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用NH3-TPD法研究了RE2O3/HY的酸性,结果表明:HY沸石具有较强的表面酸性,用特殊混合法负载RE2O3后,碱性的RE2O3与HY载体的强酸中心作用抑制了表面酸性,随负载量的增加,表面被中和的酸位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丙烯二聚催化剂,探讨丙烯二聚反应的活性中心及反应机理,制备了一系列Zn或Zn-Mg、Zn-Ni双组分改性ZSM-5沸石催化剂,采用IR、NH3-TPD研究了其表面酸性,用脉冲微反技术评价了它们的丙烯转化活性和二聚选择性。结果表明:在指定反应条件下,Zn-Mg/NH4-ZSM-5(IM)样品的丙烯转化率达94.2%,二聚选择性近100%。在此样品上丙烯二聚按正碳离子机理进行,其活性中心是B酸中  相似文献   

3.
Ni催化剂上CO2和CO的TPD及TPS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两种Ni催化剂上,用TPD及TPSR技术研究了CO2及CO的脱附过程。结果表明,在催化剂I上存在两种活性中心,在催化剂Ⅱ上存在3种活性中心,并进行了相应的脱附活化能计算及反应机理讨论。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丙烯二聚催化剂,探讨丙烯二聚反应的活性中心及反应机理,制备了一系列Zn或ZnMg 、ZnNi 双组分改性ZSM5 沸石催化剂,采用IR、NH3TPD 研究了其表面酸性,用脉冲微反技术评价了它们的丙烯转化活性和二聚选择性- 结果表明:在指定反应条件下,ZnMg/NH4ZSM5(IM) 样品的丙烯转化率达94-2 % ,二聚选择性近100 % - 在此样品上丙烯二聚按正碳离子机理进行,其活性中心是B 酸中心;强B 酸减少,丙烯二聚选择性增加  相似文献   

5.
NH3-TPD法表征RE2O3/HY的酸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NH3- TPD法研究了RE2O3/HY 的酸性. 结果表明:HY 沸石具有较强的表面酸性,用特殊混合法负载RE2O3 后,碱性的RE2O3 与HY载体的强酸中心作用抑制了表面酸性,随负载量的增加,表面被中和的酸位数量增加,直至负载量≥30% 时,RE2O3 对表面酸位的中和作用才告完毕.  相似文献   

6.
用浸渍法混合负载铁、锌、硫酸,研制出一种SO4^2-/FeZnZSM分子筛催化剂,用正交试验法分别探讨了负载浓度、焙烧温度、酸醇摩尔比以及催化剂用量对催化性的影响,用ICP、XRD、DTA、TG、SSA、NH3-TPD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研制出的SO4^2-/FeZnZSM催化剂对酯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选择性达100%。在122℃,酸醇摩洋比为1:1.08时,反应3  相似文献   

7.
采用工业级活性氧化铝为原料,Et3N为模板剂,在很宽的合成条件范围内,均能合成出合格的AlPO4-5分子筛。用XRD、IR、NH3-TPD等表征了AlPO4-5分子筛的结构和表面酸性,并对其作为间二甲苯异构化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8.
应用NH3和CO2的程序升温脱附(TPD)技术,测定了部分金属磷酸盐表面的酸碱性.结果表明:磷酸盐表面既存在着一定的酸中心,又存在着一定的碱中心,但它们的强度及量都不太大.所测定的磷酸盐中,Ca3(PO4)2的酸碱强度和酸碱度均最大.  相似文献   

9.
SO^2—4/TiO2/ZSM—5催化剂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浸渍沉淀负载法制备了SO^2-4/TiO2/ZSM-5分子筛催化剂,用XRD,IR,DTA,TG,NH3-TPD,ICP等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能进行表征,考察了它对酯化反应制乙酸丁酯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催化剂含TiO2为6.0wt%,SO^2-4为3.2wt%,在最佳条件下,乙酸的转化率达98.8%,选择性为100T〉达到以硫酸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用浸渍法混合负载铁、锌、硫酸,研制出一种SO42-/FeZnZSM分子筛催化剂,用正交试验法分别探讨了负载浓度、焙烧温度、酸醇摩尔比以及催化剂用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用ICP、XRD、DTA、TG、SSA、NH3-TPD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研制出的SO42-/FeZnZSM催化剂对酯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选择性达100%.在122℃,酸醇摩尔比为1∶1.08时,反应3小时后,乙酸的转化率达97.63%.因催化剂制备成本低,催化剂热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可望有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非晶态NiB合金及负载型非晶态NiB/Al2 O3合金 ,用浸渍法制备了Ni/Al2 O3催化剂。用ICP、BET、TPD及氢吸附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苯加氢为探针反应 ,以CS2 为毒物 ,对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抗硫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非晶态合金由于有更高的活性镍面积而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及抗硫性能 ,载体能改善非晶态合金的性能 ,并对毒物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在非晶态合金表面有三种中心 ,CS2 优先中毒高温吸附中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新型低碳生物滴滤池处理餐饮废水的挂膜启动,及对餐饮废水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挂膜初期首先由于反应器中填料吸附作用,对餐饮废水中的CODCr和NH3-N的去除率都相对较高;中期在填料吸附饱和后,生物膜较少,对污染物利用不高而导致去除率急速下降;最后反应器对CODCr和NH3-N的去除率又重新升高,分别可以达到80%以上。表明挂膜启动成功,并且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反应器对餐饮废水中的TN、TP也表现出良好的去除效果。低碳生物滴滤池处理餐饮废水无需动力就具有较好的去除能力,占地面积小,有较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NH4SCN为硫源,在水溶液中电沉积制备Ni3S2/Ni复合材料.利用EDS、SEM、XRD分别对该复合材料进行组分、形貌、晶体结构的表征与分析,并将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与Li片组成电池,研究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NH4SCN的浓度对复合材料的形貌及电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如在NH4SCN浓度为0.1 mol/L时,该复合物由亚微米颗粒组成,此时的电化学性能最好,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240.4 m Ah/g,容量保持率为89.35%.  相似文献   

14.
通过吸附量测试、纯矿物浮选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Cu2+和Ni2+离子在蛇纹石表面的吸附过程及对蛇纹石浮选的活化机理。 Cu2+和Ni2+离子在蛇纹石表面的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能够自发进行,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共同作用,Cu2+和Ni2+离子在蛇纹石表面的吸附量随pН值升高而增大。 Cu2+和Ni2+离子在弱碱性条件下对蛇纹石具有活化作用,活化机理为铜镍的氢氧化物沉淀和羟基络合物作用于蛇纹石表面,形成活性位点,黄药在活性位点上吸附生成黄原酸铜或黄原酸镍,从而使蛇纹石表面疏水性增大,浮选受到活化。  相似文献   

15.
纳米γ-Al_2O_3对Ag(Ⅰ)及其配合物的吸附性能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γ-Al2O3,以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定(BET)等手段对所得的纳米γ-Al2O3进行了表征,表明纳米粒子的直径在10~50 nm.并利用Zetaplus电位仪测定了其等电点为7.65.考察了纳米γ-Al2O3在静态吸附条件下对Ag(Ⅰ)及其配合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pH值分别为5~6.5,8~9,2.5~9时,对Ag+,Ag(NH3)2+,Ag(S2O3)32-的吸附能力最强,且符合Freundlich吸附方程.吸附于纳米γ-Al2O3上的Ag(Ⅰ)及其配合物离子,可用0.1 mol.L-1HNO3溶液进行解脱,再生后的纳米γ-Al2O3吸附能力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6.
钛硅催化剂的酸碱改性处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甲醇-水体系中进行丙烯环氧化反应时,丙烯与双氧水在骨架钛上生成环氧丙烷,TS-1中含有的微量酸中心能够导致环氧丙烷与溶剂反应生成丙二醇,1-甲氧基-2-丙醇和2-甲氧基-1-丙醇,还能促进双氧水的分解,降低双氧水的有效利用率,这种酸中心主要来自于TS-1中硅羟基,配位不饱和的Ti^4 产生的L酸中心与微量铝产生的B酸中心,考察了TS-1催化的丙烯与双氧水环氧化过程中的酸碱效应,以及微量添加物的作用,结果表明:添加微量钠盐(Na2CO3或NaSO4)或NH4OH可以明显提高环氧丙烷选择性,采用氨水作为微量添加物能够明显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酸处理无法脱除催化剂中微量铝,反而引入了部分酸中心,结果导致环氧丙烷选择性下降。  相似文献   

17.
高吸水树脂对重金属盐溶液的吸液及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吸水树脂由于含有-COOH、-NH2、-SO3H,对重金属离子有较强的吸附性.探讨不同基团树脂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元树脂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效果最好,树脂对单一重金属离子吸附能力的大小顺序为Cd2+> Cu2+ >Ni2+ >Pb2+,最大吸附容量依次为331.80、182.82、165.79、23....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在制备球形氢氧化亚镍时 ,溶液中 [NH3]- [Ni2 ]-pH值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建立热力学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机求解。由理论计算得出氨对镍离子浓度的影响规律。这种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出的基本规律 ,对氢氧化亚镍生产中工艺参数的调整范围提供了参考依据。图 1 ,表 1 ,参 5。  相似文献   

19.
 从钠基土合成了钛交联粘土(Ti-PILC).以交联粘土作为载体负载Cu,考察了对3H6选择性还原(SCR)NO反应的催化活性.Cu/Ti-PILC显示了很好的低温活性.Cu的负载方法影响催化剂活性.还研究了Ti-PILC负载其他金属(Fe/Ti-PILC,Ce/Ti-PILC,Zn/Ti-PILC,Co/Ti-PILC,Ag/Ti-PILC,Ni/Ti-PILC)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用N2吸附脱附等温线和孔径分布考察了交联过程及铜的负载对粘土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