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医用纳米羟基磷灰石.以 Ca(NO3)2·4H2O和(NH4)2HPO4 为原料,采用超临界流体干燥法(SCFD)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并用 XRD,TEM,FTIR等手段进行了表征.超临界干燥法制备的羟基磷灰石具有结晶性好、分散性好、尺寸分布均匀,呈针状结晶,长度为 100~200 nm,宽度 10~15 nm.用溶胶凝胶结合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可以制备出颗粒大小均匀、分散性好的纳米羟基磷灰石.  相似文献   

2.
李光  张阳  袁英才  李喜孟 《应用科技》2004,31(10):49-51
利用化学沉淀法结合功率超声技术制备了氧化铜纳米粉体,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功率超声的作用机理,并分析了强超声场对制备过程和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功率超声引入化学沉淀法,可显著改善粉体形貌,所得纳米氧化铜粒子外貌为球形,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好,平均晶粒尺寸为24nm.  相似文献   

3.
采用化学沉淀法以Ca(NO3)2.4H2O和(NH4)2HPO4为反应物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通过对产物的XRD、TEM表征分析,研究了陈化时间和煅烧温度对产物的组成、形貌、粒子尺寸、结晶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延长陈化时间,产物的晶化程度增加;提高煅烧温度,结晶度增加;在陈化24 h、煅烧650℃的条件下可得组分单一、结晶度较好、尺寸在35 nm左右的纳米羟基磷灰石。  相似文献   

4.
以3-硝基苯甲酸和硝酸钐为原料采用分解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钐粒子,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对其结构和分散性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以及表面活性剂对合成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温度420 ℃,焙烧时间为1 h,加入表面活性剂OP-10合成的纳米粒子分散性最好,且平均粒径在10 nm左右.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自制的纳米掺锶羟基磷灰石(Sr-HAP)粒子的分散性和蛋白吸附能力,采用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接枝技术,在Sr-HAP粒子表面接枝了丙烯酸(AAc),并对接枝了丙烯酸的纳米粒子Sr-HAP-AAc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悬浮稳定性的表征研究.结果发现:SrHAP-AAc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增强和稳定性变好,并且对目标蛋白的吸附量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6.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硝酸钙和磷酸二氢铵为原料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HA),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热重.差示扫描量热等手段对样品形态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六方晶型纳米羟基磷灰石长轴约为60nm,短轴约为20nm,粒径均匀且分散性较好.该文还研究了纳米HA对Ag^ 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磷酸氢二铵、硝酸钙和硝酸锶为原料,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形成的胶束为反应模板,采用水热法合成工艺,成功合成分散性较好的一维纳米掺锶羟基磷灰石(Sr-HAP).通过XRD、FT-IR以及TEM对样品的表征分析发现:随着锶掺杂浓度的升高,样品的结构稳定性变低,其晶胞参数随之会有相应的升高,产物的尺寸很好地控制在25~65nm;检测结果表明,产物中不残留CTAB,且具有CO32-以及Sr2+等离子,类似于生物体内磷灰石的成分;产物均为长棒状结构.  相似文献   

8.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a(OH)2和H3PO4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n—HA);讨论了H3PO4的滴加速率、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液的pH值、搅拌强度,以及干燥方法对纳米羟基磷灰石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产物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溶液在搅拌强度为2000r/min反应10h,并结合冷冻干燥,可得到结晶尺寸小、纯度和分散性较好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粒子。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探索了利用废弃贝壳制备生物活性材料羟基磷灰石的工艺路径。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以贝壳粉为原料、磷酸氢二氨为磷源,尿素为添加剂,成功制备出高纯相、尺寸均匀可控的纳米带状羟基磷灰石。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表征产物的晶相组成及形貌。XRD分析结果显示:贝壳中的碳酸钙已经完全转化为羟基磷灰石;SEM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水浴法合成得到的羟基磷灰石为纳米级别的带状结构;FTIR表征检测到羟基磷灰石中的羟基,进一步验证产物为羟基磷灰石。本研究解决了废弃贝壳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降低了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成本。  相似文献   

10.
在液相还原法基础上,以醇水混溶为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通过控制醇和PVP用量合成出粒径在9~20nm的粒径均一、分散性好的纳米铁粒子.通过动态光散射(DL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表征手段对醇和PVP在液相合成中的作用以及小尺寸纳米铁的活性进行考察.研究表明,醇的作用主要为抑制纳米铁生长以及使Fe2+均匀分散到PVP中,而PVP则通过其空间位阻作用和静电排斥作用阻止纳米粒子的团聚;随醇中羟基数增加、碳链长度增长,纳米铁粒径逐渐减小;随醇浓度增加,纳米铁粒径减小;同时,随纳米铁尺寸减小,其活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