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川东北宣汉-达县地区以构造圈闭为主要勘探对象,钻探成功率低,为此开展了以储层预测技术为主导的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勘探.通过山区地震数据高分辨率采集、处理、储层沉积相研究、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储层物性特征及储层层位标定、地震相研究、储层地震预测方法研究,确立了研究区内的三大储层类型及各类储层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川东北复杂储层预测以野外地震资料高分辨率采集为基础、多种特殊处理手段相结合,并以沉积相研究为指导的综合性研究思路,为川东北宣汉-达县地区储层预测方法研究提供了指导性意见,为该地区复杂储层勘探的深入与突破打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四川盆地建南地区二叠系长兴组碳酸盐岩生物礁滩是很有潜力的礁滩型油气储集层,但生物礁滩储层的预测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重难点。为了研究建南地区长兴组的优质碳酸盐岩礁滩储层,本文先研究了该地区的层序地层、沉积相和生物礁滩基本特征,然后采用了STRATA中基于模型反演技术,利用其井震联合反演特点对研究区储层进行波阻抗反演预测,确立出研究区礁滩储层的识别模式及储层主要发育时期,最后结合预测结果的解释划分了长兴组生物礁滩发育的有利区带,这对长兴组礁滩储层后期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百色地区子寅油田为例 ,介绍了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及其在该油田储层预测中的应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包括 :①借助于各种数学分析方法 ,从地震数据中拾取隐藏其中的有关岩性和储层物性的多种属性 ;②采用基于RS(粗集 )理论的地震属性优化技术 ;③结合工区内测井资料的解释成果进行储层参数转换 ,并根据各种地震属性及其储层参数预测结果进行储层综合评价。实际资料的应用表明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是油田滚动勘探开发的一种有效技术 ,其研究成果为油田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以广西百色地区子寅油田为例,介绍了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及其在该油田储层预测中的应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包括:①借助于各种数学分析方法,从地震数据中拾取隐藏其中的有关岩性和储层物性的多种属性;②采用基于RS(粗集)理论的地震属性优化技术;③结合工区内测井资料的解释成果进行储层参数转换,并根据各种地震属性及其储层参数预测结果进行储层综合评价。实际资料的应用表明,地震属性分析技术是油田滚动勘探开发的一种有效技术,其研究成果为油田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普光、元坝地区礁滩相储层的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建立了以沉积相研究为指导、以模型正演与地震相分析为基础、以相控多参数储层反演为核心的“相控三步法”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综合预测技术。  相似文献   

6.
由于川东北LHC地区二叠系长兴组生物礁规模较小、储层电性特征不明显、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信噪比较低等问题,该区生物礁储层预测难度较大,严重制约了该区生物礁气藏的进一步勘探。本次研究采用相控约束下的生物礁储层预测技术,首先明确生物礁发育相带,在正演模拟的基础上利用地震敏感属性等技术厘定相带边界,结合地震相研究等手段为生物礁储层预测提供精确的相带约束;然后在有利相带内利用相变法及时差厚度法等方法刻画生物礁的展布范围,为储层预测提供准确的岩相约束;最终在岩相约束的基础上,利用基于稀疏脉冲的泊松比反演等技术对生物礁储层进行预测。经勘探实践证实,上述逐级约束的生物礁储层预测结果较传统方法的准确度有较大提高,破解了该区生物礁预测难点,大大加快了该区的勘探开发进程,并为同类型储层预测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针对川东南地区嘉陵江组储层横向变化大、非均质性强、勘探难度较大的特点,以嘉陵江组一段为例,在地层对比、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储层物性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波阻抗反演工作,并结合储层的地质特征和地球物理响应特〖JP〗征确定波阻抗反演结果解释方案,进行储层解释,预测有利储层的平面展布特征。依据储层地质特征研究成果,优选相关地震属性,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地震属性与储层孔隙度的关系,预测储层孔隙度平面展布。最后综合地质、储层预测、孔隙度预测的结果提出有利勘探目标区。结果表明,该套方法比较适合对研究区的地质解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由于油田开发程度的不断加深及地震资料分辨率偏低的限制,常规波阻抗反演方法很难满足油田精细开发对储层描述的要求。M油田为碳酸盐岩礁滩相储层,上覆巨厚膏盐层广泛发育,深层目的层地震主频衰减较快、频带较窄,部分储层段较薄也低于地震分辨率,且井壁垮塌现象普遍存在。针对上述难题,本文创新应用压缩地震子波方法提高地震分辨率,引入神经网络方法修正井垮塌段密度曲线。最终,综合井点及地震波阻抗信息,采用“井-震”波形类比方法实现了对薄储层孔隙度的预测。相比常规方法,该方法首次应用于礁滩相碳酸盐岩薄储层的预测,显著改善薄储层段的地震分辨率,并充分结合了地震和测井的波形信息,提高了孔隙度反演精度,揭示了储层纵横向展布规律,指导了M油田储量复算及薄储层段的新井部署实施。  相似文献   

9.
四川盆地西南地区火山岩气藏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岩相变化大、物性变化快、储层非均质性强,地震储层预测面临诸多技术挑战。以永探1井区为研究对象,通过井震标定和正演模拟,确定不同岩相的地震响应特征,通过多属性融合,预测岩相平面分布。基于地震岩石物理分析,明确储层敏感参数,应用叠后地震反演技术,进行敏感参数反演,在此基础上根据岩石物理分析结果将弹性参数转换为储层物性参数,开展储层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地预测出研究区块目的层火山岩优质储层分布,与实际钻井结果吻合程度高,可为该地区下一步火山岩储层精细描述及生产部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生物礁滩储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给礁滩储层预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必须对生物礁滩的地震反射特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才能找到准确预测生物礁滩储层的方法。通过对元坝长兴组礁滩相带地震反射特征综合分析,结合测井,岩心和薄片资料研究,认为礁滩发育机制不同,反射特征亦有明显差异。为礁间滩间低能相带的识别也为礁滩的准确识别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马五段古岩溶储层地震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马五段古岩溶储层具有低孔、低渗和非均质性强的特点,针对该区储层复杂的特点,利用实钻资料,通过精细的井震标定,总结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反射特征,提取对储层敏感的均方根振幅和瞬时频率属性,综合应用多参数地震属性回归方法对马五段古岩溶储层分布特征进行预测,以提高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卫星-升平地区北部登娄库组是勘探开发深层天然气重点区域,而储层评价问题是制约深层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松辽盆地北部卫星-升平地区深层登娄库组井资料少,研究程度低的特点,精确预测储层比较困难。因此,需要进行精细的油藏描述,建立精细的三维地质模型。本文综合地震、测井和地质的研究成果建立地层格架,结合相控建模,利用序贯指示随机模拟建模方法进行油气藏的属性建模,所建地质模型反映了地下地质体三维空间分布特征,为拓展油田登娄库组勘探开发和挖掘潜力,寻找有利储层发育带和天然气分布区规律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张正强  李琼 《科技资讯》2012,(1):145-145
随着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快速发展,煤层气储层的研究变得非常的重要,尤其是煤储层内部的精细描述。由于煤层气藏所具有的独特性质,相比常规勘探方法,地震勘探具有巨大优势。通过对沁水盆地的煤储层测试分析,阐述了煤储层物性参数之间的关系,为煤层气储层预测提供理论支持,对地震方法在煤层气储层预测中的应用和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川西岩性气藏地震勘探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地震勘探是支撑川西地区岩性气藏储层预测和井位部署的关键技术.通过对川西拗陷侏罗系岩性气藏勘探地震采集、处理、解释、储层及流体预测5个方面的研究,研制、总结了采集设计和野外质量控制的2个关键环节,做好保幅处理,坚持“整体、自动、精细”3个基本解释准则,储层预测中依靠振幅资料,流体预测中充分利用频率和吸收参数等物探关键...  相似文献   

15.
碳酸盐岩储层普遍埋深较大,非均质性强、缝洞分布规律复杂,地震资料成像差,信噪比和分辨率低,储层预测难度大。古地形恢复等是目前常见的岩溶储层预测方法,但是,对岩溶型储层发育区的岩性、物性的有效表征还有差距,对岩溶储层敏感的属性信息的应用还有进一步优选的余地。研究以元坝地区为例,结合亮点技术、吸收衰减属性的特点,探讨了岩溶—裂缝型储层地震多属性综合预测方法。实例表明:基于亮点技术、吸收衰减属性的综合预测方法可较好刻画雷口坡组岩溶—裂缝型储层的展布特征,亮点技术和吸收衰减属性是对岩溶储层敏感的地震属性,研究提出综合利用这两种技术对雷口坡组顶部进行烃类检测,对于分析研究岩溶—裂缝型储层发育部位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摘要: 四川盆地东北部罗家寨地区为高山、高陡复杂构造和含油气各向异性的地质体相对集中区,对其精细解剖迫在眉梢,二维勘探和窄方位角三维勘探已不适应。经过多年攻关研究,在深入分析大山区全三维勘探的特点和难点后,提出了采用中间激发8×5次覆盖、线距400m、最小炮检距为565.7m,最大炮检距为4216m的全三维观测系统;三维浮动基准面处理、层析静校正、偏移速度场的串级构建等全三维处理技术;波动方程正演、多井约束反演、地震属性叠后裂缝检测等全三维储层预测技术。形成了一套山地全三维采集、处理、解释和储层预测技术,已在川东北部罗家寨地区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地震地层及地震相分析在川东南复杂储层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地层学及地震相分析目前还停留在简单的地震地层划分和以振幅、频率、连续性等地震波形特征划分沉积相方法上.作者以地震层序划分为基础,提出了研究有利储集体的地震相特征新方法,并在平面组合上与沉积相进行对比,可以更为精细地研究沉积相的空间展布规律,同时还可以指导储层预测研究.该方法对于那些勘探程度不高的地区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发育多套地层超覆在石炭系上,易形成丰富的岩性油藏。由于上覆地层与石炭系的岩性物性差异巨大,储层的反射淹没在强振幅中,很难利用常规的储层预测方法有效刻画储层的纵横向分布。针对此问题,首先阐述了该地区岩性油藏弱反射形成机理、地震资料分辨率;然后开展了拓频、反演、分频、地震属性分析等多种储层预测方法研究;在此基础上,将包含岩性油藏的弱反射信号看成整体,而不是分离出来,从而优选出能够反映信号微弱变化的标准偏差属性进行岩性油藏储层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标准偏差属性预测的储层结果与现有钻井资料吻合很好,为该地区岩性油藏勘探开发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新的研究思路,也为认识此类岩性油藏特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兴马地区位于辽河西部凹陷的中东部,伴随勘探的深入,沙三段重力流砂体已成为深层岩性油藏勘探的重点,但由于重力流沉积砂泥混杂、横向变化快,地震资料主频和信噪比均较低,重力流砂体的储层特征和空间分布研究较为薄弱。通过建立研究区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将沙三段划分为3个层序,重力流砂体集中发育在各层序的下部,且以层序SQ3最为发育。在层序地层格架内,综合地震属性、波形分类、分频属性、波阻抗反演等技术预测了重力流砂体的空间分布并优选出4个有利的岩性圈闭。经钻井证实,预测结果较为准确。该方法为辽河西部凹陷及其它地区岩性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针对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各向异性特征显著,纵横向非均质性极强的特点,综合应用振幅、相干、频谱分解、地震吸收衰减、多井约束波阻抗反演等多种预测技术对储层进行预测,总结一套适合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的技术系列,并利用多元逐步判别分析和核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对多种地震信息进行优化求解,其优化结果综合考虑多种地震属性的有效信息,并剔除对判别结果不显著的属性,同时保留的各变量互不相关,保证计算结果的稳定性,而且能很好地处理地震属性之间的非线性问题。在中古21井区的实际应用表明:其优化结果能精细刻画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在三维空间中的有利分布范围,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为地震多属性优化与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研究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