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欣 《科技成果纵横》1996,(2):29-29,41
核能供热利国利民何乐不为王欣清华大学(北京 100084)为了改变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结构,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核电,争取在较短时间内使核能应用形成一定规模。在目前的起步阶段,核电装机容量还不到全国总装机容量的1.5%,即使到2020年,按规划也只能占到6...  相似文献   

2.
放射性洁净核能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开发洁净能源势所必然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自工业革命以来,利用化石燃料及化石燃料发电是能源供应的基本形式。当前,在世界范围内,燃煤发电约占50%,而我国可能达80%强i我国的能源供、需矛盾十分严峻。当前我国人均能耗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5。如果要使国民经济在2030年左右提高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则能源供应量需比现在增长10余倍。即使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也要从当前年耗10多亿吨标准煤提高到四五十亿吨标准煤。但煤是含有100多种化学元素的宝贵资源,且煤是全过程污染的能源,燃烧c,小范围的粉上0接危害公众的健康…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核能前沿科技领域所取得的科技研究与重要工程项目进展,重点介绍了核电建设与发展、小型模块堆技术、聚变反应堆、空间动力堆、事故容错燃料,数值反应堆等方面的研究及开发进展。在海、陆、空均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小型反应堆,将在传统商用核电以外开辟核能利用的新天地。而先进燃料设计、高精度数值模拟等技术则是未来核能安全保障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技术的进一步革新和技术路线的多样化,呈多元化发展态势的核能预期仍将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5.
 讨论了核能前沿科技领域所取得的科技研究与重要工程项目进展,重点介绍了核电建设与发展、小型模块堆技术、聚变反应堆、空间动力堆、事故容错燃料,数值反应堆等方面的研究及开发进展。在海、陆、空均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小型反应堆,将在传统商用核电以外开辟核能利用的新天地。而先进燃料设计、高精度数值模拟等技术则是未来核能安全保障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技术的进一步革新和技术路线的多样化,呈多元化发展态势的核能预期仍将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城市产生时就与产业密切相关,在进一步发展中却出现了城市与产业的隔离与分离,解决不好可能再现城市破产,因此,“产城融合”是“城市社会”时期需要认真研究的新问题与大问题。“产城融合”发展是在城市化进程推进过程中产业与城市相互配合、良性互动,共同推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现代文明进步和广大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认为,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产城融合发展”的研究与探索应当从“城市新区与新区产业”、“城市整体与城市产业体系”、“城市与区域产业”等3个层面渐次展开;站在产业发展的角度,“产城融合发展”要强化“以人为本”和“系统经营”观念,在更宽的市场背景中去寻求和选择城市产业发展内容。如此,才能实现城市产业体系优化,推动现代城市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市产生时就与产业密切相关,在进一步发展中却出现了城市与产业的隔离与分离,解决不好可能再现城市破产,因此,"产城融合"是"城市社会"时期需要认真研究的新问题与大问题。"产城融合"发展是在城市化进程推进过程中产业与城市相互配合、良性互动,共同推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现代文明进步和广大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认为,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产城融合发展"的研究与探索应当从"城市新区与新区产业"、"城市整体与城市产业体系"、"城市与区域产业"等3个层面渐次展开;站在产业发展的角度,"产城融合发展"要强化"以人为本"和"系统经营"观念,在更宽的市场背景中去寻求和选择城市产业发展内容。如此,才能实现城市产业体系优化,推动现代城市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8.
低温核能供热用深水池供热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首先研制成功适用于低温核能供热的深水池供热堆核能发电在世界上已进人商业化应用,我国电力系统也启用了核电,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预计它还会有更大的发展。核能能够发电,当然也能用来供热。供热也是一种核能利用形式,但它与发电不同,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核能供热还都处于商业化应用前的探索和研究阶段。在我国,这项研究工作很受重视,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经济建设发展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热源建设;另一方面与核电不同,供热所需要的低温低压技术,我国容易掌握,我国也有条件首先研制和开发这种专用于供热的核能装置。一旦…  相似文献   

9.
10.
介绍我国第一个应用计算机控制的大功率可控硅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控制逻辑设计问题。该系统具有恒功率和恒转矩输出特性,功率按优先权自动分配、自动均衡,并具有多种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1.
12.
13.
开发200兆瓦核供热堆工程技术是“八丘”期间能源技术发展的六项主要任务之一。工程主体就是建造200兆瓦低温核供热示范站,目前已经国家立项在吉林市建造。这项工程是在清华大学核能研究院研制的5兆瓦低温核供热试验站的基础上进行的工业示范项目。 5兆瓦试验性低温核供热站于1989年12月19口顺利实现连续满功率运行,是世界上第一座使用新型水力控制棒传动的一体化自然循环壳式低温核供热反应堆。迄今,已连续两年为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5万平方米的建筑物供暖。对于5兆瓦低温核供热堆,国家核安全局的审评鉴定为:“能满足核安全的基本要求,不致对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造成损害和污染”。一、低温核供热站的构成及工作原理低温核供热站的主要构成见图1。它包括:1.产生热  相似文献   

14.
15.
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Accelerator Driven Sub-critical System,ADS)是加速器技术和核反应堆技术的结合,其主要目的是应对当今快速增长的放射性核废料处理需求.本文初步探讨了在ADS系统中利用232Th生产可裂变核233U的可能性,估计了所需加速器的性能及其生产233U的产率和效率.我们建议用Be做中子慢化剂和增殖剂,将反应堆的中子能量大部分控制在1keV–1MeV,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232U的含量.也可进一步利用重水做慢化剂高233U的纯度.所生产的233U既可经分离取后在热堆中燃烧,也可直接用于钍基熔盐堆的初始装料,发挥233U优异的热中子性能.我们的结果表明,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利用ADS生产233U很可能是可行的.我们的结果还表明,如果这一ADS系统主要目的是生产233U,所选择的次临界堆的最佳是快中子堆,而不是慢中子堆或快慢结合堆.最后我们建议对钍基核反应堆、233U的取分离工和辐射防护等方面的课开展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17.
18.
从飞机推进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出发,指出我国在稳定评定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正确进行稳定性评定,并对该项工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V模式在船舶控制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克服传统的控制系统开发模式中的开发时间长、程序修改复杂、灵活性不强等弊端,引入一种全新的控制器开发理念:V循环模式设计(简称V模式)。详细介绍了V模式的开发过程,并对其在船舶控制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建立了某船舶推进系统的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20.
范文正  李明  谢静 《科技信息》2007,(18):92-93,90
通过建立涡扇发动机的数学模型,对某型涡扇发动机性能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验曲线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