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刘师培《搜集文章志材料方法》一文提出:旨在编纂"全国文学史课本,兼为通史文学传之资"。刘师培意识到"搜集文章志材料方法集材料"是编写文学史的主要工作。他所撰《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成书于文章前两年,但其方法在讲义中已有所实施。将两者合观,透视到刘师培对材料剖判条流的精审和疏凿之力。渗透出刘师培"史"的意识和关注妇女成果等先进思想。通过分条缕析,得出其方法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2.
主要探讨王阳明的人生之求,并进而指出其现代意义.认为,阳明子以"圣人必可学而至"为终身之求,认"圣学"之"学"为动词,意即"学圣",孔子之学不是理论而是实做"圣人";这种观念的外显即是阳明子所实现的"狂者胸次"的人格.  相似文献   

3.
余靖以严谨、客观之治学态度刊校"三史";以实地勘测所得数据为基础,著《〈海潮图〉序》;以开放的观念,学习、接纳和传播外来文化,著《契丹官仪》;以唯物主义之思想批评和揭露"舍利"等虚妄迷信,表现出伟大的科学精神和丰富的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从刘辰翁的创作与文学评点实践看,崇尚"自然"可以说是他的文学创作观.它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创作主体(作者)情感之自然"不平则鸣"、"真";其二,文章思想(内容)之自然"兴寄深厚"、"风雅";其三,文章行文(语言)之自然"诗无改法"、"天籁".  相似文献   

5.
聂双江之学,归宗阳明,又异于阳明及同门王畿等人。但究其思想的政治向度而言,聂双江之学与阳明之学主旨颇为相近。聂双江的归寂之学与阳明"化治世为治心"的政治哲学思路大体相类,均显为一种"信念的政治";在社会教化问题上,聂双江批评当时的文风与士风,强调"师道"传统的意义以及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这些思想是阳明学派所一脉相承的;聂双江还发挥阳明学"政学合一"的主张,强调"学仕一体",把"为学"与"为政"紧密关联起来。中晚明以降,阳明后学诸子思想虽各"得有所自",各持一端,不尽一致,但其政治思维大体趋同。这一点,从聂双江的思想中足见一斑。  相似文献   

6.
怎样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倡教师教学生"三心二意"学英语:用"爱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用"关心"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决心";用"耐心"塑造学生学习英语的"恒心";教学有创意,让学生愿意学英语;作业批改有"新意"让学生乐意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7.
哥白尼由于建立了新的宇宙体系--"日心说"理论,被人们称之为近代天丈学理论的奠基人.文章分析了视觉化经验在哥白尼建立理论过程中的表现,从而加深我们对这种非逻辑因素在科学理论建立当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抽象表现主义在美国兴起。这一代表了美国"本土文化"的艺术流派,受到当时美国艺术理论界两个主要传统:形式主义和图像学研究,截然不同的对待。格林伯格等艺术评论家创造了大量理论话语为其辩护,高度赞扬波洛克等人艺术创作中的"现代性";潘诺夫斯基则将其排除在研究视野之外。形式主义和图像学研究间的分歧形成了艺术理论间的张力。  相似文献   

9.
曾祥芹于8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体两翼”说,脱胎于夏丐尊、叶圣陶的文章学论著,完整地概括了文章生产、传播、接受的全过程,成为建构当代文章学体系的理论基础;在文章学与写作学、阅读学的关系上,学术界尚存在一些分歧意见  相似文献   

10.
元代少数民族统治的政治体制、民族大融合的社会背景、城市经济的繁荣、思想禁锢的松弛,为散曲的广泛传播和普及提供了良好的机缘。遍及城邑的勾栏歌楼,既是散曲创作、演出的平台,更是散曲传播的"集散地";文人雅士广泛参与散曲创作,且与艺人关系密切,成为散曲传播的重要"媒介";而散曲作品及相关史料的整理与出版,决定了散曲这一"卑体"持久传播的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谭嗣同《仁学》的主题有二:一是,"仁"与"学";二是,"仁之学"。通盘考察《仁学》一书,再反观《仁学·自序》中谭嗣同对其写作《仁学》的论述,可以发现:通过对"仁"的整合和提升,谭嗣同由"学"至"仁"、化"学"归"仁",试图把"学"的认知理性和功利实用收摄在"仁"的道德理性与道德实践中,是一种关于"仁"的新学说。因此,谭嗣同的《仁学》,虽不脱中体西用论的窠臼,但是却具有融合中西文化的特点;虽是雏形,但却是近代学人会通中西文化而建构哲学体系的第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2.
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其内涵不仅表现在政治方面,在现代科技史上,"五四"时期也堪称为分水岭。 "五四"前后的短短几年内,中国的科学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以普及性而言,当时几乎所有的报刊都程度不同地对科学的传播和发展做出过贡献。据统计,除侧重于传播科学技术的《理化杂志》、《东方杂志》、《科学》外,其他162种刊物刊载的有关西方自然科学的通讯、成果介绍、科技史等文章达660篇之多,科学社《科学》社刊在全国杂志中发行量居第二。就内容而言,从应用科学到理论科学,从  相似文献   

13.
王塘南"全归"思想的具体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其一,"全归"有别于"善恶之名"而指向"全其本心之仁";其二,"全归"有别于"形气"之"可朽"而指向"真性"、"精神灵爽"之"不朽";其三,"全归"有别于"拘于枝节"而指向"直透真性";其四,"全归"有别于"有所为而为"而指向"为其所当为".不仅如此,塘南"全归"思想亦有一定历史渊源,且在宋明以"全归"释生死的儒家生死观的建构上具有承上启下之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缺乏将外在人文知识转化为内在人文精神的有效方法,而传统孔孟正统儒学则极为重视人文精神的内在培育,其经验十分值得我们借鉴。孔孟正统儒学人文精神培育在其宗旨上,追求"安乐仁心";在培育途径上,注重"学以明心明道"、"忠恕以养心"、"敬以持心";在培育效果上,能够使我们增长仁爱之心、明白人生意义、积极认真生活、具有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心,并使得人人都能够拥有人生的安宁、快乐与尊严。  相似文献   

15.
基于揭示宗教理论思维演化的内在进程和意义,文章将19世纪以来的重要宗教理论分为解释性和阐释性两种思维类型。解释性理论包括泰勒的"万物有灵论"、弗洛伊德的"心理需求论"、涂尔干的"神圣社会论"和马克思的"宗教异化论";阐释性理论包涵伊利亚德的"宗教神圣论"、埃文斯.普里查德的"宗教的心灵构建"以及格尔兹的"宗教文化论"。  相似文献   

16.
吕治康 《科技信息》2013,(7):345-345
根据新化学课程标准的宗旨和理念,"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强调"创设生动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通过三年的摸索和实践,我总结出了一些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基于派生唯素的内容分析编码法(derived etic content analysis coding approach),对我国目前最畅销的10种中、英文演讲教材中的传播伦理要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0个样本对传播伦理要素的关注度各不相同,说明我国传播行业工作者,特别是演讲教材作者,还没有就传播伦理的范畴体系达成基本共识。从总量看,美籍作者Lucas和Hamilton对传播伦理的关注度要明显高于中国作者;从不同作者对单项要素的关注度看,Hanmilton和Lucas非常关注"诚实守信";Lucas和包镭非常关注"文明礼貌"。从单项要素得到的描述总量看,"诚实守信"和"文明礼貌"受到的关注度最高,而"杜绝剽窃"、"文献利用"和"多元化"受到的关注度相对较低。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传播伦理规范的建设和后续研究问题进行了一定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刘师培是近代著名学者,他对《文心雕龙》、《文选》都有深入的研究。刘师培在《文心雕龙·诔碑》篇讲解中对《文选》“诔”与“碑文”两类作品进行了具体分析,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可以对其作进一步的阐述。学习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总结历史的经验,是当代《文选》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理学是中国传统儒学发展的高级阶段,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理学有诸多学派,朱熹之前已有濂洛关闽之分,在朱熹之时,亦有江西之学、湖湘之学、浙东之学诸派.朱熹之后,历朝同样有诸多学派.朱子学派称"闽学",但朱子学不等于"闽学".朱熹称二陆之学为"江西之学",但陆象山之学不等于"江西之学",江西之学发脉于欧阳修、曾巩,经李觏、王安石,而成于周敦颐、张九成、陆象山."江西之学"以二陆心学理论特色得以"孤行于天下".江西是理学开源、心学萌生之地.朱熹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上饶.朱子学不入于江西,但江西是他讲学论辩任官施教的地方,朱子学与象山学同样在江西广泛传播,历宋元明而不衰.所以,江西是宋元明时代理学发展的核心区域.  相似文献   

20.
形声字声中有義略证(附论中国语源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清儒王怀祖郝兰 诸人盛倡声近则義近之说,於是近世黄承吉刘师培後先发挥形声字义实寓於声,其说亦既圆满不漏矣。盖文字根於言语,言语托於声音。言语在文字之先,文字第是语音之徽号。以中国文字言之,形声字居全字数十分之九;谓形声字羲但寓於形而不在声,是直谓中国文字离语言而独立也。其理论之不可通,固灼灼明矣。顾理论虽卓,而事实不足以明之,则无徵不信,谓始学何。然有难言者。 吾国文字之书,莫精於许氏之说文解字。许书说解中虽亦时时可窥见语言之根柢,然往往泛为训释,令人不知形声字声类意义之所存。举例言之:十篇下心部慈字第训爱,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