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彭英武  胡晓峰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12):3637-3641
针对战争分析仿真实验运行控制过程中的新要求,在介绍战争分析仿真引擎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支持战争分析仿真实验的仿真运行机制模型,即集成策略-运行策略-应用策略模型,并给出了相关的关键算法,使得能够实现模型集成和驱动机制、可控实验、单方评估/对抗仿真等多种仿真需求,完成对战争分析的虚拟实验。  相似文献   

2.
战争分析仿真实验是一种以决策方案、战争计划或作战方案为研究对象,面向高层的先进分析方法,是研究高层战争问题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针对支持该方法的战争分析仿真系统的需求,在分析系统功能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战争分析综合仿真实验环境的系统体系结构,详细分析了内部组成和结构(包括仿真实验设计系统、仿真实验运行系统、仿真实验综合分析系统),最后给出了运行系统完成问题分析的一般流程。  相似文献   

3.
战争分析仿真实验:战争工程方法学的一类实践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在战争工程方法学的指导下,基于自顶向下管理与控制的思路,将决策分析方法和计算实验相结合,提出了战争分析仿真实验方法的概念。并对战争分析仿真实验的特点、过程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研究,重点阐述了战争分析问题空间的设计理念,在此基础上,简单介绍了支撑战争分析仿真实验的环境组成结构。  相似文献   

4.
战争分析仿真实验是一种运用战争分析与仿真实验结合的面向高层的分析方法.针对战争分析仿真实验对仿真实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的需求,在分析系统功能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仿真实验综合分析系统的体系结构,对内部组成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探索性数据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了讨论,最后结合实例,对系统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基于HLA的战争分析仿真运行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针对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战争分析综合仿真环境的需求,在研究分析类仿真特点的基础上,对基于RTI平台的仿真运行系统结构组成和功能进行了探讨,重点研究了形式化的输入/输出数据格式和仿真引擎功能,定义了参数化可变想定等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单次仿真、样本仿真、参数化样本仿真等具有分析类仿真特点的运行模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战争体系对抗探索性仿真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杨镜宇  司光亚  胡晓峰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6):1469-1472,1496
针对战争复杂问题探索性分析评估的需求,基于国防大学战争模拟系统,提出了进行探索性仿真分析评估的框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复杂问题的探索性分析、分析结果的实时仿真和模拟结果的综合集成三个方面,对信息化战争体系对抗的探索性仿真分析方法进行了具体地研究,并以战术弹道导弹攻防体系对抗为例,简单描述了仿真应用的构造过程。  相似文献   

7.
武器装备体系能力需求论证及探索性仿真分析实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对武器装备体系的研究需要系统理论的指导,需要工程化实验手段的支持.针对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一体化联合作战的新需求,研究了武器装备体系能力需求论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探索性仿真分析方法,并讨论了武器装备体系分析仿真实验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徐宗昌  王军  周福文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9):2669-2671,2690
战争系统特别是信息战战争系统是典型非线性复杂巨系统之一,一般理论和方法很难有效达成历史战争重现与未来战争预见的双重目的。现代建模与仿真方法融合逻辑演绎及信息技术优势,是研究战争系统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国内外信息战战争系统建模与仿真理论及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现代战争系统建模与仿真功能需求,归纳了信息战战争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为该领域特定问题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作战仿真技术综述   总被引:56,自引:16,他引:40  
作战系统是社会复杂巨系统,仿真可以在实验室研究与学习战争,是对军事学科发展和实验研究的补充.对作战仿真的几个主要共性技术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包括任务空间功能模型、综合自然环境建模、多分辨率建模、基于多智能体的计算机生成兵力建模、复杂大系统建模与仿真的VV&A、仿真支持环境、基于网格技术的网络中心战仿真等.在作战仿真研究过程中,应建立一个综合虚拟战场支撑环境,将作战仿真所有共用部分建成一个平台,在此基础上开发各用户为某种目的的仿真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分布仿真实验管理系统中实验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布仿真实验规划针对仿真应用系统的开发和运行过程,对其结构和运行控制进行合理设计,以实现分布仿真应用系统的自动化构建和提高仿真运行效率。首先,分布仿真实验规划定义了仿真过程中的联邦基本信息,例如:联邦名称、FED文件、运行时间等等。其次,研究了基于实体的成员规划方法,以及仿真任务向仿真节点的分配算法。最后,根据分布仿真实验规划的功能需求,设计实现了分布仿真实验规划工具。分布仿真实验规划工具以联邦成员、想定描述和仿真节点信息为输入,自动规划并生成XML格式的仿真方案文件。方案文件保存了仿真实验规划结果,并作为构建分布仿真应用系统和仿真运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布仿真实验管理系统的兼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布仿真实验管理系统摒弃了分布仿真系统传统的手工运行方式,实现了对仿真实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提高了实验的自动化程度和运行效率。通过对基于不同应用目的和设计开发方式的仿真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分布仿真实验管理系统的兼容性问题,研究了对基于不同想定格式和成员开发模式的仿真系统的关键管理技术,最后提出了插件式的解决方案。实践表明:使用该方法,可以使管理系统在较少的改造下,实现对各种异构仿真系统的管理,提高了系统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12.
分布仿真实验管理系统中运行控制工具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上,组织一次HLA仿真系统的运行是一件十分耗费精力的事情,其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的由主观因素带来的不合理性,而且这种精力耗费和不合理性出现机率随系统的复杂程度的增加而急剧增长。分布仿真实验管理(Distributed Simulation Experiment Management,DSEM)系统的推出,不仅实现了对仿真实验的合理规划,同时也实现了对仿真系统中程序,联邦,成员和数据的运行全过程有效管理控制。实验运行控制工具是该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仿真运行过程中完成对程序,联邦,成员和数据的运行全过程有效管理控制。  相似文献   

13.
某型大柔性多体结构卫星半实物仿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原劲鹏  杨涤  翟坤  张子龙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5):1204-1207,1259
介绍了xPC实时目标环境,借助xPC平台实现了对某型大柔性多体结构卫星系统的半实物仿真试验开发,试验过程中,对xPC目标进行了二次开发,在星载计算机硬件不成熟时,采用一台xPC目标机来实现其快速控制原型,另一台目标机模拟星载计算机外部实时环境,由一台xPC宿主机分刺控制两台目标机保证仿真时钟同步,在快速控制原型的基础上逐步地引入实物部件从而实现半实物仿真系统的构建。整个卫星地面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开发过程是一种基于模型的系统设计思想,实验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仿真方法是分析FMS可靠性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和工具,可用于系统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受仿真语言、建模工作者、应用环境等限制,仿真方法在FMS可靠性研究中难以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基于实际生产过程的FMS多任务可靠性仿真方法;然后,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和编程方法,建模仿真并实现了基于实际生产过程的FMS多任务可靠性仿真的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具有建模方便、易学,修改模型快捷,界面友好,工作量少,生成的源程序可靠等优点.它为FMS的可靠性仿真提供了一条从模型到仿真源程序方便转换的捷径,对仿真方法在FMS可靠性研究中的广泛应用起了推动作用.该用户界面已应用于北京和长春FMS试验中心.  相似文献   

15.
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应用装备作战仿真方法,进行坦克单车对抗仿真试验研究,给出了坦克单车对抗试验系统的组成和结构,提出了人在环坦克仿真器实现精度控制的测试方法。对试验人员评价、试验方案设计、试验组织和试验结果处理进行了研究分析,增加了仿真的可信度,对单武器平台对抗仿真试验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同类装备间的作战效能比较是装备论证及采购时经常遇到的问题,利用仿真实验的方法能够得到量化的数据为决策提供支持。提出了人在环单装对抗仿真、人在环分队对抗仿真、成建制成装备体系对抗仿真三个层次一体化的仿真实验框架,弥补了三类仿真实验的各自不足,使其优势得以发挥,提高仿真可信性、降低实验组织的复杂度、提高实验的可行性。最后给出了坦克作战效能比较的仿真实验方案实例。
Abstract:
Weapon’s combat efficiency comparing is ubiquitous during weapon argueing and stocking. Simulation experiment can supply quantitative evidence for its decision-making. An integrated simulation experiment frame was brought forward, which was made up of three levels, as Man-in-Loop individual counter simulation, Man-in-Loop unit counter simulation, weapon system counter simulation. This frame supplied a gap and developed the advantages of those simulations. As a result, the simulation realism was improved, the difficulty of experiment organization was reduced, and the simulation realization was possible. At last, an example of tank simulation experiment scheme was show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