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对BCDM(the Bitemporal Concept Data Model)模型中的时间标签进行处理,给出了一种规范的时间标签的记录形式,并对规范后的标签进行优化处理,以及对时态操作前的变元进行了消解.这种对时态标签的处理,减少了时间变元的记录,也给时态存储、时态索引和检索带来了优化.  相似文献   

2.
以准确性与适当性原则(双A原则)为理论基础,详细分析了近年来科技期刊编排规范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对科技期刊的规范编排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电力事业迅猛发展,输电塔传统的单角钢构件已不能满足特高压、多回路、高荷载等要求,因此通过试验对特高压输电塔塔身主材规格为L160×12、L160×14、L160×16的3种双角钢组合十字形截面构件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同时借助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常用宽厚比下不同长细比、不同填板数量和布置位置等参数对构件承载力的影响,并进行了常用规范计算结果的对比。结果表明:其他规范和欧洲规范Eurocode 3对某些宽厚比试件是偏不安全的,美国ASCE10-97导则对该类试件均偏不安全,并提出计算长度修正公式;填板的最佳布置方式为均匀布置,存在最佳填板间距。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非相对论量子力学的规范不变表述在电偶极近似下用于电磁场中的双原子分子,导出了求规范不变跃迁几率幅的一般方程,由此方程在一些特殊情形下算出了HF分子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5.
师资力量是决定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双导师定义的分析,总结了双导师制模型,探讨师资队伍的良性发展途径,提出规范和完善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应用复规范形理论获取非共振双Hopf分岔系统最简规范形的有效方法,以简化最简规范形的求解过程.建立了复坐标下非共振双Hopf分岔系统的规范形及非线性变换,采用复数运算替代原有实数形式矩阵表示法的矩阵推导过程,获得了系统高阶关键方程的一般形式,简化了非线性变换的表达式,并且由此推导出了此类系统的最简规范形表达式.所附算例验证了最简规范形理论对于简化传统规范形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发展高职院校的“双证制”教育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必然选择。高职院校在实行“双证制”教育时必须做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和政府财政投入的增加,并规范高职院校的运作,加大对“双证制”教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结构中纵向受力钢筋配筋密集的情况下,国外通常采用并筋技术,而且形成了一整套较成熟的技术。我国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这方面虽有提及,但语言不详,工程实践更是极少。阐述了海南海控国际广场双连体核心筒竖向钢筋并筋技术,对类似结构的设计和施工都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1022-2015)在冷弯薄壁型钢墙梁强度计算中,忽略弯扭双力矩以及墙梁和墙板自重的影响.上述规范在该计算问题方面与现行的中国《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存在明显的差别.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算例研究方法,对上述问题开展分析研究,指出相关规范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建议,可为有关设计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对消防规范的理解,结合工程实际,简述了双出口消火栓的设置问题,探讨了单元式住宅消火栓设置的新方式,并介绍了如何合理确定消火栓的保护半径。  相似文献   

11.
“双碳”目标旨在维护人类环境公共利益,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行动者的有限理性与国家的环境保护义务要求对“双碳”行动建立起一套有系统有秩序的监管制度。然而,“双碳”目标下环境监管存在着监管规范缺失、监管主体分散、监管方式单一的困境。为实现“双碳”目标下环境有效监管,在监管规范上,应通过促进国家立法和完善软法规范,形成国家法与软法协同的监管规则体系。在监管主体上,需要探索建立跨部门、综合性的统一议事协调机构,确立统一监管与多部门参与的治理结构,实现“双碳”决策与执行相对分离。在监管方式上,需克服重“以罚代管,命令控制”、轻激励引导的片面倾向,形成命令型监管与激励诱导型监管协同配合的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12.
利用规范型理论和中心流形定理讨论具双时滞的捕食-食饵共生模型的Hopf分支.通过对特征方程的分析,以食饵的发育时间和共生者的发育时间作为分支参数,给出其平衡点的稳定性、 Hopf分支的存在性以及分支方向和分支周期解的稳定性,得到了时滞会影响系统稳定性的结果,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x市2012年政府重点工程—x市大水系水源工程采用大口径pccp管长距输水的施工经验及方法。根据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大口径pccp管自身性能,对其运输、检查、安装、试压、灌浆等施工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1997年弄法典确立的单位犯罪,大都在触犯刑律的同时又违反了行政法规范的规定,表现出明显的“双违性”特征。这一现象究竟是立法上的一种偶然,还是有其内在的客观必然性?本文通过引入行政犯罪的概念,从理论上探究了单位犯罪中行政违法的普遍性根源,充分阐述了单位犯罪中行、刑两种法律性质的交叉关系及其法律特征,旨在为法律实践中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落实单位犯罪的全部法律责任,以切实有效地预防和打击单位犯罪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风电机组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风电场并网规范对风电机组的运行要求越来越严格,要求具有外部电网故障下不脱网运行(低压穿越)的能力.为了研究双馈风电机组(DFIG)在低压穿越控制策略的优化方面提供有效的动态仿真与分析平台,并克服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所建模型在动态性能方面存在的不足,采用PSCAD仿真软件建立了双馈风电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通过分析电网对称故障时DFIG的暂态特性,并对转子电流与定子磁链的关系分析得出涉及定子磁链动态过程的改进矢量控制方案,配合转子侧Crowbar保护电路,并对网侧变流器进行有功和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从而使得电网对称故障时转子过电流、直流母线电压和转矩剧烈波动的情况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型试验的加筋土挡墙设计理论,以规范设计方法为指导,通过模型试验来解决对岩土信息、筋材特性认识程度不足的问题.筋材的水平间距由双筋拉拔试验确定,而竖向间距则在保证各层筋带拉力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试算得到,最后以模型试验来确定筋材的长度和宽度.试验表明:该设计方法充分反映了土层扰动、面板刚度的影响,方案是可行的;验证了挡墙最大位移常发生在底部1/3处,且筋带后半段拉力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7.
双钢筋混凝土夹芯双向板抗弯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混凝土夹芯板的研究开发一直局限于单向板,对双钢筋混凝土夹芯双向板的抗弯性能尚不十分明确的现状,对3块双钢筋混凝土夹芯双向板足尺试件进行了抗弯试验,重点研究了板的挠度、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变、裂缝开展等抗弯性能.试验结果证实了混凝土夹芯双向板的承载能力及抗弯刚度满足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可以用作楼板(屋面板)等横向承重构件.同时,总结了双钢筋对裂缝开展所起的作用以及影响夹芯双向板抗弯性能的主要因素.由此提出的一般性建议,可作为工程应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主设计的立式双辊铸轧机生产3~4 mm厚度的镁合金铸轧坯,观察并分析其微观组织,研究对铸轧坯采用不同温度轧制以制备镁合金薄板技术,并对薄板组织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铸轧-温轧制(T=280℃)法制备的镁合金薄板表面质量与微观组织表现良好,力学性能出色,其最大抗拉强度达260 MPa,延伸率达11.5%;其一次拉深极限系数me=0.77,能够拉深出较为规范的杯体,具有一定的成形性.说明铸轧-温轧制法是制备镁合金薄板的一种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19.
B介子纯轻衰变Bc→lv(l=e,μ)过程由于螺旋度压低导致衰变分支比很小,以致于实验上无法观测到.但人们在新物理模型:双Higgs模型下分析纯轻过程发现该过程对新物理很敏感,我们分别在标准模型和双Higgs模型下对Bc介子的辐射衰变Bc-→τ--ντγ进行了研究,发现辐射衰变受新物理影响也比较明显.双Higgs模型是在标准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一个Higgs二重态,其余部分保持不变,它是标准模型最简单的扩充,模型Ⅰ,Ⅱ[1]和模型Ⅲ的区别就是后者允许树图阶的味改变中性流(FCNC).在模型Ⅱ下只考虑了荷电规范玻色子的耦合,由于MH>MB,MW>MB,那么从中间…  相似文献   

20.
采用自主设计的立式双辊铸轧机生产3~4 mm厚度的镁合金铸轧坯,观察并分析其微观组织,研究对铸轧坯采用不同温度轧制以制备镁合金薄板技术,并对薄板组织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铸轧-温轧制(T=280℃)法制备的镁合金薄板表面质量与微观组织表现良好,力学性能出色,其最大抗拉强度达260 MPa,延伸率达11.5%;其一次拉深极限系数m e=0.77,能够拉深出较为规范的杯体,具有一定的成形性。说明铸轧-温轧制法是制备镁合金薄板的一种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