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晚明江南士人的造园风气和地域、家庭环境培养了张岱深厚的园林艺术造诣。张岱的园林美学思想主要有:重视主人的主体意识,强调天然的意趣,崇尚淡远的风格,注重题辞。张岱园林美学思想与明末清初的园林理论、艺术风气和时代思潮有密切的联系,是他文艺思想的重要侧面。  相似文献   

2.
晚明“性灵”文学思想,产生于人性压抑与反压抑的语境。“性灵”不同于“性情”,它是在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的双重影响下出现的,具有去伦理、反理性、追求绝对自由的意味。晚明时期,国家和知识分子之间在生产关系上的裂缝,导致知识分子游离国家意志,在文学领域中倡导“独抒性灵”的口号。这种借助于道、禅思想,表达反人性压抑的非文学意图,使得“性灵”文学思想具有非同寻常的审美冲击力,一向严肃、正经的明代文坛变得“一点正经都没有”。  相似文献   

3.
两用锄     
金指 《河南科技》2006,(3):33-33
目前广大农村沼气建设正在稳步发展,但农户普遍对沼气池启动工艺不熟悉,表现为;启动时料液浓度过大;用户往沼气池里任意加粪,以为加粪越多产气越多;启动时菌种加量不足或不加菌种,造成启动周期过长,日产气量小,不能满足三餐用气需要。为此将沼气池的启动要领做简单介绍,供沼气技术员和沼气用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别集编纂史中,唐宋时期作者对自己文集的编纂表现出普遍的自觉性。自觉地、有选择地保存自己作品的主要方式是焚弃与改定。唐宋皆有许多作者在编集过程中大量废弃己作;唐后期至宋,对己作屡作"改定"的现象愈益广泛;与"焚弃"、"改定"行为相关的"草稿"也在唐宋时期受到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5.
元人词作中氤氲着浓郁的“梦气”,这一特殊现象和元代文人的心理状态与社会文化体系的本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其中,朝代更替给文人带来的破灭感;儒士地位的下降导致的幻灭感;取消科举产生的失落感;选官制度的弊端和民族歧视政策造成的虚空茫然感,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现代男士西服基本上是沿袭欧洲男士服装的传统习惯而形成的,其装扮行为具有一定的礼仪意义,如双排扣西服给人以庄重、正式之感,多在正式场合穿着,适合于正式的仪式、会议等;单排扣西服穿着场所普遍,宜作为工作中的职业西服或生活中的休闲西服。穿两粒扣西服扣第一粒表示郑重,不扣扣子则表示气氛随意;三粒扣西装扣上中间一粒或上面两粒为郑重,不扣表示融洽;一粒扣西装以系扣和不系扣区别郑重和非郑重。此外,两个纽扣以上的西装形式,忌讳系上全部扣子。衬衫在套装与衬衫的组合上,衬衫的下摆要放入裤子里,整装后,衬衣领和袖口均…  相似文献   

7.
王炎  吴博 《河南科技》2023,(7):70-73
【目的】禹门口隧道口上方因顶部危岩体塌落及人工建设而形成了以崩积体及弃渣体为主的四处斜坡堆积体,堆积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方法】运用传递系数法以及GEO-SLOPE软件计算了堆积体九个剖面的稳定性。【结果】计算结果显示:自然工况下,四处斜坡堆积体都处于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除第四区堆积体处于欠稳定状态外,其余三区堆积体都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地震工况下,第三区及第四区堆积体处于欠稳定状态,第一区及第二区处于稳定状态。【结论】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差距不大,依最大危险原则,选取Morgenstern-Price法计算结果作为防治措施的设置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考出37位韩门弟子的基础上,联系中唐科举重通榜公荐的特点,分析韩愈及其弟子与科举的关系。韩愈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其弟子也不辱师门,争胜科场,为古文运动推波助澜,提高了韩门的声望。韩愈将传道授业与科场争名二者结合起来,在中国科举史和教育史上留下了独特的一页。  相似文献   

9.
晚明时期,吴中女性文学兴盛。出生于午梦堂文学世家的叶小鸾以其富有才气的文笔为后人称道。诗人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创作诗歌,内容主要分为咏怀诗、咏物诗和题画诗,总体风格尚情贵真,哀感雅致,在中国文学史上特别是中国女性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御览诗》和《极玄集》分别编成于宪宗元和后期和宗开成初年。前喜尚轻艳,追摹齐梁;后推崇清雅,回归大历。不同的风格特征、相异的审美追求,清晰地透视出中晚唐之际士人心态的变化及诗风衍变的动态历程,在唐诗发展史上极具座标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金瓶梅词话>一书,至迟成书于明万历前期.书中所反映的明代的社会生活,应当是真实的.作者于该书中不经意而写到的当时瓷器的情况,许多已不为今人所确知,有的甚或可补陶瓷史料之空白.它对于研究古代陶瓷史,对于由此探寻该书作者的素质结构、身份地位等,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意义,应当引起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王文濡简论     
王文濡(字均卿),生活于清末民初,是大变革时代中一个"半新半旧、不新不旧"的人物.他一生从事文学编辑事业,做过不少有益的工作,近代文学学术史不应将他遗忘.他编辑的《香艳丛书》因为立足于传统的广义文学观,所收文章样式与内容均相当丰富.全书贯穿了对妇女应持怜爱欣赏态度的观点,这种妇女观是值得注意的.  相似文献   

13.
明代著名的吴中才子唐寅的一生在文人中具有典型性。高中解元后参加弘治己未春闱,不幸卷入科场案,无奈远离科场,不近权责,实际上内心苦闷惆怅、悲哀愤懑。仕途的不幸导致生活的艰难,他以卖文鬻画为生,在诗书文画中寻求精神的自由和灵魂的解放。  相似文献   

14.
张燮为漳州明代著名学者,所著的<东西洋考>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张燮的生平和著作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也见证了漳州明代月港的兴盛.  相似文献   

15.
文学的语言世界、生活世界、心灵世界三者是融在一起的,一层扣一层,由显而隐。语言为生活和心灵的载体,生活是诗人的依托,而心灵的表现才是最深的旨归。唐代宫怨诗的心灵世界从性质上分两个方面:一是宫人自悼宫怨诗,反映宫女对爱情和自由的向往;一是文人的借喻拟写之作,主要是借宫怨抒发自己的不遇之音、反映仕途的险恶以及表现那种历史沧桑感。  相似文献   

16.
以徐渭的《四声猿》为代表的明代杂剧表现出浓厚的抒情色彩。这种特立独行的精神风貌,主要受三个方面的影响:1.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的变迁,使杂剧的创作主体发生变化;2.阳明心学及南曲对徐谓等创作的深刻影响;3.由于社会归属感的缺失,杂剧成为文人群体表露心声的载体。  相似文献   

17.
丁联 《漳州师院学报》2005,19(3):104-108
随着私有制的确立,夏商时期妇女虽失去了女权地位,但在家庭中有一定的权利和地位,特别是商代贵族妇女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中都享有较高地位.  相似文献   

18.
在明代诗歌发展史上,闽中诗群始终是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林鸿、高棅、郑善夫、谢肇淛、曹学佺尤称名家.林鸿首倡闽中宗唐诗风,高棅则为明初首屈一指的唐诗专家.明中叶郑善夫推崇杜诗,执闽中诗坛牛耳.晚明谢肇淛、曹学佺则标举中晚唐"妙悟"诗风.闽中诗群始终以宗唐为旨归.闽中建安杨荣、晋江赵瑺、闽县郑关等家族为家学渊源源远流长的诗歌文化世家,也为闽诗繁盛出力甚巨.  相似文献   

19.
郑善夫是活动于明代弘治、正德年间的一位著名诗人。其诗以气格为主,以悲壮为宗,具有独特的审美风貌,当李梦阳、何景明倡导文学复古之时,诗人继承了杜诗的写实精神,创作了诸多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干预时政的优秀作品。这些诗歌成为前七子复古运动的积极成果。深入研究郑善夫的思想与创作状况,可以弥补明诗研究之不足。  相似文献   

20.
包世臣是晚清著名的经世思想家、学者,在近代经济思想史上有其一定地位,他的人口思想反映了晚清经世思想家们对清末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的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