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田园 《科技资讯》2009,(28):215-215
本文探讨了语用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以及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重要性。作者从词汇,阅读.口语三个层面提出了建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重视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将语用学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文章主要在简述了语用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对大学英语教学各个方面的影响,同时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阐述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语用学理论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3.
朱红艳 《科技信息》2010,(21):242-242,266
语用学,对于高职英语教育者来说,是语言学的一个新兴科研领域。传统的语言教学都是重视语法而忽视语言语用功能的传授,这已成为阻碍学生交际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语用学的兴起为研究和解决这类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阐述了语用学的定义及基本理论,分析了语用学研究对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张望 《科技信息》2010,(3):I0229-I0230
通过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现状进行分析,从语用学之理解合作原则的角度出发,指出合作原则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语言使用技能。并探讨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指出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帮助学生切实提高英语的听力能力,促进英语听力教学。  相似文献   

5.
汪红 《科技信息》2008,(9):275-275
本文首先阐述了礼貌原则这一理论的语用学基础,引用授课过程中的实例说明礼貌原则在中外言语交际过程中的作用,帮助学生减少语用失误。提高学生语用能力。同时从口语教学的教学方式角度探讨了礼貌原则的应用对于提高口语课堂质量,增强学生课堂积极性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语用学这门新学科为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提供了理论指导。深入探讨语用学的实质问题就是语境问题,语境极大地影响着言语交际。本文拟从语用学的角度来探讨语境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春梅 《科技信息》2009,(24):I0125-I0125
我国的英语教学长期以来一直片面强调语言知识的输入,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本文从语用学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两大理论出发,分析了语用学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语用学是一门即实用又年轻的学科,其应用很广泛。本文以语用学理论的应用为切入口,从语用学的含义、语用能力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外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语用能力等方面探究大学英语教学。提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以达到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研究语用学的理论,进一步阐明了语用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者从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期间,对如何从语用学角度改进英语教学进行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0.
语境就是语言的使用环境。有学者认为,语用学其实就是一门语境学。中外学者对语用学下的定义尽管多种多样,但大都是从语境这一因素出发。从语用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如语用含义、语言环境、前提关系、言语行为)诸方面看,语境都是最重要的。所以说,语境在语用学研究中占有核心地位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语用学理论突飞猛进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翻译的进步。本文从语用学下的礼貌原则、言语行为和语用预设三方面讨论语用学对翻译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语用学的角度看,幽默的产生有一定的规律,语用原则与英语幽默的产生有着内在的联系。本文试用指示语,言语行为理论,前提,会话原则与会话含意等语用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英语幽默产生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理论研究、应用研究、语用学新范式研究等几个方面对21世纪以来我国语用学研究的发展进程、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新的研究特点进行了分析与评述。这十年来的语用学研究有五大特点:(1)研究对象越来越微观化;(2)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大量涌现;(3)语言哲学与逻辑学的进一步介入使国内语用学研究层次大为提升;(4)语料的选择越来越本土化、多样化;(5)语用学研究方法日趋多样,实证研究大量涌现。  相似文献   

14.
论在英语口语教学中传授跨文化语用意识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语用失误.阐述了语用知识的传授在口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语用意识.  相似文献   

15.
范进 《科技信息》2009,(31):J0146-J0146,J0151
过渡语语用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丰富了语用学、二语习得和跨文化交际学的内涵。语际语用学从语用的角度为过渡语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对国内过渡语语用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指出该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从20世纪科学哲学和语言哲学的历史发展上看,哲学方法论演变总结了语用思维在德国、英国、法国和美国哲学传统以及维特根斯坦和哈贝马斯哲学中的表现形式和基本观念,并从大陆哲学和英美哲学、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合流的角度揭示了语用思维的意义;揭示了语用学转向给哲学研究带来的新的思维和观念,指出“语用学转向”为哲学提供了新的对话平台,使科学逻辑不可逆转地为科学语用学所取代,形成了新的哲学发展生长点。这对于理解和把握哲学的发展路径,探究哲学方法论的演变和哲学思维的演进均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苏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74-75,98
本文主要从语用学角度对温家宝总理“两会”答记者问(2003—2007)进行分析,挖掘了语料中对于语用学三大原则,即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及关联理论的运用情况,并分别举例,加以评论。通过将国外的语言学理论运用到对母语资源的分析中,显示了语言资源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显示了这些理论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的发展,好莱坞电影和美剧开始受到英语学习者,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喜爱。本文尝试从语用学中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方面分析了当下热播美剧《绯闻女孩》中部分对话,从而说明了解合作原则和对话含义对我们更深刻的理解美剧中人物对话所表达的意义是有很大帮助的。  相似文献   

19.
语用学翻译研究与发展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文雄 《长春大学学报》2005,15(3):36-39,81
语用学与翻译结合的研究日益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国内外学者在语用学理论框架下研究指示语及语用推理、会话原则、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顺应论与翻译的关系,以及跨文化语用翻译与语用翻译策略等。语用学翻译研究呈现出从理论到应用再到实证,多角度、多维度,兼容并蓄、敢于创新的发展轨迹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魏萍 《中国西部科技》2009,8(34):69-69,46
写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是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愿望。然而,怎样使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训练滋养于不同的课程教学中呢?本文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就高级英语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怎样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论文写作思维能力进行了讨论。指出,背景知识的广泛疏理,课文架构的归纳整理和协作交互的课前报告是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中行之有效的训练学生论文写作思维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