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5 毫秒
1.
通过对冀东北麦区的小麦品种潜力和超高产品种产量指标的讨论,提出了本区选育超高产品种应以提高穗粒重为主攻目标,以选择合理株型为关键,以创造超高产的种质资源为前提的育种策略。明确了冀东北麦区超高产品种的10项性状指标  相似文献   

2.
《安徽科技》2011,(z1):52-55
淮北地区是我国北纬33°小麦产业带的重要部分,安徽省小麦主产区,近年淮北地区旱茬小麦面积保持在2100万亩左右.该区生态条件适宜,旱作茬口,产量较高,是安徽省小麦主攻高产和优质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起,安徽省提出小麦主攻淮北,自那时起,该区小麦高产技术推广工作基础较好,各类高产攻关活动活跃.“十一五”时期全省小麦纳入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组织“淮北地区旱作茬小麦丰产优质技术集成与示范”任务,由涡阳、蒙城、太和和灵璧4县人民政府承担,所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科技局实施,并由“淮北地区旱作茬小麦超高产关键技术研究”专题研究组专家负责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根据超高产小麦品种应具备的丰产潜力大、抗逆性强、抗倒耐肥、灌浆速度快等特点和合理的群体结构应符合产量构成因素协调、群体光合性能好、茎蘖消长动态合理等要求,提出了确定合理的基本苗数、高质量整地播种和控促结合的看苗管理技术等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措施,以促进超高产小麦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行距配置对高产冬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高产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在河南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超高产攻关田研究了不同行距配置对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豫麦49-198、周麦22和矮抗58群体总茎数、单株成穗数、叶面积系数、干物质积累量均以宽窄行种植模式较高,而偃展4110则以等行距种植模式较高,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亦表现出相似的趋势.因此,实际生产中,应根据不同穗形小麦品种选择合适的行距配置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5.
新疆春小麦超高产"三优"栽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荒漠绿洲灌溉农业,春小麦生长发育及其器官建成与内地省区一些麦区比较有其特点,当其产量由中、低产进入高产和超高产阶段以后,群体擀量内涵、指标及其主要栽培措施发生变化,因此,应更新观念,从数量栽培向质量栽培转变。从而提出“三优”栽培法-优区、优种、优措施,有利实现春小麦高产和超高产。  相似文献   

6.
根据小麦生长的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吉木乃县小麦生长期气象条件对小麦生长发育及品质产量的影响,为小麦生长发育、优质高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特大粒、超高产小麦86(79),经11年选育和3年考核而成,被我国小麦育种界誉称“农业重大科研攻关中的一次壮举”,全国小麦专家评审团确认86(79)为我国新一代首选小麦良种。根据中央农业部要“加速试验,扩大示范”的指示精神,沈天民专家于1996年在中原各地主持设置的10个万亩高产示范区,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实验,并制订了一整  相似文献   

8.
小麦是略阳县主产粮食作物,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全县粮食总产的丰欠和群众的生活。2000年以来主栽品种绵阳19号严重感病(主要指小麦条锈病),而高产抗病小麦品种面积极少,致使小麦产量难以继续提高。为实现小麦高产,生产上采用以药剂防治控制病害的发生为手段,延长小麦品种的使用年限,同时引进高产抗病品种,进行试验示范,试图筛选出取代绵阳品系的高产抗病品种,通过儿年的工作,在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对小麦设计育种的概念、意义、原理以及内容进行概述,提出了适合黄淮地区小麦高产育种的产量水平与构成因素、株叶型、抗逆性、适应性以及生态类型等性状的具体标准和设计思想.依据小麦品种设计原理,在小麦高产育种实践中,成功选育出高产、稳产、广适性国审小麦新品种"富麦2008",并结合实践经验,阐述了品种设计在对我国超级小麦育种方面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0.
《石河子科技》2005,(3):51-51
据新华社上海5月31日电(记者李荣)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的科学家31日表示,上海在粳稻育种领域已成功实现了超高产的突破,已育成的2种优质超高产晚粳新品种最高亩产量高达770公斤。据权威科技情报机构进行的全球文献检索,这一高产量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超过了日本、韩国等国的高产粳稻品种。  相似文献   

11.
研究结果表明,在南疆兵团植棉农场,现行棉花施肥水平已能满足超高产(皮棉3000kg.hm^-2)对大量元素的需求,限制产量提高的因子不再是施肥量,应从微量元素施用、改善施肥方法及提高精细栽培水平方面入手。一般肥力水平的条田有实现超高产的可能,但若要持续高产、稳产,须培肥地力以增加或保持土壤较高的基础肥力。  相似文献   

12.
GS冀麦26号、冀麦36GS冀麦38号和GS石4185是我院”八五“以来培育的几个高产、稳产、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小麦新品种,亦是冀中南不同时期的当家品种。本文以GS冀麦38号为例,回顾了冬小麦育种的总体思路、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分析了其产量构成因素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麦区超高产育种的三种途径和模式,即多穗型、中穗型和重德型,依据本生态区气候条件和现推广品种的产量的构成特点,认为采用多穗型和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水稻育种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有关水稻高产育种的研究成果 ,提出了水稻进一步超高产育种的技术策略应与当今和未来的超高产育种目标相一致 .从而为确保水稻的大面积优质高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当前推广小麦连作稻三熟制的生产实践表明,选用耐迟播、生长季节短、成熟早、产量高、抗病的小麦新品种,是夺取小麦高产和全年高产的关键。临海县农科所,为评选出适宜本县栽培的、耐迟播(冬至边)、成熟早(小满前)、全生育期140天左右、抗病、高产的春小麦品种,查明不同播期对品种性状表现的影响,从而为品种搭配提供依据,在1972~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有关水稻高产育种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水稻进一步超高产育种的技术策略应与当今和未来的超高产育种目标相一致,从而为确保水稻的大面积优势高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水稻品种比较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个新育成的优质水稻品种与对照品种在分蘖和产量性状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品种9的分蘖能力强,产量高,具有超高产潜力;品种1的结实率高,分蘖能力强,具有高产潜力;品种2,品种3,品种4的分蘖能力和产量性状较相似;对照种品种(粳籼89)的产量潜力有限,产量不高,分蘖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7.
小麦套种花生双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小麦花生两熟制栽培历史悠久,但70年代以前,基本处于经验种植时期,产量水平很低。进入70年代后,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和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粮油争地矛盾突出,麦油两熟制高产栽培逐渐受到重视。我国北方一些省先后开展了小麦花生两熟制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至80年代末,每667m2小麦花生两熟制双300~400kg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基本形成。90年代,小面积高产攻关田每667m2又  相似文献   

18.
高产春玉米叶片物质生产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山27为试材,当地普通农户栽培模式为对照,研究超高产春玉米叶片物质生产能力,结果表明:高产春玉米较普通农户LAI大,尤以棒三叶以下叶片的LAI差异最大.净光合速率拔节期小于普通农户,吐丝期和乳熟期均大于普通农户,群体光合势全生育期都大于普通农户,吐丝到乳熟期差异最大.高产春玉米产量极显著高于普通农户,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极显著大于普通农户,穗粒数和千粒重略低于普通农户.  相似文献   

19.
赵新民 《科技信息》2011,(8):I0406-I0406
粮食生产关系着国计民生,在农业生产中处于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黄淮冬麦区常发生不利于小麦生产的极端天气,严重影响了小麦的生产发育,使其品质下降产量降低,如何应对不良天气,使小麦达到高产、稳产、优质,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川中丘陵区小麦品种绵阳26号的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相关、通径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四川省小麦主推品种绵阳26号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绵阳26号小麦品种千粒重的变异不大,穗粒数是产量构成的最重要因素,合理的有效穗是高产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