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具有自回流能力的缩放式喷管燃烧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运用k-ε模型,对喷管燃烧器喉部直径、喉部开孔率及外罩壳长度等结构参数对燃烧器回流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喷管燃烧器入口气流速度在30~55 m/s时,介质回流率近似一常数,喷管喉部开孔率及外罩壳长度存在一个使回流能力达最大的最佳值.  相似文献   

2.
对液排渣粉煤燃烧器内气流运动规律和混合过程进行了冷态模拟研究,分析了结构参数和动力参数对流动的影响。试验表明:燃烧室轴向速度可分成6个不同的区域,存在4个回流区;简单环形挡渣板也能产生环形回流区,在旋风燃烧室设计中可取代锥形缩口挡渣板。最佳参数为:1次风旋流数S1为1.78-2.0;1次风口和2次风口距离L12=(0.75-1.15)D;一次风量为15%-20%。  相似文献   

3.
PIV技术在双通道燃烧器出口流场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双通道燃烧器普遍存在射流刚性差的问题,应用PIV技术对双通道燃烧器出口冷态流场进行测量研究,分析比较燃烧器出口不同位置加装楔形体条件下的流动特性,通过研究,找到既可以提高两股一次风的出口速度而增强燃烧器出口的射流刚性又不减小回流区大小的结构参数,以供实际燃烧器改造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双回流燃烧器稳燃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煤粉着火、稳燃的理论和试验方面分析了双回流燃烧器对煤粉提前着火和稳定燃烧所起的作用,介绍了双回流燃烧器实验室研究结果和工业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CFD(Calculation of Fluid Dynamics)三维湍流场数值摸拟软件研究PYRO-JET燃烧器和传统三通道燃烧器的冷模湍流场,结果表明:PYRO-JET燃烧器的卷吸率远大于传统的燃烧器,中心区回流率比传统的燃烧器低,外风速最佳操作值应控制在300 m/s左右,且外风速度大小对回流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涡量流函数法和k-ε双方程模型对煤粉钝体燃烧器的燃烧室中的等温流场——带钝体突扩通道中的流动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出了流场中回流区的几何参数、速度分布、湍动能分布等,得到了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电站锅炉燃用低质煤时的不稳定燃烧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可调叶片式煤粉燃烧器,当叶片的角度变化时,可以调节下列参数达到最佳状态:流动速度的分布,回流区的大小,湍流强度和湍流动能,煤粉浓度,颗粒的直径大小及分布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劣质煤燃烧稳定,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电站锅炉燃用低质煤时的不稳定燃烧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可调叶片式煤粉燃烧器,当叶片的角度变化时,可以调节下列参数达到最佳状态;流动速度的分布,回流区的大小,湍流强度和湍流动能,煤粉浓度地颗粒的直径大小及分布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劣质煤燃烧稳定,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水模化试验,研究燃烧器出口流速大小、各种钝体形状与尺寸以及钝体安装位置对回流区尺寸的影响.文中还对回流区尺寸的计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两种较好的稳燃腔结构参数;着重分析了第二种稳燃腔的冷热态试验结果;提出可供选择的稳燃腔特性参数。试验结果说明,双回流稳燃腔的内外烟气总回流量可达一次风量的30%,而整个燃烧过程的温度明显地高于一般的钝体稳燃装置。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旋流煤粉燃烧器稳燃与燃尽性能,降低NO_x排放。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在中心风速4~9 m/s,内二次风速5~16 m/s,外二次风速8~20 m/s,外二次风叶片角度30°~75°时,DBC-OPCC型低NO_x旋流燃烧器射流的气固两相流流动特性。结果表明:两侧回流区随着内二次风速增加而向中心靠拢,其长度随着中心风速的增加而缩短。内、外二次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次风的刚度以及回流区的范围和方向。外二次风叶片开度,与相邻两叶片之间中心区域的径向速度和出口流场轴向速度之间存在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锅炉燃烧器的控制过程.根据燃烧器控制过程给出了对于研制其安全检测仪过程中关键性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对锅炉燃烧器进行安全检测的实现过程,并给出了检测仪的硬件构成及其参数设定.最后简要介绍数据处理软件的构成和使用.  相似文献   

13.
旋流煤粉燃烧第四类稳燃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国内外旋流燃烧器现有的稳燃措施根据其稳燃原理分为3类.分类分析现有稳燃措施不能适应低挥发分煤稳燃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扩口、扩流锥、浓淡燃烧、齿环稳燃器等稳燃措施都没有考虑煤粉气流进入炉膛后与高温烟气迅速混合问题.在这些稳燃措施的流场中,煤粉气流进入炉膛,除脉动外,首先沿回流区外缘流动,向外扩张,与二次风混合过早,而并不迅速与热烟气混合;煤粉气流与高温烟气的混合动力为二者之间的横向湍流脉动,混合强度弱.因此,对于低挥发分煤不能起到良好的稳燃作用.提出了第4类稳燃技术花瓣稳燃器,该技术充分考虑了煤粉气流与高温烟气间的掺混速度和前期掺混强度.花瓣稳燃器能够在其背流面形成轴向和径向多种回流区,使得煤粉颗粒与高温烟气间的混合动力除横向湍流脉动外还有宏观对流混合,加大了二者之间的热质交换强度.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Swirlburnersarewidelyusedinpulverizedcoalfiredboilerfurnaces.Toachievehighefficiencyandlowpollutioncombustion,numericalsimulationisneededtopredictthesizeoftherecirculationzone,theintensityoftherecirculatingflows,theparticlegasmixingandthere…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寻找特性速度对火焰结构的规律性影响,使用粒子图像速度仪(PIV)测量圆盘形钝体后甲烷/湿空气非预混火焰的回流区速度场,得到火焰的平均速度场分布.结果表明,在中心燃料未穿透回流区时,中心轴线上存在2个滞止点;与普通的燃烧火焰相比,湿空气燃烧2个滞止点之间的距离变短,最小无量纲速度偏大,其位置曲线具有3个明显的变化阶段,分别代表不同的燃烧状态;在不同的空气速度下,中心轴线上的最小速度及其所处位置都具有大致相同的函数关系,表明燃空速度比是控制燃烧火焰结构的一个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6.
利用激光粒子图像速度场测量技术对环型多孔式喷嘴的加湿与不加湿旋流扩散燃烧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湿度对旋流扩散燃烧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燃烧流场湿度增大,火焰明显变暗,火焰宽度和高度增大,回流区漩涡与燃烧器出口和喷嘴轴线间的距离减小,轴线上最大回流速度降低,轴线最大回流速度点与喷嘴的距离增加,逆流区宽度和喷嘴旋转射流扩展角减小,流场轴向出口的不均匀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17.
依据循环风机对主要通风机的作用形式,将可控循环风划分为增阻循环风和增压循环风,给出了可控循环风系统的风量及风机参数的确定方法,并对循环风的规律和应用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8.
以装有150kW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某等离子体点火试验燃烧器为例,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等离子体点火燃烧器的稳燃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径向/切向进风等离子体点火燃烧筒.研究结果表明,一次风速(风粉气流流速)、等离子体气流的穿透区域和煤粉浓度等是影响等离子体点火过程及煤粉着火燃烧的主要因素.径向/切向进风可以在燃烧筒内形成多向回流和旋流,使得风粉气流在燃烧筒内不仅有轴向速度,而且还有径向和切向速度,改变了轴向进风气流运动的单一性,增加了煤粉气流在筒内的停留时间,着火区域扩大,火焰充满度好,有利于燃烧筒内的稳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内燃式热风炉矩形、椭圆形陶瓷燃烧器的优点、设计原则、主要参数的选择、主要结构尺寸的确定及阻损计算等。  相似文献   

20.
小型直燃型吸收式机组部分负荷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部分负荷工况是制冷系统常见的运行工况,对于只带有一个燃烧器的小型直燃型机组,采用燃烧器间歇运行的方式,实现了小型直燃型吸收式机组的部分负荷运行,研究了过渡过程中发生器等部件的性能参数的变化,分析了压力,温度和浓度的变化原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