合已知地质资料,查明了腾格尔坳陷南缘地电结构信息并推断解译了中生界沉积地层的埋深、产状和空间分布等。同时根据剖面视电阻率变化特点,推断解译了2条切穿基底的深大断裂,其中F_1断裂为贯穿全盆的楚鲁图断裂。通过对比反演结果和钻探资料,揭示了基底侏罗系火山岩地层顶面埋深,厘定了扎克斯台凹陷与善旦凸起的边界,为后续铀矿勘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密度电法在探测煤矿采空区赋水情况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川  张义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0):7999-8003
简述了高密度电法勘探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应用中应注意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其处理方法。通过布置在地面的所有电极对地层进行电阻率采集,然后在二维电阻率反演软件中得到二维电阻率断面图。最后运用RViewe反演软件得到电阻率的三维栅栏图。三维反演解释结果客观地反映了采空区的范围以及隐伏水源空间位置,为矿井防治水工程提供了准确信息。通过在某矿的应用实例,说明高密度电法三维成像技术在煤矿采空区探测领域中具有较好的探测效果。  相似文献   

18.
页岩气常分布于泥岩、页岩及粉砂岩类夹层中,储气层相对于围岩电阻率普遍较低,故寻找低阻层可指示泥、页岩层位分布.云南楚雄地区1∶5万页岩气地质调查中安排了音频大地电磁(AMT)剖面测量,使用EH-4低频模式(0.1~1 000 Hz)进行数据采集,经剖面视电阻率反演,结合2001年云参1井地层柱状图,对AMT反演电阻率剖面进行了地电断面划分,研究了剖面内地下电性结构、各构造单元地质构造、断裂,及调查区与页岩气有关的上三叠统舍资组、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富有机质层中心起伏变化和盆地内部构造,为页岩气地质调查提供基础资料,对后期综合研究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19.
研究矿床为广西某铅锌矿床,该矿床自发现以来,开采规模一直较小,并以民采为主。物性测量结果显示矿区赋矿灰岩平均密度2.8 g/cm~3、电阻率平均4 989Ω·m;铅锌矿石平均密度3.7 g/cm~3、电阻率734Ω·m,铅锌矿石与围岩物性差异显著。为判断研究矿床采空区规模、深部成矿潜力,本研究采用高精度重力、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技术对目标地质体开展了综合探测。测量结果显示矿区3条重力剖面、CSAMT二维反演剖面均显示出较为一致的异常形态,已知矿体整体对应重力低异常,在CSAMT图像上表现为高阻。推测矿区浅部矿体已大部分被采空,且矿体向深度延伸有限,成矿潜力较小。根据矿床特点,选用的综合地球物理方法组合高效的评价了深部矿体成矿潜力,减小、避免了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格尔木市那陵郭勒河西铁多金属矿区地处柴达木盆地西南缘半干旱荒漠化草原区,第四纪分布广,厚度大,高精度磁测是本区主要的找矿方法之一。磁法勘探中对磁异常的定量解释主要有二维反演和三维反演。三维反演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被采用的一种定量解释方法。本文利用三维反演方法对本地区磁测资料进行解释及资料分析,说明三维反演在本地区磁测资料解释及指导找矿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