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豇豆成熟叶片中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根据钙调蛋白结构基因两端保守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豇豆钙调蛋白基因,克隆到T-easy载体上并测定了其全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豇豆钙调蛋白基因由450个核苷酸组成,编码150个氨基酸.与已知的多种植物钙调蛋白基因相比有很高的相似性,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在80%以上,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2.
用高等植物钙调蛋白的保守序列设计两端引物,以红树植物海桑属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rtala总DNA为模板,扩增出无瓣海桑钙调蛋白基因,并以之构建重建质粒pT-ACaM。经测序分析比对,发现无瓣海桑钙调蛋白基因全长1418bp,其中第1外显子76bp,第2外显子371bp,中间为一946bp的内含子所隔开。编码148氨基酸的蛋白质,其编码区序列与已知的其他高等植物的钙调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85%以上。而蛋白质序列同源性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3.
以侵染苜蓿的苜蓿花叶病毒中国分离株(Alfalfa mosaic virus Chinese isolate,A1MV—Ch)RNA2为模板,利用人工合成的特异性引物,进行反转录及PCR扩增,分两段分别扩增了复制酶基因的5′端1.32kb和3′端及其非编码区的1.23kb cDNA序列.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PCR产物后,与pUCl9重组,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重组质粒,用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及PCR鉴定,得到分别含有5′端序列和3′端序列的重组质粒。已由上述两种重组质粒构建了含有完整复制酶基因的重组质粒.进行了全序列测定,并与国外报道的A1MV-425株系的相应序列相比较,其复制酶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7.8%,推测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达97.6%,3′端非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2%.并将全长复制酶基因与植物表达载体pROKⅡ重组,得植物转化载体pAlMV—FL.  相似文献   

4.
采用RLM-RACE法,根据已获得的盐角草胆碱单加氧酶基因的部分序列,设计2条特异性嵌套PCR引物,成功地克隆了该基因cDNA 5′末端全序列,测序结果显示该片段包括5′UTR 154个核苷酸和编码区606个核苷酸,编码N端202个氨基酸,Blast P结果表明,该片段编码的蛋白序列与辽宁碱篷及其他藜科植物的胆碱单加氧酶同源性达到85%以上,同时找出了其转录起始位点,即为该序列的第1个碱基g.  相似文献   

5.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ICK)是一种能够影响细胞生长和发育的重要调控蛋白.以水稻(9311)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扩增获得了1个新的可能为水稻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的基因,命名为OsICK1.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585bp,编码194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预测的水稻ICK基因序列(NM_196964)比对,两者同源性为79.84%;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氨基酸序列3'端附近存在植物ICK所固有的保守序列,与玉米ICK1保守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5.5%.  相似文献   

6.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ICK)是一种能够影响细胞生长和发育的重要调控蛋白.以水稻(9311)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扩增获得了1个新的可能为水稻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的基因,命名为OsICK1.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585 bp,编码194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预测的水稻ICK基因序列(NM_196964)比对,两者同源性为79.84%;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氨基酸序列3′端附近存在植物ICK所固有的保守序列,与玉米ICK1保守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5.5%.  相似文献   

7.
利用RT-PCR,获得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库尔勒香梨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的cDNA克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库尔勒香梨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由582个核苷酸组成,编码一个由19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与已报道的P863、P205、A-Ball分离物序列比较,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0.0%~86.1%,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4.9%~89.6%。  相似文献   

8.
大豆花叶病毒Sc株系外壳蛋白基因的部分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技术,体外扩增SMV-Sc株系的外壳蛋白基因并进行部分测序。结果表明:所测5'端150个核苷酸序列同已发表的SMV-BJ(北京分离物)、Sa株系同源率分别为95%和93%,3'端非编码区同BJ株系同源率为84%。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简称Oh)蛇毒α-神经毒素(α-NT)的基因序列,依据眼镜蛇科不同毒蛇种类来源的α-NT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设计1对上下游引物,为克服引物带来模糊扩增,在蛋白编码部分再设计1对上下游特异引物,用Nacleospin RNA Kit法从3条活眼镜王蛇毒腺中提取mRNA,以3′端引物合成的cDNA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反应,测定产物的核苷酸序列,得到全长474bp的眼镜王蛇cDNA基因核苷酸序列。该核苷酸序列的信号肽与眼镜蛇树属Pseudonnaja textilis(Pt)、海蛇Laticauda semifasciata(Ls)100%同源,与眼镜蛇南洋亚种Naja sputatrix (Ns)、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Bm)96.8%同源;蛋白密码部分有83.3%与Ns、79.2%与Pt、76.4%与Ls、74.1%与Bm同源。信号肽后紧接着的72个氨基酸有90.3%与已发现的眼镜王蛇毒长链α-NT Toxin a同源,大约有73.6%与Toxin b、69.7%与Oh-4、66.7%与Oh-5、56.9%与Oh-6A和6B同源,并与α-银环蛇毒素54.2%同源。说明新发现的眼镜王蛇cDNA是一条长链α-NT基因。  相似文献   

10.
对侵染十字花科小青菜的黄瓜花叶病毒YN分离物(CMV-YN)RNA3进行全长克隆和序列分析.CMV-YNRNA3全长2220nt,分别编码279个氨基酸的3a蛋白和218个氨基酸的CP.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如下;CMV-YNRNA3核苷酸及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亚组IA株系CMV-Fny、亚组IB株系CMV-Nt9、亚组Ⅱ株系CMV-Q的同源性,RNA3序列分别为92.7%、96.7%、74.2%,3a蛋白氨基酸序列分别为96.4%、98.6%、83.2%,CP氨基酸序列分别为97.7%、98.2%、83.1%.该结果表明CMV-YN与亚组IB株系CMV-Nt9的同源关系更密切.对CP核苷酸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CMV-YN归属于亚组IB,本研究为首次报道侵染我国十字花科植物的CMV基因组序列.  相似文献   

11.
介绍从甜叶菊中提取制备高纯度甜菊糖苷STV和RA的工艺.首先用水提取甜菊糖苷,然后采用硫酸亚铁絮凝、HPD-X大孔吸附树脂吸附、D001和D201离子交换树脂串联脱盐和脱色,再用甲醇进行重结晶纯化,可以制备总纯度达98%的甜菊糖苷STV和RA样品.  相似文献   

12.
甜叶菊叶片离体培养及试管无性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离体条件下甜叶菊(Stiuia rebaudiana Bertoni)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技术,离体培养以MS为基本培养基并附加300mg/L水解酪蛋白,离体叶片在BA 0.5mg/L和NAA 0.5mg/L的培养基上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在BA 0.5mg/L和NAA0.05mg/L的培养基上可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分化频率为100%,不定芽在White基本培养基并附 加NAA0.01mg/L的培养基上诱导生根,生根率可达100%,炼苗后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Human leukocyte and fibroblast interferons are structurally related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The coding sequences of the dDNAs of cloned human leukocyte interferon I and human fibroblast interferon show homologies of 45% at the nucleotide and 29% at the amino acid level. We conclude that the two genes were derived from a common ancestor.  相似文献   

14.
玫瑰微球菌海藻糖合成相关酶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玫瑰微球菌QS412中克隆出海藻糖生成相关酶――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基水解酶的基因treZ ,测定了其核苷酸序列并进行了表达。treZ 编码的蛋白质有624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68 kD. 它们与已报道的其他微生物的海藻糖生成相关酶的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treZ 的同源性分别为33.0%(耐放射异常球菌);10.1%(硫矿硫化叶菌KM1);51.9%(节杆菌Q36);52.8%(根瘤菌M11);48.5% (短杆菌)。经过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还发现,所有的海藻糖生成相关酶都含有糖苷酶家族13个中几个高度保守的α-淀粉酶催化活性区,推测这些海藻糖生成相关酶都可能有着共同的进化来源。  相似文献   

15.
应用PCR技术,首次从我国水稻品种中作8604的未成熟种子中,特异地扩增并克隆测序了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cDNA。它共有430个核苷酸,编码102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本文克隆的水稻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cDNA与水稻其他品种的同类基因的同源率均为100%;与水稻不同类型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同源率为61.8%;与玉米、大豆、马铃薯和紫藤同类基因的氨基酸同源率分别为66.0%、51.1%、45.9%和46.9%;与动物的同类基因相比,也有较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6.
长叶车前花叶病毒上海分离株(RMVsh)是从上海郊区的青菜(Brassica chinensis)上分离鉴定的,以提纯的病毒为材料,SDS-酚法纯化的基因组RNA作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克服了该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CP),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外壳蛋白基因全长474个碱基,编码157个氨基酸,将CP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BAD/His-C中,转化E.coli Top10后,诱导表达,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呈-特异性的蛋白条带,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表达产物与RMVsh抗血清呈阳性反应,RMVsh 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与烟草花叶病毒属中其他能侵染十字花科作物的成员相比,同源率分别为83.5%-98.9%和87.9%-99.4%,并讨论了RMVsh的分类地位为烟草花叶病毒属侵染十字花科植物2个亚组中的第一亚组的代表。  相似文献   

17.
The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N-terminal and internal peptide of OPHC2, purified from 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 strain C2-1 in our lab, are determined. The full-length organphosphorus hydrolase gene ophc2 is cloned by PCR using the degenerate primer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s and future inverse PCR. The ophc2 gene is 975 bp long with G C content of 63%, comprising one open reading frame encoding a polypeptide of 324 amino acids with a molecular weight of 36 kD.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ophc2 shows low homologies with those organphosphorus hydrolase genes deposited in GenBank, one of which exhibits the highest homology of 46.4% with ophc2. The organphosphorus hydrolase protein expressed in E. coli bears normal bioactivity.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克隆和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马铃薯基因组DNA为模板并基于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cDNA序列所设计的两个引物,通过PCR扩增得到666bp的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编码区,并将此片段克隆到pUC18的SmaI位点.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除去末端一终止密码子外其可译框架编码221个氨基酸残基,前导肽包括32个氨基酸残基,故该抑制剂的成熟蛋白由189个氨基酸组成,第67位的精氨酸为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中心.与cDNA相比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4.3%,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0%.基因DNA无内含子.  相似文献   

19.
根据Genbank中的鹅细小病毒(GPV)B株全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应用PCR技术扩增了GPV强毒株CHv的VP3基因片段,将扩增后的VP3基因重组到pMD18-T质粒载体上,并对插入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将测序结果及由该结果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国内外分离的GPV、MDPV、PPV和CPV等不同宿主的细小病毒的VP3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四川分离的GPV CHv株VP3基因长1 605 bp,编码534个氨基酸,与国内外10株GPV的VP3基因进行比较,核苷酸同源性为93.4%~99.8%,氨基酸同源性为96.5%~99.3%,其变异较小,是GPV保持一个血清型的分子基础。与番鸭细小病毒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9.6%和89.9%,而与其他种属的细小病毒同源性均在30%以下,表明它们与GPV CHv株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20.
分别提取处于同一发情周期的5只低繁藏山羊和5只高繁金堂黑山羊的卵巢、垂体的总RNA,并通过RT-PCR技术对INHA、INHBA基因cDNA进行克隆、序列分析,以Real-time PCR技术对其进行组织表达研究.结果表明:藏山羊和金堂黑山羊INHA基因编码区均长1083bp,编码360个氨基酸,两品种基因编码区有7处碱基不同,并导致3处氨基酸的差异;INHBA基因编码区均长1278bp,编码425个氨基酸,两品种基因编码区有4处碱基不同,并导致1处氨基酸的差异.藏山羊INHA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与金堂黑山羊、绵羊、牛、野猪、小鼠、褐家鼠、人的同源性分别为:99.4%、98.9%、95.8%、88.6%、81.0%、79.5%和84.8%;藏山羊INHBA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与金堂黑山羊、绵羊、牛、野猪、小鼠、褐家鼠、人的同源性分别为:99.7%、99.4%、98.1%、91.7%、88.0%、88.5%和91.2%.INHA和INHBA基因mRNA在两个山羊品种的卵巢、垂体中均有表达,但两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INHA和INHBA基因在动物进化中比较保守,与山羊多羔性状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