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三面红旗"的提出是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偏差的结果。总路线是"三面红旗"的理论灵魂,"大跃进"是"三面红旗"的中心内容,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三面红旗"在发展途径上的体现。作为早期探索出来的成果,"三面红旗"尽管总体上是错误的,但一定程度上也有其正确的成分,需要进行辩证的理论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2.
《世界博览》2009,(22):11-11
普遍认为政策上整齐划一是中国国内政治运动的一大特色。但美国尼克松中心中国问题研究部主任,霍普金斯高等国际研究院中国研究教授,大卫·M·兰普顿却试图表明,即便在"大跃进"(1958~1960年)这样非常激进的时期,中国国内的政策也是多种多样的,至少在国民健康领域是这样。在大跃进期间,  相似文献   

3.
当中国人民遭受巨大粮荒时,美国决策者是如何权衡人道主义和冷战政治这两种似乎难以兼容的因素的。当约翰·F.肯尼迪1961年1月20日就任美国第35届总统之时,美国的对华政策正面临考验。1958年中国兴起"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经济政治运动后,紧跟着出现了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1959年至1961年。  相似文献   

4.
195 8~ 1 960年是中国历史上“大跃进”的三年。在这三年当中 ,经济上 ,高指标 ,大呼隆 ;政治上 ,建立人民公社制度 ,进一步消灭私有制 ;文化上 ,脱离实际地宣传集体主义、共产主义。所有这些 ,都以失败告终 ,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了巨大损失。许多人将这场运动产生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左”倾思想地指导 ,这是不够的 ,应该做进一步研究。需要说明 ,“大跃进”运动已成为历史 ,历史的问题必须用历史的方法去研究 ,否则 ,文过饰非 ,做表面文章 ,会妨碍对问题本质的认识 ,从而失去了研究问题的实际意义。民主革命和社会…  相似文献   

5.
根据有关原始资料和学术文献,对"大跃进"运动的总体进程和科技界的主要事件进行了考证和摘编,以便较为系统地展示科技界与"大跃进"运动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6.
“大跃进”运动根源于以苏为鉴的认识,表明中国领导人试图超越苏联模式,由于当时根本没认识到苏联模式的体制弊端与实质。结果“大跃进”发展经济的动力机制、管理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并不成功,它的实践给共和国经济造成重大挫折。“大跃进”运动是共和国历史上开始探索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最早尝试,它的实践表明称之为“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运动模式并不成功。  相似文献   

7.
根据有关原始资料和学术文献,对“大跃进”运动的总体进程和科技界的主要事件进行了考证和摘编,以便较为系统地展示科技界与“大跃进”运动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关于"国剧运动"退潮的原因,以往的探讨往往简单地归结为倡导者的主张脱离社会,理论上把艺术特征与社会功能对立起来,这是不全面的。"国剧运动"退潮有自身的原因,包括国剧理念的缺陷,理论主张的偏颇,实验的空缺,对困难的估计不足以及为生活故而队伍四散;也有客观外在的原因,包括物质条件的客观因素以及社会政治形势和左翼文艺运动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世界竞技篮球运动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历届"梦之队"参赛所取得的成绩为视角,分析了美国队接连在世界大赛上失利的原因和重夺世界男篮霸主地位的原因,以使人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世界男子篮球运动的发展轨迹,为研究和探索当前世界竞技篮球运动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大跃进”发生的社会历史原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大跃进”运动发生的社会历史原因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和平竞赛及中国"赶超”战略;毛泽东"左”的错误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错误理解及宣传;群众对领袖的盲目崇拜.  相似文献   

11.
刘少奇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以来的调查研究,与他在“七千人大会”上对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客观估计、对产生困难的原因与出现错误的根源的深刻分析乃至“七千人大会”会风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对这些关系的研究,说明了领导千部进行深入而细致的调查研究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宋代的"钱荒",历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近20年来,学界关于宋代"钱荒"的研究,发表了较多的论著,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以这些研究成果为对象,对宋代"钱荒"研究的学术史作简要的回顾,认为虽然学界取得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仍有一些领域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是近些年来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现实问题,中共和中央政府对"三农"问题的关注,更加凸显了其重要性。但是,"三农"问题并非是当下才有的社会现象,它在中国的历史时期就一直普遍存在着。本文以近代中国的"三农"问题研究为对象,试图探讨近代中国"三农"问题研究的线索,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以来,关于"文学评价"理论资源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其中,在宏观方面,研究者们主要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传统文论、当代西方文学批评和"五四"时期的民主和科学等角度研究了它的现状及其表现,也提出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对中学体育课程改革进行研究.从"微运动"理念与中学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目标相似度的角度论证了"微运动"植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研究对"微运动"登陆学校体育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进行分析,认为"微运动"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提高体育课堂的满意度,能为中学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江一泉 《科技信息》2010,(28):I0371-I0372
本研究发现了力和运动的共存方式。据此,统一了电磁力、强力、引力,并解释了湍流和地球自转的动力原理。指出"力来源于运动"是本文的核心概念。它与经典动力学"力改变运动"的概念合并,将获得宇宙运行自洽的科学原理,而无需"第一推动力"的假设。  相似文献   

17.
简论“大跃进”运动的几种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动“大跃进”运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本质上是未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战争与和平的关系,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的关系,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关系,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黄媛 《科技信息》2010,(17):16-16,366
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的美国西进运动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美国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本文分析了西进运动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并借助特纳提出的"边疆理论"来说明西进运动使西部在美国的地位日益提高。同时,西进运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应使现代人以客观公正的眼光来看待西进运动。  相似文献   

19.
苏共二十大、波匈事件以及整个冷战国际背景,对中国的1958年大跃进运动起到了促动作用,使中国认识到: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快速发展,中国要以苏为鉴,以匈为鉴,走一条超常规、高速度的发展道路———大跃进。  相似文献   

20.
当代学术界对巫山历史文化的研究,肇基于蒙文通、任乃强、袁珂、董其祥诸先生,三峡本土学者推波助澜,在《山海经》研究、盐业史研究、军事史研究、"大巫山文化"建构、巫文化研究、巫臷文化带研究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