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政府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沿袭正规金融体系及机构,压制非正规金融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忽视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农信社管理体制改革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建立等方面分析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思考——基于制度变迁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进行的农村金融改革一直是在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发展缓慢,其变迁未能对农村经济起到支撑作用。本文基于制度变迁理论,对农村金融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及其绩效进行分析,得出农村金融制度改革要走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道路的结论,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合理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可以为农村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为农村经济发展引来"源头活水"。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从中探讨适应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需求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显得颇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浅析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勇 《科技资讯》2006,(33):117-118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事关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强化“三农”金融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破解的难题。下面是本人就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有关问题讨论几点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5.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事关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强化“三农”金融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破解的难题。下面是本人就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有关问题讨论几点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农村金融生态发展与缺陷的视角构建理论分析框架,旨在为改善农村金融生态提供理论借鉴。改善和优化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必须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完善和培育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加强制度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农村金融出现了问题势必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我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监管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村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效率,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同时应该从农村信用社和民间借贷两个方面着重加强监管,建立科学有效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8.
西方金融发展理论是研究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优秀理论成果,以该理论分析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历程可以发现,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表现为传统农村金融机构职能不明确、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缺乏制度支持、农村金融创新不足的金融抑制现象,需要依据金融约束理论的指导,通过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创新体系与监管体系来促进农村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目前我国农村无论是正规金融市场还是正规金融与非正规的民间金融市场之间的竞争效率都非常低下,所以必须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变政府的农村金融抑制政策,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标准,培育新的农村金融供给主体,从而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效率。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展现代金融体系为我国农村金融法律界定指明了方向。农村金融法律界定的内容不是单一的,也不是孤立的,它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一部分,与发展现代金融体系的目标是一致的。农村金融的法律界定应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消除农民的贫困为己任。从开放充分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农村金融主体多元化、完善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创设多层次多渠道的金融供给机制、建立金融机构财务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几个方面来对农村金融的内涵进行界定以保障解决农民的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