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赖梅东 《科技资讯》2006,(29):246-247
铁岗-石岩水库、罗田水库、茜坑水库为宝安区境内最重要的饮用水源,现状水质均不能达标,污染来源于水源保护区内点源、非点源、内源等。为确保宝安区供水安全,必须采取饮用水源保护对策,如完善水源区内截排管网、削减点源污染、建设入库河流水质净化工程、实施一级水源保护区封闭式管理、控制内源污染、加强环境监管力度、完善在线监测和监控系统等。  相似文献   

2.
在对昭平台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现状及污染因素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库区及上游入库河流水质情况,运用二维水质模型划分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并结合近远期上游城镇发展,对划定结果进行模拟验证,结果表明在近期、远期一般和远期不利三种情景下,入库污染物的衰减结果均可保证一级保护区内水质达标,保证饮用水水源安全.  相似文献   

3.
氮、磷污染严重威胁柴河水库饮用水安全.基于历年实测资料,本文采用水质评价、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生物评价和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对柴河水库水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柴河水库整体呈变差趋势,氮磷超标较严重,主要来源于农业化肥、禽畜养殖和农村生活污染为主的面源污染以及矿山开垦破坏植被为主的点源污染.针对以上问题,需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畜禽养殖管理、建立生活污染物收集和处理系统、规范矿产开发、加强水源涵养、采取生物措施等控制措施,有效削减氮磷污染负荷.  相似文献   

4.
通过近8年的水质监测和调查数据,分析了全国十大流域地表饮用水源的水质及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了流域水质和地表饮用水源水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全国地表饮用水源水质为清洁和较清洁型,整体好于其所在流域水质,满足饮用功能.河流型水源综合污染指数在0.14—0.27,与所在流域水质密切相关,主要受生活类污染影响;湖库型水源综合污染指数在0.14—0.29,与所在流域水质相关性较弱,以有机类污染影响为主;地表水源水质的流域分布特征明显.地表饮用水源近年来有机类污染程度有加剧趋势,应重点控制有机类污染.  相似文献   

5.
在南湾水库一、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水上边界处进行取样,检测、分析水中浮游藻类动态,并进行水质卫生评价,发现浮游藻类总数、藻类类别总数及优势藻类属总数的时间变化均比较明显,浮游藻类在5—10月间繁殖比较旺盛.卫生评价表明,浮游藻类污染给饮用水带来潜在风险的时间不低于半年,6月、9月存在蓝藻污染风险;需要加强对南湾水库汇水流域污染源控制、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水环境监测,适时冲排水库淤积物,优化自来水厂净水工艺,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6.
大沙河水库饮用水源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跃进 《广东科技》2007,(8):155-156
水体富营养化是供水水库最主要的水质问题.本文简要地分析了大沙河水库作为开平城市供水厂饮用水水源地的基本情况,并通过水库周边环境的污染情况调查和水库水体的水质评价,提出水库饮用水源保护的一些措施和设想.  相似文献   

7.
对湘西州9个饮用水源保护区排污口的数量、分布及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了调查,采用单项污染指数评价法,对水源地水质的24个指标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湘西州饮用水源地水量充沛,水质总体良好,但污染物排放量大,水质下降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8.
以重庆市梁平县沙坝水库为例,将水源地污染分为内源、点源及非点源污染3种,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相应的防治工程建设并进行了经费预算;研究结果表明:按此分类进行的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可操作性强;沙坝水库防护工程预算为4 818.84万元,其中,内源污染防治工程为191.39万元,点源污染防治工程为4 440.30万元,非点源污染防治工程为187.15万元。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辽阳市汤河水库现状的评价,对汤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首次科学划分,为保护和合理开发资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分别用模糊数学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淄博市主要河流、水库现状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二者的评价结果大体相同,结果表明淄博市主要河流大部分严重污染,只有太河水库水质较好,能作为饮用水源.  相似文献   

11.
饮用水源保护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该文对浙江省某市梁辉水库、陆埠水库饮用水源地进行全面调查,完成资料收集与整理,完成饮用水源地调查与评估数据库录入工作,了解水源地环境基础信息、水质状况及影响饮用水水质主要因素,简要分析了饮用水源地环境、污染状况、环境监管与环境风险状况,提出环境保护对策建议,为政府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饮用水源污染现状调查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社宁 《甘肃科技》2009,25(20):1-3,44
对甘肃省86个县(区)政府所在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的水质、污染源进行调查和监测;分析了污染源的来源和结构特征,揭示了水源保护区污染源对水源水质的影响。研究表明,甘肃省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共有污染源57家,生活污染源60个,面源污染较为严重,部分水源保护区局部生态问题对水源地安全构成威胁。甘肃省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共119个,其中79个地下水型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10个湖库型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30个河流型水源地中28个水源地达标,达标比例93.33%。提出了从污染源关闭或搬迁、建设水源地保护工程、加强监管和监测、制定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工程、生态恢复、推广有机农业、建设农业面源环保治理工程、加强水源地保护宣传教育等方面,保护饮用水水源水质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根据延安市区饮用水源王瑶水库连续四年的水质监测数据,运用欧氏聚类法对分别代表进水区、出水区和库心区等不同水域6个监测点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库的进水水质受到Cr(Ⅵ)、石油类等物质的污染,出口水质较好.欧氏距离聚类法精确地计算不同指标的权重,并引入相对距离计算各个指标对标准值的差异,克服传统的指数评价法的弊端,使评价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4.
据济南市2005年度环境质量报告,分析评价了济南市地表饮用水源水质现状,即有机污染比较严重.并指出了造成济南市地表饮用水源水质破坏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了水质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青龙河是滦河的重要支流,水质和水量对华北"京津唐"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不可估量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辽宁省政府于2014年报批建设辽宁青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全省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为解决青龙河自然保护区内的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造成的点源污染及水土流失问题,提出了改善保护区水生态系统保护和治理技术措施。包括农业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防控,汇水坡面水源涵养林建设,沟道退耕恢复湿地等技术措施,以期实现自然保护区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  相似文献   

16.
对长乐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库)进行水质调查,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营养指标进行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2012年11月,调查水库CODMn浓度范围为2.55~3.75mg/L,TN浓度范围为0.63~0.89mg/L,TP浓度范围为0.03~0.05mg/L,Chla范围为1.9~3.5 mg/m3,SD范围为0.88~1.05m,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目前处于中营养状态,整体水质良好.  相似文献   

17.
夏箐 《汉中科技》2014,(1):5-7,12
饮用水安全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水源水质不断下降。本次调查选取汉中市11个县区的乡镇饮用水源地进行取样分析,通过建设水源保护区、实施应急保障等措施,着力解决农村饮用水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三明市区两个水厂(下洋水厂和富兴堡水厂)的饮用水源均来自东牙溪水库。由于电站的建设,东牙溪水库的水没有直接引到水厂,而是经过多级电站后再进入水厂,因此电站出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厂的水质。该文针对电站的出水作为水厂的进水是否影响到三明市区人民的饮用水源进行调研和分析,经实地调查和监测结果分析,结果表明电站建设对饮用水源的水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汤河水库饮用水源的现状分析,确定了污染原因,提出保护地表水饮用水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水质监测与3S技术的结合产生了基于GIS背景数据支撑的纵向连续水质监测方法,它能够用于水质条件在时间、空间上都快速改变且污染严重的城乡结合部河道对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进行确定和评估。采用外业纵向连续水质监测结合内业GIS背景数据整合分析方法,对温瑞塘河支流——划龙桥河进行了典型案例研究。研究显示,对于平原型水库型河网溶解氧(DO)值陡降处对应污染点源、DO值陡降率与点源排污量线性相关,采用连续纵向水质监测方法能够有效确定和评估流域点源性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