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大学毕业生合理择业观念的树立与健康择业心理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现,选择职业终究是摆在大学毕业生面前的一大难题,到底是"先就业后择业"还是"先择业后就业"?因此树立合理的择业观念、形成健康的择业心理对大学毕业生来说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就大学毕业生合理择业观念的树立与健康择业心理的形成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择业心理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样本探索和理论推导的基础上,自编《影响大学生择业心理评定问卷,》并以此为工具对太原2006届4所高校440名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结构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结构的维度是:社会就业环境、就业信息与准备、社会地位、经济收入、个人能力与发展、工作环境和家庭影响。  相似文献   

3.
袁媛 《科技咨询导报》2013,(36):252-252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困境日益凸显,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错综复杂,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择业中显现的心理、思想问题也引起广泛关注。该文针对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思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何未薇 《科技信息》2010,(17):123-123,409
当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学校和家庭关注的焦点,本文对高校毕业生常见的择业误区和心理问题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张金福 《科技信息》2011,(36):40-40,42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带来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大众化。受这一大趋势的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也在加速地朝着大众化乃至普及化的方向发展。高职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心理问题,其中择业浮躁心理是目前高职生择业中的一种普遍心理。本文试图通过对高职生择业浮躁心理的表现和成因的分析,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以便加强对这类毕业生就业指导的针对性,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彭礼 《科技信息》2012,(34):99-99
随着高校毕业生择业制度的深化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择业的主要形式。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对其择业行为有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顺利就业,而且可使大学生在择业后顺利地适应职业及环境,尽快发挥自己的才能。健康的求职心理是打开就业成功之门必不可少的钥匙。  相似文献   

7.
王东红 《科技信息》2008,9(5):61-62
当前,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日益凸显,大学生择业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与困惑也随之增多.本文根据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地分析,从而选择适当的调适方法,促进大学生平稳有效地就业.  相似文献   

8.
独立学院在近几年里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到2010年7月为止,国内独立学院数量已超过322所。受高校扩招、社会偏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正变得日益突出。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我院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就业和择业心理等行为,找出我院毕业生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途径,有利于使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方便我们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高校毕业生,因其特定的矛盾,使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常与现实发生冲突。本文就地方高校毕业生在择业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心态,从主客观两方面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毕业生择业教育的设想和建议。一方面,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信心,积极参与竞争,建立健康的择业心理状态;另一方面,供学校毕业生教育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0.
胡瑛 《江南学院学报》1999,14(1):105-10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高校毕业生,因其特定的矛盾,使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常与现实发生冲突,本文就地方高校毕业生在择业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心态,从主客观两方面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毕业生择业教育的设想和建议,一方面,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信心,积极参与竞争,建立健康的择业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供学校毕业生教育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自编的《本科毕业生择业心理调查问卷》,对常州工学院2007届毕业生的择业心理进行测量,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心理。根据调查结果指出了大学生在择业心理和行为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个体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学校和就业单位的自我管理的调适策略。  相似文献   

12.
论当前大学生求职就业心理及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广春  陈罗 《科技资讯》2006,(35):81-81
随着就业政策的改革,大学生拥有了更多的择业自主权和择业机会.但新的就业方法给不少大学生心理造成了一定影响,从而导致种种心理误区与心理障碍的产生,影响了他们顺利就业.作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排除心理障碍,使他们走出心理误区,以最好的心态参与社会竞争.作为毕业生,必须正确面对,及时调适,以最正确最合适的方法投入社会,回报社会.  相似文献   

13.
现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其中高等职业教育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做好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工作,我们试图通过了解在校学生的就业倾向,然后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指导,以提高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帮助学生顺利度过择业心理期。  相似文献   

14.
盛艾 《山西科技》2013,28(1):83-85
通过问卷方式,总结出美术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以及就业趋势,探讨了美术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特点,分析了美术类高校毕业生的择业心理,指出大学生创业作为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手段对美术类高校毕业生更为紧迫.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自编问卷对兰州市三所大学2009届的本科毕业生进行了择业心理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毕业生在择业认知、择业心态和择业价值取向上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经分析,可以通过学校的职业素质教育、就业指导、生涯规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措施帮助毕业生更好地择业,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心理耐受力。  相似文献   

16.
大学毕业生频繁跳槽,其背后有着深层次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社会各界必须对这一现象引起足够重视,综合治理好大学毕业生跳槽问题。重建高校诚信声誉,端正大学生择业观念,加强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进一步规范大学生的就业市场,完善用人单位的用人机制以及加快社会法制建设等都是解决大学毕业生频繁跳槽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丽春 《科技信息》2011,(33):444-444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部分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心理障碍,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正确择业、就业。如何调适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刘静 《科技信息》2010,(26):61-61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和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建立科学的心理调控方法,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合理择业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心理误区及对策主要阐述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不同的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使毕业生充分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20.
由于目前的就业形势,部分高校大学毕业生产生了就业前的悲观、焦虑和迷茫心理;求职过程中又表现都挑剔、观望;择业过程中产生矛盾心理。高校应该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原因并寻求具体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