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城市热污染及其防治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城市热环境导致的热污染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改善热环境,防治热污染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文章根据生态学原理,通过对热污染成因的分析,探讨改善城市热环境、防治热污染的途径和方法。以期为城市规划、建设,提高人居生活质量,保障身体健康,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勇  沈彤 《河南科学》1996,14(2):188-193
以河南省8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年监测结果,分析了各城市大气污染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应用灰色聚类的方法,对8个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各城市SO2处于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之内;NOx大多不超过一级标准;TSP是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南阳、开封、平顶山大气环境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灰色系统方法应用于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对太原市大气质量进行了评价,编写了FORTRAN程序完成计算,其结果与实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急骤增加,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利用灰色系统优势分析的原理及方法,找出“九五“期间影响临汾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5.
临汾市大气环境质量的灰色优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日益恶化,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利用灰色系统优势分析的原理及方法,分析了“九五”期间景响山西临汾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为SO2浓度,而燃料消耗量对大气中SO2浓度影响最大。针对上术原因,提出了有关改善大气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BP神经网络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问题,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和方法,建立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BP 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实例进行评价分析,说明用BP 神经网络方法评价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是可行的.该模型具有很强的学习、联想和容错功能,其分析结果和过程都接近人脑的思维过程和分析方法,使得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结果的精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PM10治理措施有效性的灰色关联评价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区域大气环境受整个大气环境影响的同时,更与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布局、环境治理实效等因素密切相关。如何有效地监测和控制大气环境中的PM10污染,已经成为全球及区域大气环境治理的重点和难点。PM10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上的不确定性以及大气治理措施的不稳定性等系列特征,使大气治理措施与PM10在区域环境中的分布和运动现状构成了一个灰色关联系统。首次将斜率关联分析法应用于PM10治理措施有效性的评价,并实证分析重庆市“九五”期间各大气环境治理措施与PM10污染的相对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将灰色系统方法应用于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通过灰聚类分析确定不同灰类的污染级别,采用灰关联分析找出最大贡献因子。以吕梁市13个县大气质量评价为例,以SO2,NO2,PM10浓度作为评价指标,针对评价对象实际,将国家大气质量标准的分级扩展为五级标准,以反映污染程度的差异。通过灰类、不同灰类的白化函数确定、灰色聚类权与聚类系数的计算确定各县区的污染级别;运用均值型大气质量综合指数模式确定参考向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确定最大影响污染物为SO2。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对环保管理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把大气环境看作一个灰色系统,联系重庆市大气环境的实际情况,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判断出重庆市2000-2005年间大气污染物中主要污染因子为PM10和SO2,同时建立灰色模型对其进行质量预测.短期预测结果表明大气PM10和SO2浓度呈下降趋势,其浓度分别到2009年和2012年可达国家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
针对节能减排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建立减排效果评价模型,量化分析我国节能减排所取得的成绩,运用灰色预测法得出未来十年(即2010-2019年)能源消费量和环境空气质量的预测值,建立相对偏差模糊矩阵综合评价模型对2012年各地区大气的污染状况进行分析比较,引用AQI指标量化分析节能减排实施前后各省会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11.
苏波  王智 《科技资讯》2011,(21):149-149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日趋恶化,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利用灰色系统优势分析的原理及方法,分析了1997年至2000年期间影响常德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为SO2浓度,而汽油、煤等燃料消耗量对大气SO2浓度影响较大。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改善大气质量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技术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GIS技术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依据大气环境质量指数评价模型,在利用GIS空间分析和属性查询功能的基础之上,对大气环境进行多因素复合分析,将城市大气污染因子的权重随区域差异按污染贡献率法进行赋值,即采用了一种基于"变权"思想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并以合肥市为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方法简单、合理,评价的结果与合肥市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城市大气环境污染问题,采用ZigBee和GIS技术研发了城市大气环境实时动态监测系统。该系统分为系统感知层和系统应用层。系统感知层是基于ZigBee无线自组网技术的硬件无线传感网,负责城市大气环境监测指标的实时动态定位采集与传输;系统应用层是基于WebGIS的城市大气环境实时动态监测软件系统,实时监测并模拟城市大气环境的动态变化,精确定位污染源地理分布并预警污染事故的发生。感知层与应用层通过GPRS方式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系统的数据管理采用Oracle11g实现。试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对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的自适应采集以及实时、可靠地高效传输,为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监控与治理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与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运用模糊集理论及数学评价方法对安徽省八城市“八五”期间大气环境质量进行对比分析评价 ,探讨城市建设、人类经济活动与大气环境质量的关系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数值模拟综合分析城市绿地规划方案与风速、污染物质量浓度和地表温度的三维时空变化关系以及相互影响,提出最优的城市绿地空间结构优化方案.方法结合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型对不同绿地预案影响下的沈阳市夏季城市大气环境效应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结果在增加相同公园绿地面积的前提下,城市绿地的空间位置对城市风速、SO_2以及地表温度的空间扩散具有明显的影响;植被类型为针阔乔灌混交林,植被覆盖率为60%的绿地预案三中,城市高风速区域的风速覆盖率达到了42.94%;质量浓度低于0.051 69mg/m~3的SO_2覆盖率达到了79.83%;城市高温区域的地表温度覆盖率相对最低.该预案中的绿地布局能较好地将外围较低的冷空气引入城中,有效地缓解了城市大气环境问题.结论城市绿地的植被类型、植被覆盖率以及空间布局与城市大气环境问题的改善关系密切.利用CFD动态模拟大气环境运行状况,优化绿地空间布局,是城市绿地系统量化规划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中的热排放导致环境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称为热污染。目前,人类活动造成的热污染,在大城市里尤为明显。城市热岛效应的加剧与人类活动排放的热量过多,有至关重要的关系。热污染改变了温度环境固有的热力学平衡状态,对人类和动植物、对环境、对气候,都可能造成危害。认识热污染的危害,预防和控制热污染,维护环境中的温度稳定,对于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城市大气环境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气质量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条件之一。大气环境是多尺度的流体运动,本文介绍了城市尺度和居民小区尺度大气环境的现代数值预测方法——大涡数值模拟方法,着重说明该尺度下复杂环境流动的特点和数值模拟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下垫面的处理方法、边界条件的合理提法等;以典型城市和模型小区为例,说明数值预测方法的应用,展示不同下垫面对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风速与小区空气质量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8.
李凤仙 《山东科学》1995,8(4):35-38
本文采用模糊距离评价模型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并与灰色关联模型综合评判法进行了对比,获得了完全一臻并与实际相符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供暖系统产生尾气余热和水蒸气回收再利用的理论研究较少,这些能量在无任何能量回收措施的处理下,直接伴随尾气排出,不仅造成了大气环境热污染,还导致了能量的白白浪费。结合某供暖系统实际运行工况,开发出一款新型尾气能量回收器,并对其工作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提高供暖系统的能量利用效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前针对供暖系统产生尾气余热和水蒸气回收再利用的理论研究较少,这些能量在无任何能量回收措施的处理下,直接伴随尾气排出,这不仅造成了大气环境热污染,还导致了能量的白白浪费。本文结合某供暖系统实际运行工况,开发出一款新型尾气能量回收器,并对其工作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提高供暖系统的能量利用效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